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338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属于柴油机发动机技术领域,由加强钢套和弯管构成,加强钢套与弯管固定连接,加强钢套与增压器铆接方式连接,弯管与进气歧管连接,所述弯管与进气歧管的连接端采用双内螺纹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弯管处采用双内螺纹结构的连接方式,无需胶管进行环箍连接,节省了零部件,增强了进气接管的装配性,气体密封性好,维修方便;采用塑料材料,降低了成本,零件重量减少了80%。(*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柴油机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
技术介绍
在柴油机汽车发动机领域,进气接管用于连接进气歧管和增压器,在进气接管与 进气歧管连接时通常采用胶管进行环箍连接,该连接方式采用零部件较多、步骤繁琐、密封 性不好、成本较高,且传统的进气接管采用铸铝材料,重量较重。人们希望能有一种重量较 轻、密封性较好的进气接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密封性较好的柴油 机进气接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由加强钢套和弯管构成,加强钢套与弯管固定连接,加强钢 套与增压器铆接方式连接,弯管与进气歧管连接,其中,所述弯管与进气歧管的连接端采用 双内螺纹结构。所述弯管双内螺纹公称直径D为62mm-68mm,深度L为24mj8mm。所述弯管为塑料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弯管处采用双内螺纹结构的连接方式, 无需胶管进行环箍连接,节省了零部件,增强了进气接管的装配性,气体密封性好,维修方 便;采用塑料材料,降低了成本,零件重量减少了 8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加强钢套,2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由加强钢套1和弯管2构成,加强钢套1与弯管2固定连接, 加强钢套1与增压器铆接方式连接,弯管2与进气歧管连接,弯管2为塑料材料,弯管2与 进气歧管的连接端采用双内螺纹结构,弯管双内螺纹公称直径D为62mm,深度L为24mm。实施例2。弯管双内螺纹公称直径D为65mm,深度L为25mm,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3。弯管双内螺纹公称直径D为68mm,深度L为观讓,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的方案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 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 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属于本技术 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由加强钢套(1)和弯管(2)构成,加强钢套(1)与弯管(2)固定连接,加强钢套(1)与增压器铆接方式连接,弯管(2)与进气歧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2)与进气歧管的连接端采用双内螺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由加强钢套(1)和弯管(2)构成,加强钢套(1)与弯管(2)固 定连接,加强钢套(1)与增压器铆接方式连接,弯管(2)与进气歧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 弯管(2)与进气歧管的连接端采用双内螺纹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进华李盛杨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