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便捷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于比能量高、循环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已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材料主要以石墨为主。然而,尽管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但由于其理论比容量的限制(372毫安时/ 克),限制了锂离子电池比能量的进一步提高。而硅因其具有极高的理论储锂容量(达4000 毫安时/克)而倍受关注。然而,虽然硅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但由于其在嵌脱锂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即体积效应,从而使其和周围的导电物质失去电接触,从而使得材料失去电活性, 进而产生大量的不可逆容量,致使硅负极的使用寿命减少,同时,由于硅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反复的体积变化,使得负极表面的SEI膜被反复地破坏和形成,从加速了电池容量的衰减。目前,改善硅材料循环性能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采用纳米硅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纳米硅作为活性物质在初始的几次循环中可以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但随着循环的进行,纳米硅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在后续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非常快,且采用纳米硅作为负极材料价格昂贵,即便能改善其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硅粉与活泼金属粉混合,并在保护气体条件下加热,使活泼金属粉熔化,并包覆在硅粉表面,得到硅\活泼金属复合体;2)将步骤(1)中所制得的硅\活泼金属复合体破碎,过筛后,加入铜盐的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浊液;3)向步骤(2)中的浊液中加入醋酸或盐酸,将pH调整至4-6,然后过滤并干燥后,得到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的活泼金属为锌或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权,陈小勇,张路,沈菊林,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