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注机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3283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它按铁液流经方向包括浇口盆(1)、上直浇道(2)、上横浇道(3)、下横浇道(4)、下直浇道(5)、内浇口道(6)、砂模,砂模由砂型和型腔组成,所述的内浇口道(6)呈铁液进口口径小、铁液出口口径大的喇叭状。可以有效的防止冲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加工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造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注机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冲压汽缸产品铸件大多都是大型产品。比如现有的一种压注机铸件单重 29000Kg,铸件外形尺寸为2940mmX2677mmX 1423mm。因此浇注重量较大,对浇注系统要求较高,尤其在挡渣、排气方面。现有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包括按铁液流经方向顺序连接的浇口盆、上直浇道、上横浇道、下横浇道、下直浇道、内浇口道、砂模,砂模包括砂型和型腔,其工作流程为铁液从浇口盆中出来之后通过上直浇道然后流到上横浇道,流过下横浇道,流过下直浇道,最后流经内浇口道进入砂模的型腔内。该浇注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现有技术的压注机的浇注系统的内浇口道的进出口口径大小一样,因此铁液流经内浇口道后流速较快,直接冲击型腔的砂模,容易形成冲砂,容易导致砂子混入铁液当中,最终造成铸件内部有缩孔缺陷。2、该浇注系统没有设置铁液浮渣过滤,使得铸件表面浮渣气孔过多,最终导致铸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砂模砂型内壁冲砂的压注机的浇注系统。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它按铁液流经方向包括浇口盆、上直浇道、上横浇道、下横浇道、下直浇道、内浇口道、砂模,砂模由砂型和型腔组成,所述的内浇口道呈铁液进口口径小、铁液出口口径大的喇叭状。所述的上横浇道与下横浇道之间设有过滤铁液浮渣的过滤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内浇口道呈喇叭状设计,在铁液进入砂模的型腔内时,可以有效的降低铁液的流速,因此能大大的减小铁液对砂模砂型内壁的冲刷影响,避免形成冲砂。作为改进,所述的上横浇道与下横浇道之间设有过滤铁液浮渣的过滤砖。用于过滤铁液中的一些浮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部分剖视示意图。图中,1.浇口盆,2.上直浇道,3.上横浇道,4.下横浇道,5.下直浇道,6.内浇口道,7.过滤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为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3结合图1所示,一种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它按铁液流经方向包括浇口盆1、上直浇道2、上横浇道3、下横浇道4、下直浇道5、内浇口道6、砂模,砂模由砂型和型腔组成,所述的内浇口道6呈铁液进口口径小、铁液出口口径大的喇叭状。所述的上横浇道3与下横浇道4之间设有过滤铁液浮渣的过滤砖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由于本铸件属于大型铸件,因此需要大量的高温铁液来浇注,所以实际操作中都是先将大量的铁液倒入浇口盆1内,铁液页面就会浮着铁液当中的浮渣,这里也算是本浇注系统的第一次滤渣。当浇口盆1内铁液量达到所需要的量之后, 就会开启浇口盆1内的拔塞杆,便于铁液从浇口盆1流出,铁液从浇口盆1流到上直浇道2, 然后流到上横浇道3,经过过滤砖7的过滤,流到下横浇道4,这里的过滤砖7是业内人士都知道的,一般采用陶瓷过滤砖。这里属于第二次过滤铁液浮渣,进过滤后的铁液从下横浇道 4进过下直浇道5流入内浇口道6,内浇口道6呈喇叭状,即内浇口道6的铁液进口口径小、 铁液出口口径大。铁液流入砂模的型腔内。由于内浇口道6铁液进口口径小、铁液出口口径大,因此铁液进入砂模的型腔内时流速降低了,因此可以有效的较少冲砂的形成。权利要求1.一种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它按铁液流经方向包括浇口盆(1)、上直浇道(2)、上横浇道(3)、下横浇道(4)、下直浇道(5)、内浇口道(6)、砂模,砂模由砂型和型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浇口道(6)呈铁液进口口径小、铁液出口口径大的喇叭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浇道(3)与下横浇道(4)之间设有过滤铁液浮渣的过滤砖(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它按铁液流经方向包括浇口盆(1)、上直浇道(2)、上横浇道(3)、下横浇道(4)、下直浇道(5)、内浇口道(6)、砂模,砂模由砂型和型腔组成,所述的内浇口道(6)呈铁液进口口径小、铁液出口口径大的喇叭状。可以有效的防止冲砂。本技术属于铸造加工
文档编号B22C9/08GK202070722SQ20112013530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傅明康, 宋贤发, 马超 申请人: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注机的浇注系统,它按铁液流经方向包括浇口盆(1)、上直浇道(2)、上横浇道(3)、下横浇道(4)、下直浇道(5)、内浇口道(6)、砂模,砂模由砂型和型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浇口道(6)呈铁液进口口径小、铁液出口口径大的喇叭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宋贤发傅明康
申请(专利权)人: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