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5155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由主框架,左上连接件,右下连接件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后端呈方型,主框架前端凸出呈梯形,主框架前端开有连接孔,左上连接件固定在主框架后端左上方,左上连接件呈片状厚度为5MM,左上连接件开有连接孔,右下连接件呈L型固定连接在主框架后端右下角,右下连接件上端开有长条连接孔。其优化了悬置系统的布置连接方式,大大加强了动力总成的连接强度和刚度,同时保证了结构的拆装方便。采用动力总成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对动力总成进行定位和支撑,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属于一种新型冷动力总成集成式框架。
技术介绍
国内同类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总成的连接是通过电机和减速器的连接点直接与悬置连接,根据实际的悬置连接点位置和连接方式,同时考虑到电机右下的连接点强度较差,设计了动力总成整体集成式结构,保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采用动力总成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对动力总成进行定位和支撑,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由主框架,左上连接件,右下连接件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后端呈方型,主框架前端凸出呈梯形,主框架前端开有连接孔,左上连接件固定在主框架后端左上方,左上连接件呈片状厚度为5匪,左上连接件开有连接孔,右下连接件呈L型固定连接在主框架后端右下角,右下连接件上端开有长条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悬置系统的布置连接方式,大大加强了动力总成的连接强度和刚度,同时保证了结构的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由主框架1,左上连接件2,右下连接件3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框架1后端呈方型,主框架1前端凸出呈梯形,主框架前端开有连接孔5,左上连接件2固定在主框架 1后端左上方,左上连接件呈片状厚度为5MM,左上连接件开有连接孔,右下连接件3呈L型固定连接在主框架1后端右下角,右下连接件3上端开有长条连接孔4。实施例,如图2所示,主框架1前端通过长螺栓管过连接孔5与电机6的变速器固定连接,左上连接件2通过螺钉与电机6上端固定连接,右下连接件3通过四个M6螺钉和一平键与电机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的安装。权利要求1.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由主框架,左上连接件,右下连接件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后端呈方型,主框架前端凸出呈梯形,主框架前端开有连接孔,左上连接件固定在主框架后端左上方,左上连接件呈片状厚度为5MM,左上连接件开有连接孔, 右下连接件呈L型固定连接在主框架后端右下角,右下连接件上端开有长条连接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由主框架,左上连接件,右下连接件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后端呈方型,主框架前端凸出呈梯形,主框架前端开有连接孔,左上连接件固定在主框架后端左上方,左上连接件呈片状厚度为5MM,左上连接件开有连接孔,右下连接件呈L型固定连接在主框架后端右下角,右下连接件上端开有长条连接孔。其优化了悬置系统的布置连接方式,大大加强了动力总成的连接强度和刚度,同时保证了结构的拆装方便。采用动力总成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对动力总成进行定位和支撑,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文档编号B60K1/00GK202138207SQ20112027812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吕景华, 张占江, 肖军生, 胡鹏宇 申请人: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奔腾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新型集成式框架,由主框架,左上连接件,右下连接件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后端呈方型,主框架前端凸出呈梯形,主框架前端开有连接孔,左上连接件固定在主框架后端左上方,左上连接件呈片状厚度为5MM,左上连接件开有连接孔,右下连接件呈L型固定连接在主框架后端右下角,右下连接件上端开有长条连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景华张占江胡鹏宇肖军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