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驱动轨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702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驱动轨道车,车厢共设有1~12节,每隔1~3节的车厢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这样分散驱动后就可采用较小的牵引动力功率,降低电流、降低室内噪音,既环保又节能,在第9节车厢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备用电机,当前面的几个电机均出现故障的时候可采用备用电机驱动,以保证整列车运行顺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节省能源、噪音小、连续运行时间长等特点,适合室内外观光游乐等弯道多、半径小、需爬坡等复杂场地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娱乐观光设施,尤其是一种分散驱动轨道车
技术介绍
在一些面积较大且地形多变的室内观光场所,常需要利用观光车来作为供游客乘坐游览的工具,但一般的观光车如遇上下坡、坑洼等较复杂的地形就很难顺利行走,这种情况大多会使用观光轨道车或缆车,但缆车成本高,载客量少,有一定局限性,轨道车运行平稳,安全性高,对于转弯半径小,弯道偏多的场地,就需要对车厢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来满足运载要求,且由于是室内运行,对噪音、环保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在当前供电紧张的大环境下,对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就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节省能源的分散驱动轨道车。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一种分散驱动轨道车,包括车厢、驱动电机,所述车厢共设有1 12节,每前后两节车厢之间设有万向可承载连接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每隔1 3节车厢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车厢共设有9节,驱动电机分别设于第1、4、7节车厢的底部。这种多点分散驱动的设计,可采用较小的牵引动力功率,降低电流、降低室内噪音,既环保又节能,同时减少单机牵引在弯道处列车内轮阻力,提高列车的通行性和安全性。作为优选,在第9节车厢的底部设有一备用电机。备用电机的功率大小设计为可单独带动整列空车运行,及时前面的驱动电机全部坏掉也能保证整列不停车。本技术设计的分散驱动轨道车,车厢共设有1 12节,每隔1 3节的车厢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这样分散驱动后就可采用较小的牵引动力功率,降低电流、降低室内噪音,既环保又节能,同时减少单机牵引在弯道处列车内轮阻力,提高列车的通行性和安全性;在第9节车厢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备用电机,当前面的几个电机均出现故障的时候可采用备用电机驱动,以保证整列车运行顺畅。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节省能源、噪音小、连续运行时间长等特点,适合室内外观光游乐等弯道多、半径小、需爬坡等复杂场地使用。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考附图,一种观光轨道车,包括车厢1、驱动电机2,所述车厢1共设有9 节,每节长2. 4米,宽1. 6米,重约0. 8T,每节乘坐9人,每列81人,每前后两节车厢之间设有万向可承载连接器10。驱动电机2分别设于第1、4、7节车厢的底部,驱动电机2为功率为4. 2KW的XQ-4. 2串励式直流电机,每个动力带动三节车厢,整列车只需12. 6W的功率,这种多点分散驱动的设计,可采用较小的牵引动力功率,经变速器、差速器多级减速后,增加扭矩,降低电流、降低室内噪音,既环保又节能,同时减少单机牵引在弯道处列车内轮阻力, 提高列车的通行性和安全性。在第9节车厢1的底部设有一备用电机。备用电机的功率大小设计为可单独带动整列空车运行,及时前面的驱动电机全部坏掉也能保证整列不停车。本车运行速度为0.8m/s,最高速度可达1.2m/s。如按340米长的轨道计算,最大载客量达每小时5600人次。噪音可控制在60分贝以下。本轨道车适用于轨道弯曲半径偏小、弯道多且呈S弯状需爬坡、自动化程度高、载客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等情况使用,安全稳定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散驱动轨道车,包括车厢(1)、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共设有1~12节,每前后两节车厢之间设有万向可承载连接器(10);所述驱动电机(2)设于每隔1~3节车厢(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散驱动轨道车,包括车厢(1)、驱动电机O),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共设有 1 12节,每前后两节车厢之间设有万向可承载连接器(10);所述驱动电机( 设于每隔 1 3节车厢⑴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马游艺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