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含有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迄今为止人们认可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可重复充放电的二次化学电源,它具有比镉镍二次电池和铅酸电池高得多的能量密度,而且具有较小的体积比能,电池内部不含对环境具有严重污染的元素,是当今人们研究最多的化学电源体系之一,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在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小型便携式电器,如手机、掌上电脑、CD 机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用电设备和人们对供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人们要求锂离子电池朝着更小、更轻、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人们正在寻找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更好循环寿命的活性材料。现在流行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都采用石墨化的碳材料,该材料的理论容量为 372mAh/g,现在实际使用的容量(340-360mAh/g)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寻找新的负极材料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任务。目前,人们除了研究具有新型结构的碳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以外,非碳基材料也是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1)将导电碳与聚硅氧烷混合均匀,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裂解碳化,研磨,过筛后,得混合物I;(2)将混合物I与含锂化合物混合,得混合物II;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分解所述混合物II中的含锂化合物,冷却,研磨,过筛,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1)将导电碳与聚硅氧烷混合均勻,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裂解碳化,研磨,过筛后,得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与含锂化合物混合,得混合物II;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分解所述混合物II中的含锂化合物,冷却,研磨,过筛,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导电碳为石墨化碳、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所述的导电碳与聚硅氧烷的混合比为重量比2 8 6 4。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裂解温度为800 1400°C ;所述的裂解时间为1 10小时。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辉玉,李智华,乔永民,吴敏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