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7948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包括底盘车架和驾驶室总成,所述驾驶室总成包括驾驶室骨架、座椅桶及设于座椅桶前部的踏板,其中所述踏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梁,座椅桶后方的底部焊设有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通过螺栓与底盘车架相固定连接。此种驾驶室总成与底盘将一个单一的流水线生产变为两个独立的生产线,再通过一个生产线将二者结合,缩短了生产线长度,且通过该统筹方法可以独立的调整驾驶室总成及底盘生产线的生产进度以与另一生产线相对应,更易于产能进度调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与底盘的模块化结构,尤指应用该种设计的货车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根据不同用途,车辆类型也是多种多样,货车由于给人们提供了装载货物等提供了实在的方便,被广泛使用。目前,一般货车的驾驶室骨架与底盘的各零件间大部分采用焊接的封装方式,此种焊接方式技术相对较简单,但在制造时采用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即从底盘的零配件开始焊接及组装,然后再将驾驶室骨架逐一焊接至底盘,一个焊接的错误会导致前序工作作废,制造成本高;且需要通过依次焊接保证产品的精度,整个产品制造过程是单个流水线生产,生产线排配较长,增加制造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驾驶室与底盘的模块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包括底盘车架和驾驶室总成,所述驾驶室总成包括驾驶室骨架、座椅桶及设于座椅桶前部的踏板,其中所述踏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梁, 座椅桶后方的底部焊设有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通过螺栓与底盘车架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盘车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底盘纵梁以及位于底盘纵梁顶部连接两底盘纵梁的底盘横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与底盘横梁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纵梁上设有延伸部,所述第二连接梁与底盘纵梁上的延伸部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梁与底盘之间设有橡胶垫块,橡胶垫块沿竖直方向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块由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组设而成,第一、第二垫块设有对应的圆柱形凸出部及圆槽形收容部,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可通过凸出部和收容部相互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块设置于连接梁与延伸部之间,第二垫块设置于螺栓尾部与延伸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总成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门框及若干连接两门框的门框横MTTC。进一步地,所述门框横梁为中空状,包括朝向驾驶室总成所围成的空间设置的底面,所述底面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两个螺孔。进一步地,门框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插入门框横梁内,且固定块上设置有与门框横梁的螺孔相对应的供螺栓插入的通孔。进一步地,门框横梁的底面设置有凹陷及凸起,固定块的截面与门框横梁的截面相吻合,对应设置有凹陷及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种驾驶室总成与底盘将一个单一的流水线生产变为两个独立的生产线,再通过一个生产线将二者结合,缩短了生产线长度,且通过该统筹方法可以独立的调整驾驶室总成及底盘生产线的生产进度以与另一生产线相对应,更易于产能进度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橡胶垫块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门框横梁及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所示为本技术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包括底盘车架 1及安装于底盘车架1上方的驾驶室总成2。参图1、图2所示,所述底盘车架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底盘纵梁11以及位于底盘纵梁11顶部连接两底盘纵梁11的底盘横梁12,底盘横梁12连接底盘纵梁11的端部,所述底盘横梁12的横截面呈匚字型,其由上表面121、下表面(未标号)以及连接上表面121和下表面的侧面123围设而成,底盘横梁12的上表面121的两端设有通孔1211。所述底盘纵梁11的横截面也呈匚字型,其由上表面(未标号)、下表面(未标号)及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面(未标号)围设而成,所述底盘纵梁11的侧面113上设有延伸部114,所述延伸部 114焊接于底盘纵梁11上,延伸部114的上表面与底盘纵梁11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延伸部114的上表面上设有通孔1141。参图1、图3所示,所述驾驶室总成2包括驾驶室骨架及座椅桶。驾驶室骨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门框21及至少两根连接两门框21的门框横梁22,在优选实施例中,门框横梁22为6根。所述座椅桶23通过螺栓与驾驶室骨架固定连接,在驾驶室总成2的底部位于座椅桶23的前方设有供驾驶室内乘员使用的踏板M,踏板M的底部可通过焊接或栓接有第一连接梁Ml ;所述座椅桶23的后方底部可通过焊接或栓接有第二连接梁231,所述第一连接梁241和第二连接梁231的横截面呈凹字型,且底面上都设有通孔242/232供螺栓插入。驾驶室总成2与底盘车架1装配时,底盘纵梁11上的通孔1141与第二连接梁231 上的通孔232对应设置,中间用螺栓(未图示)固定,底盘横梁12上的通孔1211与第一连接梁241上的通孔242对应设置,中间用螺栓(未图示)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梁241和第二连接梁231与底盘车架1连接处之间设有橡胶垫块30 (参图4所示),所述橡胶垫块30为组合式设计,其包括第一垫块31及与第一垫块31相配合的第二垫块32,所述第一垫块31、 第二垫块32分别设置于延伸部114通孔1141的上下两侧,橡胶垫块30中心上下方向设有对应的通孔311、321供螺栓(未图示)穿过,第一垫块31设有圆柱形凸出部312,第二垫块 32的中间设有圆槽状收容部322,所述凸出部312可与收容部322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 第一垫块31设置于第二连接梁231与纵梁11延伸部114之间,第二垫块32设置于螺栓尾部与延伸部1141之间,螺栓可依次通过第二垫块32、延伸部114的通孔1141、橡胶垫块30 及第二连接梁231上的通孔232将第二连接梁231与底盘纵梁11相固定,对应的,螺栓也可依次通过底盘横梁12上表面121上的通孔1211、橡胶垫块30及第一连接梁241上的通孔M2固定第一连接梁241与底盘横梁12,橡胶垫块30的设置可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当底盘车架1有较强震动时,橡胶垫块30可减少驾驶室总成2相对底盘车架1的震动,增加乘员的舒适感。图5所示为驾驶室总成2前方顶部的门框横梁22及与之配合的固定块23的示意图,所述门框横梁22为中空状,门框横梁22由顶面221、底面222及两个连接顶面221和底面222的侧面223围设而成,所述底面222朝向驾驶室总成2所围成的空间,底面222设置有凹陷及凸起,且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螺孔2221。所述门框横梁22通过固定块23与门框21 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3焊接于门框21,所述固定块23的截面与门框横梁22的截面相吻合,对应设置有凹陷及凸起,固定块23可插设于门框横梁22后可防止门框横梁22晃动,固定块23在位于门框横梁底面222两端相对应的位置也设有通孔231,供螺栓插入,螺栓穿过门框横梁22底面222的螺孔2221与固定块23上的通孔231,从而实现固定块23与门框横梁22的固定,进而实现门框横梁22与门框21的固定。综上所述,此种驾驶室总成与底盘分别在各自的生产线上通过螺栓装配完成后, 再将二者通过一个生产线装配成一个整体。该货车的底盘及驾驶室将现有技术中的焊接结构大部分变为螺栓固定,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各零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包括底盘车架和驾驶室总成,所述驾驶室总成包括驾驶室骨架、座椅桶及设于座椅桶前部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梁,座椅桶后方的底部焊设有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通过螺栓与底盘车架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清朱安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