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3306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缸结构包括缸体(1);活塞(2),该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内,将所述缸体内的空间划分成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缸盖(3),该缸盖固定在所述缸体的一端并且封闭所述第一腔室;活塞杆(4),该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上,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所述缸盖;复位弹簧(5),该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一端抵靠在所述缸盖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活塞上;呼吸阀(6),该呼吸阀安装在所述缸盖上,控制外部大气进出所述第一腔室。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缸结构能够阻隔灰尘或液体的进入气缸内并且降低排气时发出的噪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例如应用在汽车排气蝶阀的气缸结构。
技术介绍
在经常行驶于山区的载货汽车中,由于坡长弯多,如果长时间频繁使用行车制动器,势必会造成制动器内温度急剧的升高,导致汽车的制动效能下降,影响制动器的使用寿命从而对车辆的行驶安全构成威胁。为了减轻行车制动器的负担,确保行车安全,目前,重型车辆上均装有不同种类的辅助制动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在发动机排气管上设置排气蝶阀来使发动机制动。一般情况下,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排气管中的气压与大气压力相等,此时的发动机中的活塞正常运转。在排气管中加装了排气制动装置即排气蝶阀后,当排气蝶阀中的阀片完全打开,阀片会阻塞排气管中的空气,此时排气管中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向车外,使位于发动机内的气体受到压缩。这样,由于压缩空气的作用,活塞的正常运动受到阻碍产生制动的效果,进而达到控制车速的目的。如图1所示,典型的排气蝶阀主要包括气缸1’和阀片2’,其中,气缸1’中的活塞杆3’伸向气缸1’外部的一端形成有齿条4’,与阀片2’连接的伸出部分则形成有齿轮5’, 由于齿轮5’和齿条4’处在啮合的状态,通过气缸1的活塞杆3的伸缩就可以使阀片2’进行翻转。具体而言,当气缸1’的活塞杆3’位于气缸1’中时,气缸1’不带动阀片2’翻转, 阀片2’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车辆正常排气;当气缸1’的活塞杆6’伸出气缸1’时,气缸1’ 带动阀片2’翻转,阀片2’处于闭合状态,车辆排气受到阻塞从而开始制动。如上所述,使用排气蝶阀对车辆进行制动可以有效的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但是,目前的排气蝶阀的气缸结构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在气体流入气缸的过程中,灰尘会进入到气缸内,并且在活塞运动时经常会出现噪音。除此以外,由于气缸的缸体一般需要由缸盖进行封闭,而缸盖的材质通常选用塑料,这样当气缸中的活塞频繁进行运动时就会使缸盖开裂甚至损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降低排气噪音并且延长排气蝶阀的气缸的使用寿命的气缸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缸结构,该气缸结构包括缸体;活塞,该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内,将所述缸体内的空间划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缸盖,该缸盖固定在所述缸体的一端并且封闭所述第一腔室;活塞杆,该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上,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所述缸盖;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一端抵靠在所述缸盖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活塞上;呼吸阀,该呼吸阀安装在所述缸盖上,控制外部大气进出所述第一腔室。优选地,所述呼吸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该阀体上的滤芯。优选地,所述缸体上可以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通气口。优选地,所述缸体的开口端可以为缩口结构,所述缸盖卡接到所述缸体上。优选地,所述呼吸阀可以螺纹连接到所述缸盖上。优选地,所述缸盖内可以设置有轴承,该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缸盖可以过盈配合,内圈与所述活塞杆可以间隙配合。优选地,在所述缸盖和所述活塞杆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活塞杆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到所述活塞上。优选地,所述缸盖可以为金属材料制造。