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底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8672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衬底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衬底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依次设置有导体互连层和键合层;所述键合层将第一衬底及导体互连层与第二衬底连接。该衬底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可以将第二衬底作为支撑功能的衬底,第一衬底作为直接制作器件的衬底,而第一衬底为通过晶体生长形成的,不会有厚度和自身的应力的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应力,进而提高在第一衬底中形成的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MEMS (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功率器件及电路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微机械技术或其他技术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相结合,在半导体材料的衬底上制作微型器件、微型系统或功率器件、 功率电路等。传统地,多采用单晶硅衬底和SOI (Silicon On hsulator,绝缘体上硅)衬底来进行器件的制作。对于SOI衬底,SOI本身的价格就高,而且微机械器件及电路的制作工艺也较传统工艺更复杂,会大大提高产品的成本。对于单晶硅衬底,主要通过在单晶硅衬底上淀积多晶材料及其他绝缘材料后,通过刻蚀来形成器件,但由于多晶材料淀积工艺及材料本身的缺陷,这使得其淀积厚度受到限制,也影响到器件的性能。具体的,上述单晶硅衬底形成器件的问题在于,在衬底上淀积的多晶材料的本身具有较大的应力,该应力会影响多晶硅可以实现的淀积厚度及器件的性能,尤其会影响对应力敏感的器件,例如,对于MEMS惯性传感器或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它们是利用多晶硅结构释放后在惯性或压力的作用下使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衬底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依次设置有导体互连层和键合层;所述键合层将第一衬底及导体互连层与第二衬底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连俊
申请(专利权)人:迈尔森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