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底板、电池箱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池装置具有箱体和电芯,多个电芯堆叠排布在箱体内,箱体的底板设置有多个支撑条,多个支撑条间隔排布形成排气通道并支撑多个电芯,多个电芯底部的防爆阀与排气通道连通,以在热失控时将电芯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排气通道排出。然而支撑条容易被压溃且多个电芯直接连通容易热失控,造成热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电池底板。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电池底板,通过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形成排气通道和子通道,保证排气和强度的同时可以防止电芯热失控后直接影响其他正常的电芯,防止热扩散。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3、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以形成排气通道,所述第一凸起沿第三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0)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10),所述第二凸起(4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2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0)与所述第一凸起(2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4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0)与所述第一凸起(2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距为G,满足57mm≤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0)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10),所述第二凸起(4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2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0)与所述第一凸起(2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4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0)与所述第一凸起(2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距为g,满足57mm≤g≤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凸起(20)的宽度为h,满足40mm≤h≤95mm;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0)内部形成第一凹槽(201),所述第一凹槽(201)内设有冷却介质(202);和/或,所述第二凸起(40)内部形成第二凹槽(401),所述第二凹槽(401)内设有冷却介质(2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通道(301)与多个所述电芯(2)的防爆阀(21)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子通道(301)的中心距离为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满足1/3c≤d≤1/2c。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5mm且小于等于7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0)、所述第一凸起(20)和所述第二凸起(40)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板(50),所述第二底板(50)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起(20)背离所述第一底板(10)的一端,所述第一凸起(20)通过所述第二底板(50)支撑所述电芯(2),所述第二底板(50)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电芯(2)的防爆阀(21)的第一排气孔(50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0)与所述第二底板(50)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50)背离所述第一底板(10)的一侧设置有绝缘件(60),所述绝缘件(60)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气孔(501)对应的第二排气孔(601)。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底板(70),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三底板(70)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10)背离所述第二底板(50)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0)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凸缘(101),所述第二底板(50)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凸缘(502),所述第三底板(70)的周向设置有第三凸缘(701),所述第一凸缘(101)与所述第二凸缘(502)、所述第三凸缘(701)分别固定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101)包括第一倾斜段(1011)和第二倾斜段(1012),所述第一倾斜段(1011)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0)和所述第二倾斜段(1012),所述第一倾斜段(1011)自所述第一底板(10)朝向所述第二底板(50)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0)的中心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段(1012)自所述第一倾斜段(1011)朝向所述第二底板(50)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0)的中心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凸缘(502)包括第三倾斜段(5021),所述第三倾斜段(5021)自所述第二底板(50)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0)的方向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底板(50)的中心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凸缘(701)包括第四倾斜段(7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栋,廖正远,沈志航,唐磊,赵奕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