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波专利>正文

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8352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包含蒸汽预热器、用热设备、油气分离器、热油泵及其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预热器与用热设备间设有电加热炉,所述油气分离器接收来自所述用热设备的导热油后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过所述热油泵加压后进入所述蒸汽预热器循环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系统,具体说是一种带蒸汽预热器及蒸汽发生器的电加热导热油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采用集中供热的蒸汽间接加热的用热设备,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由于蒸汽压力、流量和温度等波动较大,从而造成生产工艺中各点温度不易控制,操作困难。目前国内大多数蒸汽供热系统因多种原因一般都不回收蒸汽冷凝水,有的即使原设计回收的,实际回收量也很小。蒸汽供热系统不回收利用蒸汽冷凝水,冷凝水余热资源损失一般在27% 30%,如果疏水器有故障,动作失灵、泄漏,其热损失还要大。采用燃煤、燃油或燃气的导热油炉,锅炉热效率并不高,排放出的大量烟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且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污染,从而造成热污染,产生废水、废气或废渣等。CN2005200316;34. X 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导热油油-水换热器,CN200820087548. 4 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导热油炉装置,CN200810037921.X提供了一种电加热有机热载体供热系统,三种使用电加热的导热油供热装置,虽然采用电加热的热效率高,但其缺点是所需用电量大,而且高品位的电能完全用来作为热源加热导热油,产生低品位的热能供热,按有效能的观点看,并不经济且综合热效率不高,并不可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热油加热系统闭路循环加热代替原来的蒸汽供热系统,不存在排放热损失,导热油供热管网热损失在5%左右(一般只有散热损失), 因此供热效率显著高于蒸汽供热系统。单就散热损失而言,导热油供热管网比蒸汽管网减少供热损失10%左右,可节煤10%左右。而且采用热油加热系统,比蒸汽加热系统节水效益更加显著。据统计,导热油加热系统比蒸汽加热系统节煤可达30% 4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包含蒸汽预热器、 用热设备、油气分离器、热油泵及其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预热器与用热设备间设有电加热炉,所述油气分离器接收来自所述用热设备的导热油后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过所述热油泵加压后进入所述蒸汽预热器循环使用。上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它还设有低位储油槽, 所述低位储油槽通过所述热油泵为系统补入导热油,上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它还设有高位膨胀槽、 过滤器,所述高位膨胀槽和过滤器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后,产生的气体经高位膨胀槽排出,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所述过滤器进入所述热油泵循环使用。上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炉包括电加热炉体、电加热元件及控制元件、安全附件。上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更进一步特征在于它还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用热设备或串联或并联设置。冷凝水既可以作为加热介质用供工艺用热,也可用导热油作为热源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生产或生活用汽或热水。采用导热油作为调节热源,简单方便,不产生冷凝水。本专利技术采用集中供热的过热蒸汽作为热源加热导热油,与直接燃煤、燃油或燃气的加热系统相比,由于集中供热的蒸汽锅炉一般都采用大锅炉,热效率较高,可节省大量能源和减少运输的压力,并且减少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能够节省场地建筑面积且便于管理。与完全使用电加热或其他导热油供热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可大大节省用电量,综合热效率高,节能环保。无需独立的锅炉房,利用主厂房即可合理布置设备,具有节省工厂用地、缩短管线距离、减少热量损耗、降低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等优点。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原有蒸汽供热系统的改造,也可用于新建供热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过热蒸汽,2-蒸汽预热器,3-电加热炉,3-1-电加热元件, 3-2-电加热炉炉体,4-热油泵,5-油气分离器,6-低位储油槽,7-高位膨胀槽,8-过滤器, 9-用热设备(1 ),10-用热设备(2),11-用热设备(n),12-冷凝水,13-热水,14-蒸汽发生器,15-生产或生活用蒸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具体实施方式集中供热的过热蒸汽1作为热源通过蒸汽预热器2加热导热油,蒸汽冷却后形成冷凝水12,冷凝水12作为热源供用热设备11或作为外供热水13,或作为蒸汽发生器14的给水产生蒸汽15。导热油通过低位储油槽6补入导热油系统,导热油经过滤器8后,经热油泵4 加压后进入蒸汽预热器2加热后,作为供热热源供供热系统使用。如能满足供热系统要求,则通过电加热炉3旁路送入系统,电加热炉3包括电加热炉炉体3-2、电加热元件3-1 及控制元件、安全附件等,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炉可参照CN02287664. 2电阻式电加热锅炉、 CN00213589. 2电加热锅炉、CN02217990. 9电加热锅炉、CN20042008^84. 8电加热锅炉用的电加热体等进行设计;如温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则通过电加热炉3及其旁路调节导热油至合适温度,作为热源供用热设备9、用热设备10及蒸汽发生器14等使用,再汇集送入油气分离器5进行油气分离,产生的气体经高位膨胀槽7排出,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过滤器8 进入热油泵4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炉3也可设置在高温用热设备导热油分支回路中,单独对需要高温导热油的回路补充热量,提高温度。本专利技术的热油泵也可布置在蒸汽预热器后,形成抽吸供热流程。 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专利技术之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包含蒸汽预热器、用热设备、油气分离器、热油泵及其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预热器与用热设备间设有电加热炉,所述油气分离器接收来自所述用热设备的导热油后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过所述热油泵加压后进入所述蒸汽预热器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低位储油槽,所述低位储油槽通过所述热油泵为系统补入导热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高位膨胀槽、过滤器,所述高位膨胀槽和过滤器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后,产生的气体经高位膨胀槽排出,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所述过滤器进入所述热油泵循环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炉包括电加热炉体、电加热元件及控制元件、安全附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用热设备或串联或并联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包含蒸汽预热器、用热设备、油气分离器、热油泵及其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预热器与用热设备间设有电加热炉,所述油气分离器接收来自所述用热设备的导热油后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过所述热油泵加压后进入所述蒸汽预热器循环使用。文档编号F22B33/18GK201954745SQ201020577320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预热器的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包含蒸汽预热器、用热设备、油气分离器、热油泵及其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预热器与用热设备间设有电加热炉,所述油气分离器接收来自所述用热设备的导热油后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气体的导热油经过所述热油泵加压后进入所述蒸汽预热器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薛瑜崔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