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建军专利>正文

一种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和带有该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机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0800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其包括机动车上的活塞顶杆、活塞、活塞缸、活塞缸端盖、锥形冲头和可破裂吸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顶杆套有锥形冲头和可破裂吸能管。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的中部开有至少一个破裂诱导槽,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的顶端开有至少一个破裂诱导缝,所述的锥形冲头开有锥形冲头中心孔。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可提高B柱的初始加速度,可降低B柱加速度峰值,可防止活塞顶杆被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和带有该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机动车自1886年问世以来,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到目前为止全球因车祸死亡人数累计超过3400 万人,同时导致数亿人受伤或致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9年6月15日发表的《道路安全全球状况》报告中指出2008年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高达120万,受伤或致残达2000 3000万,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现有机动车在撞击过程中车身都处于压缩状态,这一方面将导致机动车车身发生变形而损坏,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受到挤压,严重时可能危急乘员的生命安全。例如转向管柱和方向盘在机动车受到撞击时都会向后移动而猛击乘员的头部和胸部,NCAP(新车评价规程)规定在标准测试速度50 64km/h下,转向管柱向后移动的距离只要不超过12. 7cm即可;如在机动车受到撞击时脚踏板都会向后移动而使乘员下肢受伤, NCAP规定在标准测试速度下脚踏板向后移动的距离只要不超过20cm即可。在实际车祸中, 许多机动车的速度都超过了 NCAP的标准测试速度,乘员室变形剧烈,甚至完全消失,许多人实际上是被挤压而死的,这是车祸死亡率和受伤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本申请人提交的专利CN201046689公布了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新型机动车车身,该专利可使机动车车身在撞击过程中处于拉伸状态,并利用液体喷射消耗机动车的巨大撞击能量°但是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1)B柱初始加速度偏小而加速度峰值偏大。由于防冻液的压力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防冻液压力曲线呈现半正弦曲线形状,压力从0逐渐升到峰值,然后从峰值逐渐降到0。由于防冻液压力的大小与加速度成正比,因此B柱加速度的波形也是半正弦曲线形状,B柱加速度也是从0逐渐升到峰值,然后从峰值逐渐降到0。这意味着B柱存在着初始加速度偏小 (0)、而加速度峰值偏大的问题。如何提高B柱的初始加速度和降低B柱加速度峰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2)低速碰撞可能导致活塞推进较大距离。多次碰撞试验结果表明,活塞推进距离与碰撞速度基本无关。这一试验结论可以大大提高高速碰撞的安全性,但是低速碰撞也会和高速碰撞发生几乎相同程度的活塞推进距离。如何降低低速碰撞的活塞推进距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3)活塞顶杆长期伸出活塞缸外,容易被灰尘或污泥污染,发生碰撞时可能导致活塞顶杆推进困难。4)如何确保活塞紧紧压住活塞缸端盖,即如何解决活塞定位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3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B柱初始加速度偏小而加速度峰值偏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低 速碰撞可能导致较大的活塞推进距离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活塞顶杆被污染以及 活塞定位的问题。一种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其包括机动车防撞杆、液压缓冲装置、锥形冲头、 可破裂吸能管;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包括活塞顶杆、活塞、活塞缸和活塞缸端盖,所述的活 塞顶杆与所述的防撞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顶杆套有锥形冲头和可破裂吸能管, 机动车碰撞时所述的锥形冲头将撕裂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的中部开 有至少ー个破裂诱导槽;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的顶端开有至少ー个破裂诱导缝;所述的锥 形冲头开有锥形冲头中心孔。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1)加工锥形冲头,并在锥形冲头上钻ー个锥形冲头中心孔。2)加工可破裂吸能管,并在可破裂吸能管的中部开破裂诱导槽,在可破裂吸能管 的顶端开破裂诱导縫。3)将可破裂吸能管套在活塞顶杆上,然后将锥形冲头套在活塞顶杆上。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效果1)可以提高B柱初始加速度,可以降低B柱加速度峰值。2)在轻微碰撞下活塞顶杆及活塞不会移动。3)在低速碰撞下,活塞顶杆及活塞推进距离将变小。4)可以防止灰尘和污泥污染活塞顶杆。5)可以使活塞准确定位,即能确保活塞顶杆伸出的长度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垂向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A-A面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左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锥形冲头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锥形冲头右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可破裂吸能管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可破裂吸能管B-B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可破裂吸能管C-C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可破裂吸能管D-D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可破裂吸能管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可破裂吸能管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可破裂吸能管剖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第五实施方式;图15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第六实施方式。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活塞顶杆1、活塞2、活塞缸3、活塞缸端盖4、喷射缓冲室5、排液管6、锥形冲头7、 可破裂吸能管8、圆柱体9、圆柱体沉槽10、活塞顶杆连接孔11、铰接基座12、圆柱槽13、圆柱槽端盖14、防撞杆15、第一水平螺栓16、第二水平螺栓17、第三水平螺栓18、第四水平螺栓19、第五水平螺栓20、第六水平螺栓21、第七水平螺栓22、第八水平螺栓23、第一防撞杆滑槽M、第二防撞杆滑槽25、第三防撞杆滑槽沈、第四防撞杆滑槽27、排液软管28、防冻液盒四、活塞顶杆外螺纹30、第一活塞喷射孔201、第二活塞喷射孔202、第三活塞喷射孔203、 第四活塞喷射孔204、第一管壁喷射孔301、第二管壁喷射孔302、锥形冲头中心孔701、第一破裂诱导槽801、第二破裂诱导槽802、第三破裂诱导槽803、第四破裂诱导槽804、第一破裂诱导缝805、第二破裂诱导缝806、第三破裂诱导缝807、第四破裂诱导缝808。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机动车底盘左右几乎对称,为了描述的方便,只描述机动车的左边部分,右边相同的部分不再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至少一个”应理解为大于等于一个,小于等于η个,η 的取值范围由产品大小和本领域技术常识来确定。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垂向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A-A面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俯视示意图;图4 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左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锥形冲头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锥形冲头右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可破裂吸能管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可破裂吸能管B-B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可破裂吸能管C-C 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可破裂吸能管D-D剖视图。由于机动车碰撞装置左右对称,为了描述方便,只描述机动车碰撞装置的左边部分。如图1 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包括活塞顶杆1、活塞2、活塞缸3、活塞缸端盖4、喷射缓冲室5、排液管6、锥形冲头7、可破裂吸能管8、圆柱体9、圆柱体沉槽10、活塞顶杆连接孔11、铰接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其包括机动车防撞杆(15)、液压缓冲装置(1,2,3,4)、锥形冲头(7)、可破裂吸能管(8);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1,2,3,4)包括活塞顶杆(1)、活塞(2)、活塞缸(3)和活塞缸端盖(4),所述的活塞顶杆(1)与所述的防撞杆(1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顶杆(1)套有锥形冲头(7)和可破裂吸能管(8),机动车碰撞时所述的锥形冲头(7)将撕裂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建军杨铸李越黄鹂凌阁
申请(专利权)人:凌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