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叉车的多路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1952 阅读:4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叉车的多路阀,回油阀片内设有卸荷阀;卸荷阀包括第一逻辑单向阀和第一电磁阀;第一逻辑单向阀设于回油阀片高压油道和回油阀片回油道之间;工作阀片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在工作阀片内设单向阀、第二逻辑单向阀和手动卸荷开关;在所述工作阀片内,在主油道和第一油道之间设有限速阀。第一电磁阀的控制开关和第二电磁阀的控制开关均设于叉车座椅的椅面之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路阀尤其适用于叉车,具有可使得叉车在座椅上无人时锁定叉车、避免出现误操作、可提高叉车的操作安全性、消除叉车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路阀,尤其是一种可提高叉车操作安全性的用于叉车的多路阀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叉车上普遍使用多路阀,该多路阀的结构是由一个进油阀片、一个回油阀片和2 4个工作阀片组成,在进油阀片上集成了一个分流阀。该多路阀的工作原理是 当齿轮油泵向进油阀片供油,先经过分流阀,分流阀优先将一部分定量液压油输送到进油阀片上的分流口,给液压系统中的转向器供油,满足叉车转向之用;转向器不工作的时候, 这部分用于供给转向器的油液直接通过转向器流回油箱。除了这部分用于供给转向器的油液外,齿轮油泵所供给的其余油液进入工作阀片,用于叉车门架的起升、倾斜等动作,此种多路阀配置在叉车的液压系统中可满足叉车的基本功能需求。图9为现有技术的叉车标配多路阀的液压原理图,其中Al为与升降液压缸相连接的升降工作油口,A2和B2为与倾斜液压缸相连接的倾斜工作油口,T为回油口,PF为向转向器供油的工作油口,P为压力油的进油口。由图9所示可见,控制叉车门架倾斜的阀片带有液控单向阀,即通常所说的起到自锁作用的控制阀,它的作用是在发动机不工作、没有供油给多路阀时,操纵倾斜阀杆,门架不动作、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状态;此时即使误操作倾斜阀杆也不会产生倾斜动作,起到了门架倾斜安全的保护作用。但是该自锁功能仅限于门架倾斜控制,而无法实现门架升降动作的自锁。此时若是操纵升降阀杆,升降液压缸带动门架和货物仍然能自由下降,存在有安全隐患。在现有的多路阀中,没有设置用于锁定升降液压缸的电磁自锁阀,故而不能实现叉车门架下降的自锁。即便是设置有专门的下降电磁自锁阀,只有在下降电磁自锁阀通电的情况下,升降液压缸内的压力油才能回到油箱,门架才能下降。一旦下降电磁自锁阀故障时,升降液压缸内的压力油就无法回到油箱之内,此时门架无法下降,将卡死在工作位置上。在门架处于工作位置上进行维修时,一旦维修过程中下降电磁自锁阀的自锁功能被破坏,门架在自重的作用下会突然落下,将很有可能会碰伤工作人员,使得维修过程中存在有安全隐患,不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门架上载有货物,货物也会在落下过程中受到破坏。现有叉车中,在升降液压缸与多路阀之间串接有一只限速阀,门架向上和向下动作时,油路都经过限速阀,门架上升时不限速,控制升降液压缸下降时的最大速度。在门架的上升过程中,由于门架自重和货物重量的作用,无需采用限速措施。但现有技术中,在门架上升时压力油也经过限速阀,在压力油经过限速阀时,存在有一定的压力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叉车的多路阀,以提高叉车的操作安全性。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叉车的多路阀,包括进油阀片、回油阀片和用于控制叉车门架升降和倾斜的工作阀片,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回油阀片内设有卸荷阀;所述卸荷阀包括第一逻辑单向阀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的开关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设于回油阀片高压油道和回油阀片回油道之间,用于控制回油阀片高压油道和回油阀片回油道之间的通断状态;所述工作阀片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在所述工作阀片的第一端内, 在先导油道和工作阀片的主油道之间设有单向阀;在所述工作阀片内,在与升降工作油口 Al相连通的升降工作油道与主油道之间,设有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来自动控制通断的第二逻辑单向阀,第二逻辑单向阀的阀芯一端设有用于手动打开第二逻辑单向阀的手动卸荷开关;在所述工作阀片内,在主油道和与回油道相连通的第一油道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从主油道流向第一油道之间的液压油的流量的限速阀。本技术用于叉车的多路阀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采用常开式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控制开关设于叉车座椅的椅面之下。所述第二电磁阀采用常闭式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控制开关设于叉车座椅的椅面之下。所述手动卸荷开关包括有开关杆。所述限速阀包括有用于调节从主油道流向第一油道之间的液压油的流量的调节杆。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一逻辑单向阀,来实现整个多路阀的油路的回油状态的控制,从而可使得无工作人员位于操作座椅的时候,叉车都处于锁定状态,避免误操作,提高叉车的操作安全性。(2)通过设置第二电磁阀和第二逻辑单向阀,来实现升降液压缸的工作油路的回油状态的控制,从而可使得无工作人员坐在座椅上的时候,升降操作功能都处于锁定状态, 避免误操作,提高叉车的操作安全性。