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240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生产方法,例如整合表面结合官能团的半导体量子点纳米颗粒,所述官能团使这些点易于在各种应用中使用,例如整合到溶剂、墨水、聚合物、玻璃、金属、电子材料和装置、生物分子和细胞中。该方法包括使第一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在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X-Y-Z存在下反应,其中X是纳米颗粒表面结合基团,Y是连接基团,Z是官能团,其中Y包括聚乙烯二醇基团和/或Z包含整合有末端不饱和基团的脂肪族基团,所述反应在允许所述表面结合配基与生长纳米颗粒结合的条件下进行,产生所述的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但不限于整合表面结合官能团的半导体量子点纳米颗粒,所述官能团使这些点易于在各种应用中使用,例如整合到溶剂、墨水、聚合物、玻璃、金属、电子材料和装置、生物分子和细胞中。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尺寸决定了材料的电子学性质,根据量子局限效应,带隙与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尺寸成反比例。此外,纳米颗粒的大表面/体积比对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深刻的影响。涉及单独半导体纳米颗粒尺寸的两个基本因素是造成它们独特性质的原因。第一个因素是大的表面与体积比;由于颗粒变得更小,表面原子数与内部原子数之比增加。这导致表面性质在材料的全部性质中起重要作用。第二个因素是,对于许多包含半导体纳米颗粒的材料来说,其电子学性质随着尺寸而改变,而且,由于量子局限效应,带隙随着所述颗粒尺寸下降而逐渐变大。该效应是“盒中电子”限制的结果,引起类似于在原子和分子中观察到的那些离散能级,而非在相应的大块半导体材料中观察到的连续带。因此,对于半导体纳米颗粒,因为物理参数,通过电磁辐射的吸收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具有比第一激子跃迁更大能量的光子比在相应的粗晶材料中更靠近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

【技术保护点】
1.制备表面功能化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使第一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在式3的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存在下反应,X-Y-Z    式3其中X是纳米颗粒表面结合基团,Y是连接基团,Z是官能团,其中Y包括聚乙烯二醇基团和/或Z包含整合有末端不饱和基团的脂肪族基团,所述反应在允许所述表面结合配基与生长纳米颗粒结合的条件下进行,产生所述的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GB0814458.62008年8月7日1.制备表面功能化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使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在式3的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存在下反应,X-Y-Z式3其中X是纳米颗粒表面结合基团,Y是连接基团,Z是官能团,其中Y包括聚乙二醇基团和/或Z包含整合有末端不饱和基团的脂肪族基团,所述反应在允许所述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与生长纳米颗粒结合的条件下进行,产生所述的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通过与所述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接触,进而使所述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与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在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和所述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反应前结合。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的纳米颗粒结合基团不同于所述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的官能团。4.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含有要整合到生长纳米颗粒中的第一核心离子,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含有要整合到生长纳米颗粒中的第二核心离子。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离子选自周期表11、12、13或14族,第二核心离子选自周期表14、15或16族。6.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在分子簇化合物存在下反应。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子簇化合物含有第三和第四离子,所述第三和第四离子中至少有一个不同于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中包含的第一核心离子和第二核心离子。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第三和第四离子各自选自周期表11、12、13、14、15和/或16族。9.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子簇化合物在与所述第二纳米颗粒前体接触前与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反应过程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可一次或多次加入,所述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可一次或多次加入。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以两次或更多次加入,在每次加入所述第一纳米颗粒间升高含有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和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纳米颗粒前体以两次或更多次加入,其中在每次加入所述第二纳米颗粒间升高含有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和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是核心纳米颗粒,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含有第一核心离子以形成部分置于所述核心纳米颗粒表面的外壳。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纳米颗粒前体是核心纳米颗粒,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含有第一核心离子以形成部分置于所述核心纳米颗粒表面的外壳。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核心纳米颗粒包含各自选自周期表11、12、13、14、15和/或16族的第一核心离子和第二核心离子。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前体中含有的第一核心离子选自周期表11、12、13、14、15和/或16族。17.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前体中含有的第一核心离子不同于所述第一核心离子和第二核心离子。18.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反应过程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以一次或多次加入,第二纳米颗粒前体以一次或多次加入。19.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第一纳米颗粒前体以两次或更多次加入,在每次加入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之间升高含有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前体和第二纳米颗粒前体和纳米颗粒表面结合配基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其中第二纳米颗粒前体以两次或更多次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奈杰尔·皮克特
申请(专利权)人: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