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本体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570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龙头本体组结构,其包括一热水本体与一冷水本体,及一连接热水本体与冷水本体的中间本体与一套置于冷、热水本体与中间本体上的固定板;热(冷)水本体具有热(冷)水进水管及热(冷)水出水管,以及一阀座部位;该中间本体与热、冷水出水管分别密封组装在一起;其中在注塑成型步骤中预先成型与镶嵌一上下均有螺纹的柱形金属套壳,金属套壳对应热、冷水出水管处开有比管径大的孔,金属套壳的台阶座上有缺口,以令本体与金属套壳注塑成型时,塑料材质是填充于该缺口处从而加工出与固定板上的凸点(或凹槽)装配用的凹槽(或凸点)。这种将金属与塑料两种材料有机配合形成的龙头本体组结构中,连贯金属套壳提供了整体的配合强度,塑料提供了产品易加工,定位精确、成本低的优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龙头本体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双入水口的龙头本体组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出水龙头组件通常包括一龙头本体组结构,特别是具双入水口的龙头本体构件,其大致呈H状,包括一热水本体、一冷水本体以及一中间连接本体。所述热水本体上具有一阀座、一可与热水供水管道连接的热水进水管、一热水出水管、以及一连接所述热水进水管和所述热水出水管的内部水路;所述冷水本体上具有一阀座、一冷水进水管可连接冷水供水管道、一冷水出水管、以及一内部水路连接所述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冷水出水管; 所述中间连接本体上具有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混合水出水管、以及一内部水路;所述内部水路用于连接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混合水出水管。在所述热水出水管设置一与所述第一进水管配合的接合段,以及在所述冷水出水管设置一与所述第二进水管配合的接合段,所述接合段上分别套有至少一个密封件使所述热水本体与所述中间连接本体及所述冷水本体与所述中间连接本体分别密封。所述冷、热水进水管附近的支脚外侧设有外螺牙, 用于配合螺母直接安装在洗手台上,所述阀座外侧也分别设有外螺牙,用于配合螺盖锁紧阀芯。需特别说明的是,为避免铜材质物料成本高,加工精度低,且其比重较高,相对增加运输成本。所以目前上述龙头本体组结构中的所述热水本体、所述冷水本体以及所述中间连接本体一般都使用塑料材料,但其产生的缺点在于塑料材质的螺牙强度低,易受扭转力产生蠕变或者变形,从而影响产品性能。为解决塑料螺牙强度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0810142171. 2中将所述支脚外侧的外螺牙部分采用金属材质外包层,即在注塑成型步骤中加入一铜材质牙脚构件的预先成型与镶嵌步骤,形成外周壁为铜材质外螺牙的支脚部位。同时此专利中还提到阀座部位的内周壁或外周壁处,亦可在注塑时直接成型出可供螺合的内螺牙或外螺牙,此处注塑的螺牙为塑料材质,因此螺牙强度低,即使将其改为同支脚部位一样在注塑时使用放置预先成型与镶嵌的金属螺牙来成型此处的螺牙,再将支脚部位与阀座部位的金属螺牙使用塑料连贯起来,也会由于金属套壳的不连贯,而使支脚与阀座两处的金属螺牙各自与塑料本体的衔接部容易因应力或扭转力而断裂。由此可见,塑料龙头本体采用不连贯的金属套壳会存在因应力或扭转力而断裂, 为了克服龙头本体采用连贯的金属套壳时存在的技术难题,使产品具有易加工、制造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具有强度高,产品性能佳的特点,本案便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龙头本体组结构,其不仅易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且强度高,产品性能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龙头本体组结构,其包括一热水本体与一冷水本体,及一连接热水本体与冷水本体的中间本体与一套置于冷、热水本体与中间本体上的固定板;所述热水本体上具有一连接热水水源的热水进水管、一热水出水管,以及一阀座部位;所述阀座部位与热水进水管直线相通,与热水出水管则是垂直或近似垂直相通;所述热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阀座具有内部水路相通的内腔;所述冷水本体上具有一连接冷水水源的冷水进水管、一冷水出水管,以及一阀座部位;所述阀座部位与冷水进水管直线相通,与冷水出水管则是垂直或近似垂直相通;所述冷水进水管、冷水出水管和阀座具有内部水路相通的内腔;所述中间本体上至少具有连接所述热水出水管的第一个进水管、连接所述冷水出水管的第二个进水管、以及一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第一个进水管、第二个进水管、以及混合水出管具有内部水路相通的内腔;其中还包括有包覆于与热水本体与冷水本体之外并与之成型固定的柱形金属套壳,该柱形金属套壳上下均具有螺纹,所述金属套壳对应冷水本体及热水本体上所述冷水出水管及热水出水管位置处设有比冷水出水管及热水出水管的管径大且外形相似的孔,冷水本体及热水本体上所述冷水出水管及热水出水管则穿过所述金属套壳上相应的孔成型。