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保护电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9049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SD保护电路,由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构成,第一支路由齐纳二极管(21)和第一二极管(22)串联构成,第二支路为第二二极管(23)。具体而言,n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和p型重掺杂衬底(10)构成齐纳二极管(21),p型重掺杂区(15a)和n阱(13a)构成第一二极管(22),n阱(13b)和p型重掺杂衬底(10)构成第二二极管2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ESD保护电路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寄生电容小,反应速度快,制造简单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作5V以下的输入输出ESD电路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的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利用二极管形成的ESD保护电路比较注重二极管引入的寄生电容,特别是应用 于高速电路时。二极管所引入的寄生电容越小,响应速度越快。通常由TVS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形成的ESD保护电路含有浅沟槽做的电容,这 种结构的缺点是需要额外的可是浅沟槽的工艺步骤,工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SD保护电路,只引入很小的寄生电容, 并且不需要刻蚀沟槽的工艺步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ESD保护电路包括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上为ρ型外延层12 ;在ρ型外延层12和/或ρ型重掺杂衬 底10之中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η阱13a、13b ;所述ρ型外延层12中具有多个隔离区14,所 述多个隔离区14将η阱13a、13b之间相互隔离;所述η阱13a和/或ρ型重掺杂衬底10 之中具有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 ;所述η阱13a中具有ρ型重掺杂区15a ;所述η阱 13b中具有η型重掺杂区16 ;所述隔离区14和ρ型重掺杂区15a、15b之上为导电层17接 输入输出电信号;所述P型重掺杂衬底10通过导电层18接地。所述ESD保护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以离子注入工艺形成ρ型重掺杂衬底10,所述ρ型重掺杂衬底10的底部 通过导电层18接地;第2步,在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以离子注入工艺形成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 区11,所述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和P型重掺杂衬底10构成了齐纳二极管21 ;第3步,在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上生长ρ型外延层12 ;第4步,在ρ型外延层12和/或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以离子注入工艺形成至 少两个独立的η阱13a、13b ;第5步,在P型外延层12的上表面形成多个隔离区14,对η阱13a、13b之间进行 隔离;第6步,在所述η阱13a、13b中以离子注入工艺分别形成ρ型重掺杂区15a、15b ;第7步,在所述η阱13b中所述ρ型重掺杂区15b的位置以离子注入工艺形成η 型重掺杂区16,所述η型重掺杂区16完全覆盖原ρ型重掺杂区15b ;第8步,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导电层17连接输入输出电信号。本专利技术ESD保护电路,具有较小的寄生电容,因而适用于高速电路之中。并且隔离 区14的侧壁和底部为掺杂浓度很低的η阱13a、13b、或ρ型外延层12,这能使沟道表面电 场降低,减小热电子注入效应,提高器件的安全工作区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ESD保护电路的硅片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3a 图池是本专利技术ESD保护电路的制造方法的各步骤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0为ρ型重掺杂衬底;11为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2为ρ型外延层;13a、 13b为η阱;14为隔离区;1如、1釙为ρ型重掺杂区;16为η型重掺杂区;17、18为导电层; 21为齐纳二极管;22为第一二极管;23为第二二极管。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ESD保护电路的结构为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上为ρ型外延层 12。在ρ型外延层12和/或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η阱13a、13b。 “独立”的含义是两个或多个阱之间没有重合的部分。