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ε-己内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50534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ε-己内酯的方法,以环己酮、过氧化氢溶液和稳定剂为原料,并加入水和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膜,在20~100℃下搅拌反应0.2~12h,然后通过萃取和分液分离其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膜、过氧化氢和稳定剂,所得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减压蒸馏,收集ε-己内酯。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原料简单易得,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原料中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和膜,解决了废弃树脂和膜的不可再利用问题,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物产生,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ε -己内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新型聚酯单体以及对各种树脂进行改性,提高树脂的光泽性,透明性和防粘性;同时以它为单体聚合得到的聚己内酯,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可生物降解及良好的渗透性,成为具有广泛用途的新材料。ε -己内酯的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三氟乙酸为溶剂,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剂,氧化环己酮制备ε -己内酯。2、以乙酸酐为溶剂,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酮制备ε-己内酯。3、以丙酸为溶剂,硼酸或负载硼酸为催化剂,60%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酮制备 ε -己内酯。4、以过硼酸钠为氧化剂,氧化环己酮制备ε-己内酯。目前,羧酸型阳离子树脂和膜,一般用于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纯化、脱盐,经多次使用再生后,由于其物理与化学性能下降,往往成为废弃物,其基体聚苯乙烯,聚乙烯等在自然环境下是难以降解的。因此,在利用废弃树脂模的同时制备己内酯是非常有新意的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的ε -己内酯合成方法。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合成ε -己内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摩尔份数为0. 1 10份环己酮、1 15份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1 20份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 1 5份的稳定剂混合;(2)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水与步骤(1)中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的摩尔份数比为0.75 2 1 ;(3)在20 100°C下搅拌反应0. 2 12h ;(4)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10% 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5)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 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6)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至中性,干燥,减压收集。其中,所述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的摩尔份数是以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所含羧基的摩尔份数计。其中,所述每IOOg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中含100 SOOmmol羧基。其中,所述稳定剂为烷基脂肪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其中,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为30 85%。其中,步骤(3)反应优选温度为25 65°C,时间为1 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原料简单易得,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原料中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和膜,解决了废弃树脂和膜的不可再利用问题,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物产生,适合大规模推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摩尔分数为0. 1份环己酮、1份的过氧化氢、0. 1份的丁二醇和1份D-151大孔羧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以羧基摩尔份数计)混合;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其与D-151大孔羧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摩尔份数比为0.75 1 ;升温至50°C,并搅拌反应他;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10% 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至中性,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 收集ε-己内酯馏分。实施例2 取摩尔分数为3份环己酮、3份HF-I羧酸型离子交换膜(以羧基摩尔份数计)、4 份的过氧化氢和0. 5份的乙二醇和丙二醇混合液混合;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其与HF-I 羧酸型离子交换膜的摩尔份数比为2 1 ;升温至60°C,并搅拌反应证;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10% 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至中性,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收集ε-己内酯馏分。实施例3 取摩尔分数为5份环己酮、6份D-152羧酸型阳离子树脂(以羧基摩尔份数计)、10 份的过氧化氢和2份的戊二醇混合;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其与D-152羧酸型阳离子树脂的摩尔份数比为1 1 ;升温至40°C,并搅拌反应IO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10% 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至中性,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收集ε -己内酯馏分。实施例4 取摩尔分数为8份环己酮、12份D-152羧酸型阳离子树脂(以羧基摩尔份数计)、 15份的过氧化氢和4份的戊二醇混合;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其与D-152羧酸型阳离子树脂的摩尔份数比为1.5 1 ;升温至80°C,并搅拌反应4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 10% 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至中性,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收集ε -己内酯馏分。实施例5 取摩尔分数为10份环己酮、15份D-151大孔羧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以羧基摩尔份数计)、20份的过氧化氢和5份的戊二醇混合;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其与D-151大孔羧酸型离子树脂的摩尔份数比为1.75 1;升温至100°C,并搅拌反应0. ;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10% 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至中性,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 收集ε-己内酯馏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ε-己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取摩尔份数为0.1~10份环己酮、1~15份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1~20份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1~5份的稳定剂混合;(2)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水与步骤(1)中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的摩尔份数比为0.75~2∶1;(3)在20~100℃下搅拌反应0.2~12h;(4)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10%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5)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6)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至中性,干燥,减压收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ε-己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取摩尔份数为0.1 10份环己酮、1 15份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1 20 份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 1 5份的稳定剂混合;(2)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水,水与步骤(1)中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树脂的摩尔份数比为0. 75 2 1 ;(3)在20 100°C下搅拌反应0.2 12h ;(4)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10%NaHSO3搅拌至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后过滤;(5)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溶液,萃取液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室温搅拌至体系pH为中性,分离出有机相;(6)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至中性,干燥,减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登青陈律钮强钮敖盘赵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