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116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落座的乘坐者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对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垫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倾斜操作握把(36)设置在座垫(10)的侧面中的铰链轴(40)的前部侧附近。位置操作握把(34)设置在座垫(10)的侧面中的倾斜操作握把(36)的下方的倾斜操作握把(36)的长度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调整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的倾斜(reclining)调整机构和调整座垫的前后位置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介绍
大多数车辆用座椅中,倾斜调整机构的操作杆设置在与座椅靠背接近的座垫的后端侧的侧面上,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操作杆设置在座垫的前部侧的下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许第32935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这样的车辆用座椅中,由于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操作杆设置在座垫的前部下方,因此,在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坐者实际地调整座椅位置的情况下,必须将上半身前屈从而握持操作杆,边操作操作杆边移动座椅的前后位置。因此,座椅的前后位置的调整不易进行,而且乘坐者不能将背部靠在座椅靠背上并以与行驶时的姿势相近的姿势调整座椅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落座的乘坐者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对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垫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中,具有调整座椅靠背(例如,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11) 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调整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倾斜调整机构16);调整座垫(例如,实施方式的座垫10)的前后位置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 15),所述倾斜调整机构的倾斜操作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倾斜操作握把36)和所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座椅位置操作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位置操作握把34)配置在所述座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座垫的侧面中的所述座垫与所述座椅靠背的接触部的附近,所述座椅位置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座垫的侧面中的所述倾斜操作部的下方的所述倾斜操作部的长度范围内。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位置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倾斜操作部的下方的、与该倾斜操作部同时手能够到的下方范围内。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操作部的操作方向和所述位置操作部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大致相同方向。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操作部和座椅位置操作部的操作方向,是落座在所述座垫上的乘坐者向大致上方拉起的方向。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操作部和座椅位置操作部,二者的握持部的形状不同。 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操作部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向大致上方拉起的方向,所述座椅位置操作部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向所述座垫的侧面侧推入的方向。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倾斜操作部配置在座垫的侧面中的该座垫与座椅靠背的接触部的附近,并且,座椅位置操作部设置在座垫的侧面中的倾斜操作部的下方的倾斜操作部的长度范围内,因此,落座的乘坐者能够保持使背部接近座椅靠背的姿势不变地、几乎不改变手的位置地容易地操作倾斜操作部和座椅位置操作部。尤其是,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落座的乘坐者能够保持使背部接近座椅靠背的姿势不变地操作座椅位置操作部,因此,能够确认实际行驶时的乘坐者的上身与车辆前部的位置关系并准确地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能够减少座椅的前后调整频度。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倾斜操作部的操作方向和位置操作部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大致相同方向,因此,能够通过同时握持两操作部来操作一方的操作部,通过单独地握持另一方的操作部并使其移动来操作另一方的操作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改变对倾斜操作部和座椅位置操作部的操作方式,因此,虽然两操作部上下地接近配置,仍能够可靠地防止乘坐者的误操作。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倾斜操作部和座椅位置操作部的操作方向,是落座在座垫上的乘坐者向大致上方拉起的方向,因此,能够使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坐者所进行的两操作部的操作更容易。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倾斜操作部和座椅位置操作部,二者的握持部的形状不同,因此,虽然两操作部上下地接近配置,仍能够可靠地防止乘坐者的误操作。根据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倾斜操作部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向大致上方拉起的方向,座椅位置操作部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向座垫的侧面侧推入的方向,因此,虽然两操作部上下地接近配置,仍能够可靠地防止乘坐者的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与图1的A-A剖面相对应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与图6的B-B剖面相对应的剖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的侧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101、201…座椅(车辆用座椅)10…座垫11···座椅靠背15、115…座椅位置调整机构16…倾斜调整机构34、234…位置操作握把(座椅位置操作部)36…倾斜操作握把(倾斜操作部)47…操作按钮(座椅位置操作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若无特殊限定,上下和前后表示相对于车辆的上下和前后。首先,对图1 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从侧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以下,称为“座椅1”)的图,该图中的标记10是对乘坐者m的臀部进行支承的座垫,11是对乘坐者m的胸部(背部)及腰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12是对乘坐者m的头部及颈部进行支承的头枕。座垫10经由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14安装在车身的底板13上,座椅靠背11以能够倾动的方式安装在座垫10的后端部上。各座椅轨道14上,组装有调整座垫10的前后位置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15,在座垫10和座椅靠背11的连结部上,组装有调整座椅靠背11 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调整机构16。图2是包含左右的座椅轨道14和座椅位置调整机构15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座椅位置调整机构15的主要的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左右的各座椅轨道14具有以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底板13上的底轨17 (固定轨);在座垫10的下面侧安装在座垫10的座椅架18上的上轨 19 (可动轨),底轨17和上轨19经由辊等的滑动部件20以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组装。在各座椅轨道14的上轨19与底轨17之间,设有用于将上轨19在任意的滑动位置固定的锁定机构21,该锁定机构21构成座椅位置调整机构15的主要部分。锁定机构215具有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承在上轨19上并具有多个锁定爪22的锁杆23 ;设置在底轨17内的底壁上并具有能够与锁定爪22卡定脱离的多个嵌合孔M的锁定板25 ;向锁定爪22插入嵌合孔M的方向对锁杆23进行弹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具有:调整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调整机构;调整座垫的前后位置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所述倾斜调整机构的倾斜操作部和所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座椅位置操作部配置在所述座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座垫的侧面中的所述座垫与所述座椅靠背的接触部的附近,所述座椅位置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座垫的侧面中的所述倾斜操作部的下方的所述倾斜操作部的长度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村考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