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供热介质流通的流路管且使流路管外的热交换对象物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热交换器,其构成为以从两面夹持发热体的方式配设流路管,以进行内置有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等发热体的散热。在这样的热交换器中,形成发热体与流路管交替层叠的结构,层叠的多个流路管通过连通构件连通,冷却介质在各流路管中流通。在这种热交换器中,公开有如下结构,S卩,在流路管内配设分隔构件,从而在一个流路管内沿流路管的厚度方向形成两层热介质流路,并且,在形成为两层的热介质流路中分别配置有内翅片(4 >于一 7 4 >),以提高热交换性能(例如,参照日本特开 2005-191527 号公报)。然而,在这种热交换器中,由于形成为从连通构件向各流路管分配热介质的结构, 因此流路管内的热介质的流速变慢。为了实现这样的流路管内的微小流量区域的热交换性能的提高,公开有如下结构,即,使用具有流路管内的热介质的混合促进功能的波形翅片 (,工一吁” ^ > )作为内翅片,并沿流路管的厚度方向多层层叠该波形翅片(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0418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流路管(3),该流路管(3)具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热介质流路(30),在所述流路管(3)中层叠多个内翅片(33),该内翅片(33)将所述热介质流路(30)分割成多个细流路(333),并且使所述热介质与所述流路管(3)的传热面积增大,在雷诺数为1000以下的层流区域,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细流路(333)中流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内翅片(33)为波形翅片,其具有沿着所述流路管(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部(331)和将相邻的所述板部(331)之间相连的顶部(332),且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波状,并且从所述内翅片(33)的层叠方向观察时,所述板部(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