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382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均衡地使各发光层发光、使其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具有该发光元件的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发光元件1具有:阴极(12),阳极(3),在这些阴极(12)和阳极(3)之间设置的发红色光的红色发光层(6),发青色光的青色发光层(8)和发绿色光的绿色发光层(9);具有在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设置、调节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的第1中间层(7A),和在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设置、调节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的第2中间层(7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谓有机EL元件)是具有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插入了至少1层的发光性有机层的构造的发光元件。对于这样的发光元件,通过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电场,从阴极侧将电子注入发光层,并且从阳极侧注入空穴,在发光层中电子和空穴再结合而生成激子,该激子返回基底状态时,其能量部分作为光放出。作为这样的发光元件,已知例如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将与R(红色)、G(绿色)、B(青色)的3色对应的3层的发光层层叠,使其发白色光(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这样的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通过与对每个像素分别涂有R(红色)、G(绿色)、B(青色)的3色的滤色器组合使用,能够显示全色图像。此外,在专利文献1涉及的发光元件中,通过在发光层彼此之间设置中间层,能够防止在发光层间的激子的能量的迁移。此时,通过使中间层具有电子和空穴都能够迁移的双极性,能够使中间层对于电子和空穴的耐性优异,而且能够向各发光层注入电子和空穴,因此能够使其发白色光。但是,专利文献1涉及的发光元件中,由于发各色光的发光层间设置的中间层为相同构成,因此向各发光层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数目在每个发光层中产生偏差,其结果存在不能均衡地使各发光层发光的问题。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6-1727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衡地使各发光层发光而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具有该发光元件的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的本专利技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阴极,阳极,第1发光层,其设置在上述阴极和上述阳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作为第1色以红色发光的红色发光材料,第2发光层,其设置在上述第1发光层和上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2色发光的第2色发光材料,第3发光层,其设置在上述第2发光层和上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3色发光的第3色发光材料,第1中间层,其设置在上述第1发光层和上述第2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包含与上述第1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调节上述第1发光层和上述第2发光层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第2中间层,其设置在上述第2发光层和上述第3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包含与上述第2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和上述第3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调节上述第2发光层和上述第3发光层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由此,发光元件成为能够使各发光层均衡地发光,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中,优选地,上述第2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和上述第3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相同。由此,在两者的发光层中,能够分别使第2色的光和第3色的光均衡地发光。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2中间层的上述主体材料和上述第2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相同。由此,主体材料相同的第2发光层和第2中间层间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的过渡能顺利地进行,能够确实地抑制或防止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压的上升,同时能够确实地抑制或防止激子的扩散。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2中间层的厚度为2nm~10nm。通过将第2中间层的厚度设定在该范围内,能够抑制或防止激子的扩散,确实调节载流子(空穴和电子)的迁移。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2中间层含有并苯系材料作为上述主体材料。由此,能够以高发光效率使第2发光层和第3发光层两者发光,因此能够使它们均衡地发光,同时能够实现两个发光层的长寿命化。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1中间层除了上述主体材料以外,还含有胺系材料。胺系材料的空穴传输性优异,而且主体材料的电子传输性优异。由此,第1中间层具有电子传输性和空穴传输性两者。即,第1中间层具有双极性。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由此,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由此,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的纵截面的图。图2为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图3为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移动型(或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的构成的斜视图。图4为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也包括PHS)的构成的斜视图。图5为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数码照相机的构成的斜视图。图6为表示由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发光元件发出的波长400~800nm中的光的强度的图。附图标记1、1B、1G、1R......发光元件2......基板3......阳极4......空穴注入层5......空穴传输层6......红色发光层7A......第1中间层7B......第2中间层8......青色发光层9......绿色发光层10......电子传输层11......电子注入层12......阴极13......密封构件15......层叠体19B、19G、19R......滤色器100......显示器装置20......密封基板21......基板22......平坦化层24......驱动用晶体管241......半导体层242......栅绝缘层243......栅电极244......源电极245......漏电极27......配线31......隔壁32......反射膜33......防腐蚀膜34......阴极盖35......环氧层36......遮光层1100......个人电脑1102......键盘1104......主体部1106......显示单元1200......移动电话1202......操作按键1204......受话口1206......送话口1300......数码照相机1302......壳体(躯体)1304......受光单元1306......快门按钮1308......电路基板1312......视频信号输出端子1314......数据通信用的输入输出端子1430......电视监视器1440......个人电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发光元件)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的纵截面的图。应予说明,以下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将图1中的上侧作为“上”,将下侧作为“下”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电致发光元件)1发R(红色)、G(绿色)、B(青色)光而发白色光。这样的发光元件1,在阳极3和阴极12之间按以下顺序将空穴注入层4、空穴传输层5、红色发光层(第1发光层)6、第1中间层7A、青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8、第2中间层7B、绿色发光层(第3发光层)9、电子传输层10、和电子注入层11层叠而成。换言之,发光元件1是将按如下顺序使空穴注入层4、空穴传输层5、红色发光层6、第1中间层7A、青色发光层8、第2中间层7B、绿色发光层9、电子传输层10和电子注入层11层叠的层叠体15插入2个电极间(阳极3和阴极12之间)而构成。此外,发光元件1,将其全体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阴极,阳极,第1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作为第1色以红色发光的红色发光材料,第2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2色发光的第2色发光材料,第3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2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3色发光的第3色发光材料,第1中间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发光层和所述第2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包含与所述第1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调节所述第1发光层和所述第2发光层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第2中间层,其设置在所述第2发光层和所述第3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包含与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和所述第3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调节所述第2发光层和所述第3发光层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

【技术特征摘要】
2009.12.22 JP 2009-291439;2010.12.20 JP 2010-28336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阴极,阳极,第1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作为第1色以红色发光的红色发光材料,第2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2色发光的第2色发光材料,第3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2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3色发光的第3色发光材料,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与所述第3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中的两方均包含相同的蒽衍生物,所述发光元件进一步具有:第1中间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发光层和所述第2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并且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具有比所述第1发光层的带隙和所述第2发光层的带隙宽的带隙,第2中间层,其设置在所述第2发光层和所述第3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英利藤田彻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