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国阳专利>正文

防撞配重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156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在配重体的中孔一端形成内锥面的扩大顶挚部,抛杆或穿组母线时,能导引配重体正确稳定靠抵达连结件(如转子转环)中央位置,有效防止配重体滑移顶撞伤及系结线部或断裂发生;再者,该扩大顶挚部是具有锥面阶缘的套孔,配合一穿草且中孔的胶质连结件,以一端凸体最结套孔而另一端形成环圈供其他连结件组成远投配重体结构;而均能以精简结构达到自己重体使用上的防撞操作组合,具较佳使用进步性达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钓具上使用的配重体,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对穿组母线 造成撞击的损伤,达到耐久使用的防撞配重体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是现有配重体结构示意圈,在一配重体10中央纵向贯设一中孔11,可 提供绑结连结件21 (可为连结环)的母绿20穿套组成。如上所述的配重体10与母线20组合结构,由于中孔11大于母线20,当以其中孔 11在母线20上穿套组装时,该配重块10在穿套组装或抛线使用时会在母线20结合连结件 21上晃动偏摆,造成母线20在结合连结件21的系结部22会受到中孔11的尖锐端部重复 的顶撞,使母线20系结部22受损或断裂而致无法使用,为其最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解决现有配重体在使用中,会 撞击母线系结部造成损伤断裂无法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合一配重体,在该配重体中央贯设中孔,该 中孔下端形成一扩大顶挚部;在抛杆或穿红母线时,能有效防止配重体滑动,避免伤及母线 与连结件的系结部。其中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内锥面。其中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具有锥面阶缘的套孔。其中该扩大顶挚部是大于中孔的套孔,该套孔中套组有胶质连结件,该胶质连结 件一端形成凸体与该套孔套抵,该胶质连结件另一端凸出中孔并形成环圈。其中包含一配重体,在该配重体中央贯设中孔,该中孔内套结一衬套,该衬套在 中孔底端凸设一挡部,该挡部中央穿孔下端形成一扩大顶挚部。其中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内锥面。其中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具有锥面阶缘的套孔。其中该衬套中央穿孔是一个线孔。其中包含一配重体,在该配重体中央贯设锥孔;在抛杆或穿组母线时,能有效防 止配重体滑动,避免伤及母线与连结件系结部。其中在配重体一侧剖设有与中孔连接的一剖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可有效避 免配重体在使用操作中对母线系结部造成撞击的损坏,使组合配重体的线组可大幅延长使 用寿命,具有较佳使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配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2A、图2B、图2C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图3A、图3B、图3C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圈;图4、图4A、图4B、图4C是本技术组成远投配重体结构示意圈;图5、图5A、图5B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圈。附图标记说明10-配重体;11-中孔;20-母线;21-连结件;22-系结部;30、 30A、30B、30C-配重体;31-中孔;31 ‘-锥孔;32,63-扩大顶挚部(内锥面);32A-套孔; 32A ‘-纵长套孔;33、41_凸体;34-杆体;35-调节翼片;36-卷绕段;37-挡翼;38-剖 槽;40-胶质连结件;40'-短状胶质连结件;42、51_环圈;50-转子;52-塞体;60-衬套; 61-档部;62-穿孔;62'-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余下,兹配合图示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 达成的功能效益如后。如图2所示,包含一配重体30,该配重体30在中央贯设中孔31,该中孔31 —端形 成一内锥面的扩大顶挚部32,该配重体30可为球状或椭圆状或其他任意几何形状;或如图 2A,该配重体30A是在一凸体33上段形成过长杆体34,并以放射状延伸至少两片可由剪切 变化重量的调节翼片35 ;或如图2B,该配重体30B是两端形成凸体33,而中问形成供铅片 卷绕的卷绕段36 ;或再如图2C,该配重体30C可为一供铅片卷绕的卷绕段36下端形成凸体 33,上段以放射延伸至少两挡翼37。如图3所示,本技术配重体30与母线20穿组套结时,由内锥面的扩大顶挚部 32导引与连结母线20的连结件21 (即转子的转环)稳定靠抵,并使母线20系结部22穿组 后能位于中孔31正中央,避免系结部22因配重体30滑移顶撞损伤或断裂,以延长线组的 使用寿命;如图3A、图;3B,该扩大顶挚部也可为与中孔31间形成锥面阶缘连接的套孔32A, 该套孔32A可略小于或大于转环的孔径;或如图3C所示,该配重体30中央可直接形成一锥 孔 31'。如图4所示,该具有扩大顶挚部的套孔32A的配重体30,配合一胶质连结件的套 组,该胶质连结件10由一端凸体41套结套孔32A,而凸出中孔31外端形成环圈42提供其 他连结件(别针)连结组成一远投配重体;如图4A,该配重体30 —侧剖设有与中孔31连 通的剖槽38,供胶质连结件40能从剖槽38套入组成;或如图4B,该套孔也可延伸为一纵长 套孔32A',供短状胶质连结件40' —端凸体41套抵,而伸出中孔31外端形成环圈42提 供其他连结件(别针)连结组成;或如图4C,可以一转子50的本体套抵纵长套孔32A',而 以伸出中孔31的环圈51提供其他连结件(别针)连结,中孔31下端配合一塞体52塞结 组成。如图5所示,即本技术配重体30在中央贯设中孔31内结合一衬套60,衬套 60在中孔31 —端凸设一挡部61,挡部61中央穿孔62下端形成内锥面的扩大顶挚部63,以 稳定靠抵连结母线20的连结件21,并形成与配重体30间避免撞击的弹性缓冲;如图5A,该 配重体30 —侧剖设与中孔31连通的剖槽38供衬套60便于套组,又如图5B,该衬套60中央也可为一线孔62'结构。如上所述,本技术防撞配重体结构,凭借在下端的扩大顶挚面设计,确实能有 效防止在抛杆或组装滑动现象,而避免伤及母线或断裂发生,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功效。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合一配重体,在该配重体中央贯设中孔,该中 孔下端形成一扩大顶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内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具有锥面 阶缘的套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大顶挚部是大于中孔的 套孔,该套孔中套组有胶质连结件,该胶质连结件一端形成凸体与该套孔套抵,该胶质连结 件另一端凸出中孔并形成环圈。5.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配重体,在该配重体中央贯设中孔,该中 孔内套结一衬套,该衬套在中孔底端凸设一挡部,该挡部中央穿孔下端形成一扩大顶挚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内锥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大顶挚部为一具有锥面 阶缘的套孔。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衬套中央穿孔是一个线孔。9.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配重体,在该配重体中央贯设锥孔。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配重体一侧 剖设有与中孔连接的一剖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在配重体的中孔一端形成内锥面的扩大顶挚部,抛杆或穿组母线时,能导引配重体正确稳定靠抵达连结件(如转子转环)中央位置,有效防止配重体滑移顶撞伤及系结线部或断裂发生;再者,该扩大顶挚部是具有锥面阶缘的套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撞配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合一配重体,在该配重体中央贯设中孔,该中孔下端形成一扩大顶挚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林国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