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气缸的缸盖上加装呼吸阀,可以显著提升排气蝶阀的气缸性能,阻隔灰尘的进入并且降低排气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蝶阀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其钢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呼吸阀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气缸2,阀片3,活塞杆4,齿条5,齿轮1缸体2活塞3紅盖4活塞杆5复位弹簧6呼吸阀7通气口8轴承9密封圈10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40阀体50滤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气缸结构包括缸体1 ;活塞2,该活塞2设置在缸体1内, 将缸体划分成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 ;缸盖3,该缸盖3固定在缸体1的一端并且封闭第一腔室10 ;活塞杆4,该活塞杆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2上,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缸盖2 ;复位弹簧5,该复位弹簧5位于第一腔室10内,一端抵靠在缸盖3上,另一端抵靠在活塞2上; 呼吸阀6,该呼吸阀6安装在缸盖3上,控制外部大气进出第一腔室10。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气缸以缸体1作为轮廓形成有一端敞开设置的空间。使用缸盖3固定在气缸1敞开的一端,从而对空间进行封闭,缸盖3的中心部设置有贯通孔,一端连接有活塞2的活塞杆4穿过缸盖3的贯通孔受到缸盖3可移动地支撑和导向。活塞2将缸体1内的空间划分为互不相通的两个腔室,其中,靠近缸盖3 —侧的腔室为第一腔室10,远离缸盖3 —侧的腔室为第二腔室20,活塞杆4位于第一腔室10内。缸体1的内表面与活塞2的外沿接触并且对活塞2的滑动起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活塞2 和缸盖3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5,该复位弹簧5套接在活塞杆4上。气缸开始工作时,从第二腔室20 —侧施加到活塞2的压力逐渐增大,进而压迫活塞2带动活塞杆4向缸盖3的方向移动,使活塞杆4从缸盖3伸向气缸的外部,此时复位弹簧5受到来自活塞2的压力处于压缩状态;要求气缸工作停止时,从第二腔室20 —侧施加到活塞2的压力恢复到初始状态,由于复位弹簧5的存在,活塞2受到复位弹簧5的偏压返回到起始的位置,活塞2带动活塞杆4移动使活塞杆4缩回到第一腔室10内。另外,本技术在缸盖3上还设置有呼吸阀6,该呼吸阀6固定在缸盖3上,控制缸体1中的第一腔室10与外部大气有条件地封闭和连通。例如,当气缸不进行工作时, 呼吸阀6不动作,这样就能够保持第一腔室10处于密闭的状态,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第一腔室10内对气缸造成污染;当活塞2向缸盖3移动,第一腔室10的体积逐渐缩小,第一腔室10中的气体的压力值逐渐增大,一旦该压力值超过能够使呼吸阀6打开的正向压力最小值,呼吸阀6打开,第一腔室10中的气体从呼吸阀6排出,从而使第一腔室10中的气体不再继续升高;另一方面,当活塞2朝远离缸盖3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腔室10的体积逐渐增大,第一腔室10中的气体的压力值逐渐减小,一旦该压力值超过能够使呼吸阀6打开的负向压力的最小值,呼吸阀6逆向打开,外部气体进入到第一腔室10内,阻止第一腔室10内的气压继续下降。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的气缸能够使气体进出第一腔室的速率放缓, 从而在气体交换时起到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降低以往在气缸中出现故障的几率。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呼吸阀6包括阀体40和设置在阀体上并且位于气缸外部的滤芯50。其中,阀体40的一端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与缸盖3螺纹连接的螺纹,另一端则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滤芯50的凹槽。由于滤芯40具有过滤空气、油污以及降低噪音的功能,因此应用在本技术中可以使得气缸在气体交换的过程中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阻隔灰尘进入气缸内。在气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方式驱动活塞向缸盖的方向靠近或远离,本技术优选在缸体1上开设有与第二腔室20连通的通气口 7,在通气口 7的上方可以设置控制通气孔开闭的电磁阀(未示出),当电磁阀打开时,气体可以迅速通过该通气孔7进入到第二腔室20内,进而驱动活塞进行运动。特别的,为了使缸体和缸盖之间连接更稳定,使缸盖3和缸体1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或压力,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缸结构包括缸体(1);活塞(2),该活塞(2)设置在所述缸体(1)内,将所述缸体(1)内的空间划分成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缸盖(3),该缸盖(3)固定在所述缸体(1)的一端并且封闭所述第一腔室(10);活塞杆(4),该活塞杆(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2)上,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所述缸盖(3);复位弹簧(5),该复位弹簧(5)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内,一端抵靠在所述缸盖(3)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活塞(2)上;呼吸阀(6),该呼吸阀(6)安装在所述缸盖(3)上,控制外部大气进出所述第一腔室(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仆康厚芬郭俊婷毛辉高明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