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191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器件依次由ITO玻璃基板(1)、复合空穴注入层(2)、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4)、电子传输层(5)、复合阴极(6)构成。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复合空穴注入层是由两种常用的P型空穴注入材料Ag2O和MoOx构成。这种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提高空穴的注入和迁移,使得器件的功率效率、色纯度和稳定性有了极大地提高。采用这种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等诸多优点,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复合空穴注入层采用Ag2CVM0Ox的结构。这种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功率效率,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器件的色纯度和稳定性。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介绍
相对于传统的LED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OLED)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高发光效率,低驱动电压,色彩丰富,工艺简单,柔性结构,易于大面积制备,抗震抗压。全色显示是OLED器件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OLED全色显示,首先红、绿、蓝三基色的电致发光器件要实用化。目前,绿光和红光器件已基本能满足要求,而蓝光器件的性能与实际应用还有不小的差距,其发光效率、稳定性和色纯度等关键参数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尚。蓝光材料能带间隙宽,蓝光OLED器件普遍采用“主体一客体”掺杂的发光体系获得的。在有机掺杂器件中,选用适当的“客体”材料可以将能量从“主体”材料转移到高荧光效率的“客体”发光体中。器件的发光颜色主要取决于复合区域的位置,而载流子的复合区又与载流子的注入、迁移率、界面势垒等因素密切相关。在OLED中为了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功率效率和稳定性,要求载流子能进行有效的注入和迁移,而载流子的注入和迁移率与界面势垒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器件结构及功能材料的选择对提高发光器件的功率效率、色纯度和稳定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专利涉及的是一种。采用一种新型的复合空穴注入层结构,提高了空穴的注入和迁移,可实现增强型一P型的输出特性曲线。这种复合空穴注入层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功率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器件的色纯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功率效率、色纯度和稳定性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ITO玻璃基板(1)、复合空穴注入层O)、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G)、电子传输层( 和复合阴极(6)。上述复合空穴注入层O)所用结构为Ag20/Mo0x。上述空穴传输层(3)为NPB。上述发光层(4)所采用的材料为。上述电子传输层(5)所用材料为Alq3、Bphen、BCP、PDB中任意一种。上述复合阴极(6)为LiF/Al、CsOx/Al、Mg-Ag中任意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是在ITO玻璃基板⑴上依次蒸镀复合空穴注入层O)、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G)、电子传输层(5)以及复合阴极 (6)。上述制作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A.选择符合要求尺寸和表面电阻的ITO玻璃基板(1),清洗后烘干,并用UV-Ozone处理;B.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上述ITO玻璃基板(1)上蒸镀复合空穴注入层O);C.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上述复合空穴注入层(2)上蒸镀空穴传输层(3);D.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上述空穴传输层(3)上蒸镀作为发光层⑷;E.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上述发光层(4)上蒸镀电子传输层(5);F.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上述电子传输层( 上蒸镀复合阴极(6)。上述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金属均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OLED器件结构中,由于增强了空穴的注入和迁移率,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功率效率和色纯度,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器件在较高驱动电流下的猝灭效应,使得器件更加稳定;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利用现有设备,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产业化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复合空穴注入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20 mA/cm2的驱动电流下,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图3为不同驱动电流下,器件的功率效率变化曲线图。图4为不同驱动电流下,器件的流明效率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例中的具有复合空穴传输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ITO玻璃基板(1)、复合空穴注入层O)、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G)、电子传输层( 和复合阴极层(6)。具有本器件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的详细步骤和工艺如下A.选择符合要求尺寸(有效面积5mmX5 mm)和表面电阻QO Ω/ □)的ITO玻璃基板(1),ITO玻璃先用去污粉清洗,再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30 min,在烘箱中烘干,进行UV-Ozone处理后,放入真空蒸发设备;B.在4X10_41 真空环境中,在上述ITO玻璃基板(1)上蒸镀Ag2CVMoOx层作为复合空穴注入层,Ag2O的生长是在ITO基板上先蒸镀一层1 nm厚的Ag膜后,进行UV-Ozone处理10分钟,然后放入真空蒸发设备继续蒸镀MoOx,其中Ag2O厚度为1 nm,MoOx厚度为4 nm ;C.在上述复合空穴注入层(2)上蒸镀NPB层作为空穴传输层(3),其厚度为30nm;D.在上述空穴传输层(3)上蒸镀层作为发光层G),其厚度为 30 nm ;E.在上述发光层(4)上蒸镀Alq3层作为电子传输层(5),其厚度为10nm ;F.改换电极掩膜板,在上述电子传输层( 上蒸镀复合阴极(6),先蒸镀LiF,其厚度为1 nm,再在LiF层上蒸镀Al电极层,其厚度为120 nm。本实例采用Ag20/Mo0X复合空穴注入层,制备了蓝光OLED器件。图2为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由图可知,器件具有非常优异的色纯度,其发射峰位于456 nm,色坐标为 (0. 148,0. 101)。同时,如图3所示,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达到4. 08 Lm/W。对于该器件,如图4所示,当其驱动电流密度从0 mA/cm2变化到400 mA/cm2时,器件的流明效率没有明显的下降的趋势。因此,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够很好的抑制电流猝灭效应。采用复合空穴注入层结构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比其他传统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在现有常用的空穴注入层材料(如Ag2O和MoOx)的条件下,利用复合空穴注入层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器件的功率效率、色纯度和稳定性。因此,上述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等诸多优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性原理应用在其它应用实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了ITO玻璃基板 (1)、复合空穴注入层O)、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G)、电子传输层(5)、复合阴极(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复合空穴注入层⑵采用的结构为Ag20/Mo0x。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其空穴传输层(3)材料为NP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发光层(4)材料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电子传输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了ITO玻璃基板(1)、复合空穴注入层(2)、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4)、电子传输层(5)、复合阴极(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平周帆李俊卢绪玲张良蒋雪茵张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