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黄素产品的提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9560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茶黄素产品的提制工艺涉及茶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茶黄素体外酶促氧化制备法中工艺因连串反应不受控造成的产品氧化过度、收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黄素产品的提制工艺,(a)底物溶液制备,(b)酶催化剂制备,(c)发酵制备,(d)酯相分离,(e)浓缩转相,(f)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发酵工艺的过程控制,同时提高茶黄素产品的转化率及规格,减省了后续精制纯化的工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产品深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黄素产品的提制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茶黄素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由儿茶素类氧化聚合形成的具有苯骈卓酚酮结构的高活性二聚体,是传统红茶品质优劣的标志性物质,占红茶干重的0. 39Γ2. 0%。最早是由 Roberts Ε. A. H在1957年首次发现。研究证实,茶黄素类共有十九种组分,其中茶黄素 (TF),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茶黄素-3,3’ -双没食子酸酯(TF-D-G)和茶黄素_3’ -没食子酸酯(TF-3’ -G)是四种主要的茶黄素单体。茶黄素的提纯物呈橙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37 240°C,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不溶于三氯甲烷和苯。水溶液呈弱酸性,PH约5. 7,在碱性溶液中有自动氧化的倾向,且随pH的增加而加强,在380nm和4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近年来茶黄素优异的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已被众多动物、药理试验所证实,现已探明的功效作用有抗氧化活性、抗癌变、抗病毒抑菌活性、消炎、抗心血管疾病、健齿防龋等,被誉为茶叶中的“软黄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保健食品、添加剂、天然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黄素产品的提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制工艺采用以下步骤,(a)底物溶液制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制备以茶多酚为主要成分的底物溶液,茶多酚的质量浓度为2%~5%;(b)酶催化剂制备:将鲜茶树叶进行冷冻处理,取用冷冻后的鲜茶树叶进行萎凋、破碎,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匀浆释酶,得到酶催化剂,酶催化剂置于0~20℃环境中待用,鲜叶酶基质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比例为1g:2~20ml;(c)发酵制备:向反应器中加入乙酸乙酯与步骤(b)制备的酶催化剂,通入步骤(a)制备的底物溶液,进行氧化聚合反应,酶促催化过程参数为:底物溶液500ml~1000ml,反应体系水酯两相总体积比为1:0.2~2,调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黄素产品的提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制工艺采用以下步骤,(a)底物溶液制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制备以茶多酚为主要成分的底物溶液,茶多酚的质量浓度为2% 5% ;(b)酶催化剂制备将鲜茶树叶进行冷冻处理,取用冷冻后的鲜茶树叶进行萎凋、破碎, 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勻浆释酶,得到酶催化剂,酶催化剂置于(T20°C环境中待用,鲜叶酶基质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比例为Ig :2^20ml ;(c)发酵制备向反应器中加入乙酸乙酯与步骤(b)制备的酶催化剂,通入步骤(a)制备的底物溶液,进行氧化聚合反应,酶促催化过程参数为底物溶液500m广1000ml,反应体系水酯两相总体积比为1 :0. 2 2,调控温度25°C ^35°C,底物溶液补加流速3(T80mL/min,纯氧流速 0. 2^1. OL/min ;(d)酯相分离反应3(T60min后,收集(c)步骤的反应液,滤除茶渣,离心萃取,收集含茶黄素的酯相溶液;(e)浓缩转相向步骤(d)得到的茶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俊豪杨秀芳张士康涂云飞陈小强孙庆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