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尤其属于低碳合金材料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热处理工艺通常技术包括碳氮共渗、淬火、深冷处理和回火等工艺技术方法,特别是近来发展的深冷处理对材料的处理后各特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当金属在热处理加硬至冷却过程中,其中的合金与碳产生溶解并结合及扩散形成奥氏体(Austenite),在冷却过程时,由于低温产生压制而形成马氏体(Martensite),而由于马氏体的最终转变点(Mf)非常低,因此淬火冷却到室温会残留大量奥氏体,因而降低金属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因为奥氏体的高脆性而容易造成金属碎裂,再者,还有许多物理性能特别是热性能和磁性下降。由于奥氏体在低温环境下非常不稳固及分解,使原来的缺陷微孔及内应力集中的部份产生塑性流动而变成组织细化,因此只要将金属置于超低温环境下,其中的奥氏体会转化成马氏体,内应力因而消除。在超低温时由于组织体积收缩,狗晶格常数缩细而加强碳原子析出的驱动力,于是马氏体的基体析出大量超微细碳化物,这些超微细结晶体会使物料的强度提高,同时增加耐磨性与刚性。另一种处理方式碳氮共渗也是目前一种重要的处理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碳合金材料热处理工艺,包括碳氮共渗处理、淬火处理、深冷处理和回火处理,其特征在于:碳氮共渗,处理工件在850℃~870℃条件下,以180~200滴/每分钟的速度滴加无水甲醇,稳定持续60~90分钟后,以120~140滴/每分钟的速度滴加煤油同时以240~280毫升/分钟通入浓度99.99%氨气60~90分钟,然后以70~90滴/每分钟的速度滴加煤油同时以160~200毫升/分钟通入浓度99.99%氨气150~180分钟后;降温至660℃~720℃,以60~90滴/每分钟的速度滴加无水甲醇同时以80~120毫升/分钟通入浓度99.99%氨气90~120分钟至常温;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林,张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恒升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