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的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369327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和/或空穴注入层的形成的凹版,具有多个条纹形状的单元、和位于各单元件的非单元部,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方向的宽度a的比b/a为0.6以上,各单元的单元长度L和非单元部长度S的比L/S为0.8~100的范围。前述单元长度L为10~500μm的范围,前述非单元部长度S为2~500μm的范围,版深为20~200μm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凹版胶印法形成构成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用的凹版、发光层和空穴层的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EL元件(有机发光元件)具有下述优点由于自发光,视觉识别性较高;与液晶显示器不同,为全固体显示器;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视野角较大等,近年来,作为全色显示装置、区域色显示装置、照明等有机发光器件,进一步实用化。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发光层,构成该发光层的有机发光材料有低分子型和高分子型的,例如,高分子型的发光层可使用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层用墨,通过各种印刷方式、或喷墨方式制造。作为这样的例子,有通过下述胶版印刷方式形成发光层的方法,即,使用粘度为100~60000cP的含有搅溶性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使其从凹版传递到硅橡胶垫上,此后,转移到单片基板上(专利文献1)。另外,有通过下述胶版印刷方式形成发光层的方法,即,使用在水分溶解度为5重量%以下的溶剂中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墨,使其从凹版传递到橡胶垫上,此后,转移到基板上(专利文献2)。此外,有下述方法将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墨经由凹辊传递到硅橡胶垫表面,形成涂敷膜,在该涂敷膜上按压凸版,除去按压部位的涂敷膜,然后,将残留在硅橡胶垫表面的涂敷膜转印到被形成面上而形成发光层(专利文献3)。进而,有通过下述凹版胶版印刷方式形成发光层的方法,即,使用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墨、和浸渍在用于该墨中的溶剂中时的体积变化率为40%以下的由硅弹性体形成的橡胶垫,并使墨从凹版的凹部转移到橡胶垫上,进而,转印到基板上(专利文献4)。这样的发光层的形成方法也可在空穴注入层的形成中使用。专利文献1特开2001-9366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291587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4-178915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3-30897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凹版、使用凹版的以往的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的形成方法中,由于使用粘度比较高的墨,所以在用刮墨刀向凹版的凹部填充墨时,容易产生未刮到或厚度不均,很难形成均匀厚度的发光层。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若将墨低粘度化,则带来墨的低浓度化,并且,墨的转移量较低,很难形成厚度为70nm以上的发光层、和厚度50nm以上的空穴注入层。另外,存在下述问题墨容易浸透到硅橡胶垫上,因此使形成的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的表面变粗,并且使硅橡胶垫的耐印刷力降低。另一方面,可利用旋涂法将含有有机发光材料和空穴注入材料的墨涂敷到基板上,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均匀的发光层、空穴注入层。但是,使用旋涂法形成希望图形形状的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时,需要与光刻法组合,存在工序变复杂,并且墨的使用效率变低的问题。而在喷墨方式中,图形形状的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的形成变得容易,但是,若对喷出的墨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等的控制不充分,则很难形成厚度均匀的发光层、空穴注入层。进而,作为以往的全色、或区域色显示装置的有机发光器件,由于这样的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不均、厚度不足,而使亮度、效率不足,显示品质的提高上存在界限,可靠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作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希望的图形形成膜厚均匀的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用的凹版、和使用了凹版的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的形成方法、和能高品质显示并且可靠性高的有机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的凹版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和/或空穴注入层的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条纹形状的单元、和位于各单元件的非单元部,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方向的宽度a的比b/a为0.6以上,各单元的单元长度L和非单元部长度S的比L/S为0.8~100的范围,前述单元长度L为10~500μm的范围,前述非单元部长度S为2~500μm的范围,版深为20~200μm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凹版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和/或空穴注入层的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交叉的细带状的非单元部、和由非单元部划分的多个单元,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最大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宽度a的比b/a为0.6以上,总单元在成膜部位中占的面积为55~95%,非单元部长度S为2~500μm的范围,版深为20~200μm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是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的形成方法,使用下述两种凹版一种凹版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条纹形状的单元、和位于各单元件的非单元部,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方向的宽度a的比b/a为0.6以上,各单元的单元长度L和非单元部长度S的比L/S为0.8~100的范围,前述单元长度L为10~500μm的范围,前述非单元部长度S为2~500μm的范围,版深为20~200μm的范围;另一种凹版的特征在于,具有相互交叉的细带状的非单元部、和由非单元部划分的多个单元,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最大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宽度a的比b/a为0.6以上,总单元在成膜部位中占的面积为55~95%,非单元部长度S为2~500μm的范围,版深为20~200μm的范围,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对置的电极、和配置在该电极间至少具有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层,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至少含有有机发光材料和溶剂的发光层用墨填充到凹版的单元中的工序、和在使发光层用墨从该单元传递到橡胶垫后,将前述橡胶垫上的发光层用墨转移到发光层被形成面上的工序,前述橡胶垫具有表面张力为35dyne/cm以上的树脂膜来作为表面层,前述发光层用墨,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墨温度23℃)为5~200cP的范围,用于前述发光层用墨的溶剂的表面张力40dyne/cm以下并且,沸点为150~250℃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树脂膜的厚度为5~200μm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垫具有橡胶垫滚筒、和一体设置在橡胶垫滚筒的周面上的前述树脂膜。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垫具有橡胶垫滚筒、和树脂膜,所述树脂膜在至少包含从凹版传递发光层用墨的位置、和将发光层用墨转移到发光层被形成面上的位置的范围内,卷绕到旋转的橡胶垫滚筒上。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垫滚筒在表面具有缓冲层。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发光层用墨中的前述有机发光材料的含有量为1.5~4.0重量%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凹版由多个单元构成1个区域色用的图样,1个图样的宽度设为200μm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组凹版和橡胶垫,连续形成发光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层。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凹版沿轴方向划分成多个,向各划分区域供给发光层用墨,而同时形成发光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层。本专利技术的空穴注入层形成方法是有机发光器件的空穴注入层的形成方法,使用下述两种凹版一种凹版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条纹形状的单元、和位于各单元件的非单元部,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方向的宽度a的比b/a为0.6以上,各单元的单元长度L和非单元部长度S的比L/S为0.8~100的范围,前述单元长度L为10~500μm的范围,前述非单元部长度S为2~500μm的范围,版深为20~200μm的范围;另一种凹版的特征在于,具有相互交叉的细带状的非单元部、和由非单元部划分的多个单元,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最大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版,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和/或空穴注入层的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条纹形状的单元、和位于各单元件的非单元部,各单元的印刷方向的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方向的宽度(a)的比b/a为0.6以上,各单元的单元长度(L )和非单元部长度(S)的比L/S为0.8~100的范围,前述单元长度(L)为10~500μm的范围,前述非单元部长度(S)为2~500μm的范围,版深为20~200μm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利彦森户秀小林胜白金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