在第二电磁阀发生故障的时候,通过手动卸荷开关打开第二逻辑单向阀使叉车门架下降,避免出现在排除故障时叉车门架突然下降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3)通过设置限速阀,可在叉车门架下降时限制液压油的回油速度,从而实现叉车门架下降速度的限制,避免因叉车门架的过快下降而导致安全事故。由于将限速阀设置在主油道和回油道之间,门架上升时液压油不经过限速阀,液压油仅仅在回油的时候经过限速阀,从而降低了门架上升时的液压油压力损失。本技术的多路阀尤其适用于叉车,具有可使得叉车在座椅上无人时锁定叉车、避免出现误操作、可提高叉车的操作安全性、消除叉车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路阀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路阀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多路阀的液压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多路阀的回油阀片的剖视图。图5为叉车门架处于上升状态时的图1中A-A剖视图。图6为叉车门架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图1中A-A剖视图。图7为叉车门架处于下降状态时的图1中A-A剖视图。图8为通过手动卸荷开关使叉车门架下降时的图1中A-A剖视图。图9为现有技术的多路阀的液压原理图。附图1 附图9中标号1进油阀片,2回油阀片,21回油阀片高压油道,22回油阀片回油道,3工作阀片,31第二电磁阀,32第二逻辑单向阀,321阀芯,33单向阀,34主油道, 35先导油道,36升降工作油道,37回油道,38第一油道,39高压油道,4卸荷阀,41第一电磁阀,42第一逻辑单向阀,5手动卸荷开关,51开关杆,6限速阀,61调节杆,7升降阀杆。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 附图8,用于叉车的多路阀,包括进油阀片1、回油阀片2和用于控制叉车门架升降和倾斜的工作阀片3。所述回油阀片2内设有卸荷阀4 ;所述卸荷阀4包括第一逻辑单向阀42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42的开关的第一电磁阀41 ;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42设于回油阀片高压油道21和回油阀片回油道22之间,用于控制回油阀片高压油道21和回油阀片回油道22之间的通断状态;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41和第一逻辑单向阀 42,来实现整个油路的回油状态的控制,从而可使得无工作人员位于操作座椅的时候,叉车都处于锁定状态,避免误操作,提高叉车的操作安全性。所述工作阀片3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1 ;在所述工作阀片3的第一端内,在先导油道35和工作阀片3的主油道34之间设有单向阀33 ;在所述工作阀片3内, 在与升降工作油口 Al相连通的升降工作油道36与主油道34之间,设有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31来自动控制通断的第二逻辑单向阀32,第二逻辑单向阀32的阀芯321 —端设有用于手动打开第二逻辑单向阀32的手动卸荷开关5 ;通过设置第二电磁阀31和第二逻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叉车的多路阀,包括进油阀片(1)、回油阀片(2)和用于控制叉车门架升降和倾斜的工作阀片(3),其特征是,所述回油阀片(2)内设有卸荷阀(4);所述卸荷阀(4)包括第一逻辑单向阀(42)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42)的开关的第一电磁阀(41);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42)设于回油阀片高压油道(21)和回油阀片回油道(22)之间,用于控制回油阀片高压油道(21)和回油阀片回油道(22)之间的通断状态;所述工作阀片(3)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1);在所述工作阀片(3)的第一端内,在先导油道(35)和工作阀片(3)的主油道(34)之间设有单向阀(33);在所述工作阀片(3)内,在与升降工作油口A1相连通的升降工作油道(36)与主油道(34)之间,设有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31)来自动控制通断的第二逻辑单向阀(32),第二逻辑单向阀(32)的阀芯(321)一端设有用于手动打开第二逻辑单向阀(32)的手动卸荷开关(5);在所述工作阀片(3)内,在主油道(34)和与回油道(37)相连通的第一油道(38)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从主油道(34)流向第一油道(38)之间的液压油的流量的限速阀(6)。...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叉车的多路阀,包括进油阀片(1)、回油阀片(2)和用于控制叉车门架升降和倾斜的工作阀片(3),其特征是,所述回油阀片O)内设有卸荷阀⑷;所述卸荷阀⑷包括第一逻辑单向阀G2)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0 的开关的第一电磁阀Gl);所述第一逻辑单向阀G2)设于回油阀片高压油道和回油阀片回油道02)之间,用于控制回油阀片高压油道和回油阀片回油道02)之间的通断状态;所述工作阀片(3)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1);在所述工作阀片(3)的第一端内,在先导油道(35)和工作阀片(3)的主油道(34)之间设有单向阀(33);在所述工作阀片(3)内,在与升降工作油口 Al相连通的升降工作油道(36)与主油道(34)之间,设有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31)来自动控制通断的第二逻辑单向阀(32),第二逻辑单向阀(32) 的阀芯(321) —端设有用于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新高周洪涛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