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极耳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1103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极耳板栅,涉及铅酸蓄电池。主要解决现有宽矮型极耳板栅存在的单极耳结构不利于大电流放电,多极耳结构很难按传统生产工艺进行大批量生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大极耳、边框、竖筋条和横筋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小极耳和集流体,所述多个小极耳的一端与边框连接,另一端通过集流体与大极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级极耳结构,既能使电池以更大电流放电,又能按传统工艺进行大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指用于制造铅酸蓄电池的宽矮型极耳板栅。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包括极板、隔板和电池壳体,其中,极板是由板栅经涂膏工艺制成。现有由宽矮型极耳板栅制成的宽矮型极耳极板分为单极耳结构和多极耳结构,单极耳结构不利于大电流放电,多极耳结构虽能解决大电流放电问题,但电池同极性多端子结构造成电池盖的端子孔多,极板的极耳多,按传统生产工艺很难进行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使电池以更大电流放电,又能按传统工艺进行大批量生产的多级极耳板栅。本技术包括大极耳、边框、竖筋条和横筋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小极耳和集流体,所述多个小极耳的一端与边框连接,另一端通过集流体与大极耳连接。本技术在保留现有单极耳输出结构的同时,通过在单极耳下增设多个并联设置的小极耳,即采用多级极耳结构,既能使电池以更大电流放电,又能按传统工艺进行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极耳、2-边框、3-竖筋条、4-横筋条、5-小极耳、6-集流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本技术包括大极耳1、边框2、竖筋条3和横筋条4,以及多个并联设置的小极耳5和集流体6,所述多个小极耳5的一端与边框2连接,另一端通过集流体6与大极耳1连接,其中,小极耳5的数量由板栅的宽度决定,通常情况下,板栅越宽,则小极耳 5的数量越多,反之,则小极耳5的数量越少。本技术可采用传统挤膏工艺制成宽矮型极耳极板,进一步与隔板和电池壳体及其它辅助材料一起即可制成铅酸蓄电池。权利要求1. 一种多级极耳板栅,包括大极耳(1)、边框O)、竖筋条C3)和横筋条G),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小极耳( 和集流体(6),所述多个小极耳(5)的一端与边框(2) 连接,另一端通过集流体(6)与大极耳(1)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极耳板栅,涉及铅酸蓄电池。主要解决现有宽矮型极耳板栅存在的单极耳结构不利于大电流放电,多极耳结构很难按传统生产工艺进行大批量生产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大极耳、边框、竖筋条和横筋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小极耳和集流体,所述多个小极耳的一端与边框连接,另一端通过集流体与大极耳连接。本技术采用多级极耳结构,既能使电池以更大电流放电,又能按传统工艺进行大批量生产。文档编号H01M4/73GK202142611SQ20112026731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熊益国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极耳板栅,包括大极耳(1)、边框(2)、竖筋条(3)和横筋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小极耳(5)和集流体(6),所述多个小极耳(5)的一端与边框(2)连接,另一端通过集流体(6)与大极耳(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益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