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吸能活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120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吸能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吸能装置。该活塞杆由连接法兰,活塞杆筒,密封圈,活塞杆头四个部件组成,连接法兰与活塞杆筒连接,活塞杆筒与活塞杆头均采用螺纹套接,套接时二者之间加上密封圈。活塞杆杆头具有不同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产生各种冲击波形,提供对试验环境的模拟。它具有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安全可靠、吸能行程、冲击波形及冲击加速度峰值可调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吸能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阻尼吸能装置作为一种典型有效的减速阻尼机构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军事、汽车及建筑等方面,例如美国国家航天局(WSU)的水平滑橇试验装置、清华大学的汽车碰撞试验台、507所的人体生理试验垂直落震台、610所的座椅水平冲击台和602所的座椅垂直抗坠毁试验台等,均采用了液压阻尼吸能装置作为减速阻尼机构,液压阻尼吸能装置是现代先进工业技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液压阻尼吸能装置中关键吸能部位的插入的活塞杆影响着吸能装置的脉宽即吸能时间的长短,为试验验证提供准确的模拟环境。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带来了上百个结构工程实际应用,如美国西雅图可开启式棒球馆、希腊和平与友谊体育馆、芝加哥橄榄球场等工程。这些结构工程,成功地经历了地震、大风等灾害考验。近几年,国外又将这一技术推广到了仿生学领域,2004年美国FTSS公司推出了第四代安全假人——综合测试用智能化安全假人,该假人运用了大量的液压阻尼吸能器作为人体仿生关节。根据直升机动力学试验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液压吸能活塞杆,其特征在于:该活塞杆由连接法兰,活塞杆筒,密封圈,活塞杆头四个部件组成,连接法兰与活塞杆筒连接,活塞杆筒与活塞杆头采用螺纹套接,套接时二者之间加上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剑廖良全陈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