η阱13a、13b的顶部为ρ型外延层12 的上表面,底部为ρ型外延层12的下表面或更下方的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ρ型外延层 12的上表面具有多个隔离区14,这些隔离区14至少至少将这些η阱13a、1 之间相互隔 离。η阱13a和/或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具有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η型重掺 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的顶部在η阱13a之中,底部为η阱13a的下表面或更下方的ρ型重 掺杂衬底10之中。η阱13a中临近上表面具有ρ型重掺杂区15a。η阱13b中临近上表面 具有η型重掺杂区16。隔离区14和ρ型重掺杂区15a、1 之上为导电层17接输入输出电 信号。P型重掺杂衬底10通过导电层18接地。导电层17、18例如为金属电极。上述ESD保护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ESD保护电路由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 二支路构成,第一支路由齐纳二极管21和第一二极管22串联构成,第二支路为第二二极管 23。具体而言,ρ型重掺杂区15a、η阱13a、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ρ型重掺杂衬 底10构成第一支路,P型重掺杂区15b、η型重掺杂区16、η阱13b、ρ型重掺杂衬底10构 成第二支路。其中的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和ρ型重掺杂衬底10构成齐纳二极管 21 (稳压二极管),ρ型重掺杂区1 和η阱13a构成第一二极管22,η阱1 和ρ型重掺 杂衬底10构成第二二极管23。上述ESD保护电路的整体寄生电容为并联的两条支路的寄生电容之和。由于第 一二极管22是由ρ型重掺杂区1 和η阱13a构成,而η阱13a的掺杂浓度很低,因此第 一二极管22的寄生电容很小。齐纳二极管21与第一二极管22串联后,所形成的第一支路 的寄生电容小于第一二极管22的寄生电容。又由于第二二极管23是由η阱1 和ρ型重 掺杂衬底10构成,而η阱13b的掺杂浓度很低,因此第二二极管23即第二支路的寄生电容 也很小。这样,ESD保护电路的整体寄生电容就很小。寄生电容小,使得整个ESD保护电路 的充放电周期短,因此可以提高电路速度。本专利技术ESD保护电路适用于5V以下的静电防护,例如对输入输出电信号中的静电 进行防护,也可以对导电层17上来源的其他静电进行防护。当输入电压大于Vdd(器件的工 作电压)时,通过第一支路进行保护,利用齐纳二级管击穿时电流增加相对比较缓慢的优 点,可保护电路不受大电流破坏。当输入电压小于Vss (地电位)时,则可通过第二支路泄放电荷,保证了输入输出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加载到内部电路上。上述ESD保护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请参阅图3a,以离子注入工艺注入ρ型杂质,形成ρ型重掺杂衬底10。ρ 型重掺杂衬底10中P型杂质的体浓度为1 X IO19 1 X IO20个原子(离子)/立方厘米之 间,常用的P型杂质如硼等。此时的P型重掺杂衬底10的下表面已形成导电层18,并通过 导电层18接地。第2步,请参阅图北,在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以离子注入工艺注入η型杂质,在 P型重掺杂衬底10中临近上表面处形成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所述η型重掺杂齐 纳离子注入区11与P型重掺杂衬底10形成齐纳二极管21。常用的η型杂质如磷、砷、锑 等,离子注入剂量为5 X IO14 5 X IO15原子(离子)/平方厘米。第3步,请参阅图3c,在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上生长ρ型外延层12,即淀积一层 P型单晶硅,厚度为4 5 μ m。外延工艺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例如高于1000°C,因此在外延 生长ρ型单晶硅12的同时,所述η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也随之生长。第4步,请参阅图3d,在ρ型外延层12和/或ρ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以离子注入 工艺注入η型杂质,从而在ρ型外延层12和/或ρ型重掺杂衬底10中临近ρ型外延层12 的上表面处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η阱13a、13b。所形成的η阱13a、13b的底部为ρ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ESD保护电路,其特征是,p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上为p型外延层(12);在p型外延层(12)和/或p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n阱(13a)、(13b);所述p型外延层(12)中具有多个隔离区(14),所述多个隔离区(14)将n阱(13a)、(13b)之间相互隔离;所述n阱(13a)和/或p型重掺杂衬底(10)之中具有n型重掺杂齐纳离子注入区(11);所述n阱(13a)中具有p型重掺杂区(15a);所述n阱(13b)中具有n型重掺杂区(16);所述隔离区(14)和p型重掺杂区(15a)、(15b)之上为导电层(17)接输入输出电信号;所述p型重掺杂衬底(10)通过导电层(18)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戚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