所述中间本体为塑料材质,一体成型出混合水出水管,与混合水出水管相通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端部分别形成用于装配各自的所述热水出水管端部和所述冷水出水管端部的套座。所述热水本体上的阀座部位的外径略大于热水进水管外径,则在对应热水出水管的高度偏下处形成有台阶座,且热水出水管的前端有至少一个环凹槽以配合密封件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端部的套座进行装配。所述冷水本体上的阀座部位的外径略大于冷水进水管外径,则在对应冷水出水管的高度偏下处形成有台阶座,且冷水出水管的前端有至少一个环凹槽以配合密封件用于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端部的套座进行装配。所述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两端对应冷水本体的冷水进水管和热水本体的热水进水管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缩颈套孔,在缩颈套孔上部的套壳中设有装配所述冷、热水本体时用的定位凸点或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点或凹槽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所述金属套壳的中上部对应本体阀座部位形成有台阶座,在台阶座的周缘相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缺口,以令本体与金属套壳注塑成型时,塑料材质是填充于该缺口处从而加工出与所述固定板装配用的凹槽或凸点。所述缺口为两个及两个以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的龙头本体组中的冷水本体与热水本体包括在注塑成型步骤中预先成型与镶嵌的一上下均有螺纹的柱形金属套壳,所述金属套壳对应冷水本体与热水本体上所述冷水出水管与热水出水管位置处开有比冷水出水管与热水出水管管径略大且外形相似的孔,冷水本体与热水本体上的冷水进水管与热水进水管注塑成型于金属套壳内部,而其上的冷水出水管与热水出水管则穿过所述金属套壳上相应的孔成型;同时所述金属套壳的台阶座上有缺口,以令本体与金属套壳注塑成型时,塑料材质是填充于该缺口处从而加工出与固定板上的凸点(或凹槽)装配用的凹槽(或凸点)。在这种将金属与塑料两种材料在结构上进行有机配合所形成的龙头本体组结构中,金属套壳提供了包括螺牙处的整体的配合强度,而塑料提供了产品易加工,定位卡点更精确且成本低的优势。令整个产品不仅具有易加工、制造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具有强度高,产品性能佳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龙头本体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龙头本体组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成型于热水本体外部的金属套壳;图4为本技术成型于冷水本体外部的金属套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龙头本体组结构,其包括一中间本体1、一热水本体2、一冷水本体5及一固定板3。所述中间本体1上具有第一个进水管12、第二个进水管13、和一混合水出水管11 ;所述热水本体上具有一阀座23、一连接热水供水管道的热水进水管21、以及一热水出水管22 ;所述冷水本体上具有一阀座53、一连接冷水供水管道的冷水进水管51、以及一冷水出水管52。所述中间本体1为塑料材质,至少含有第一个进水管12、第二个进水管13以及一混合水出水管11,必要时还可以有连接喷枪等的另一个混合水出水管(图中未示);其中第一个进水管12和第二个进水管13的端部分别形成为套座121和131 ;所述第一个进水管 12、第二个进水管13以及混合水出水管11有内部水路相通的内腔111。所述热水本体2具有一热水进水管21及一与热水进水管21垂直或近似垂直的热水出水管22,该热水出水管22是位于热水进水管21的近上部,且该热水出水管22的前端是对应上述套座121的内腔而设置,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凹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头本体组结构,其包括一热水本体与一冷水本体,及一连接热水本体与冷水本体的中间本体与一套置于冷、热水本体与中间本体上的固定板;所述热水本体上具有一连接热水水源的热水进水管、一热水出水管,以及一阀座部位;所述阀座部位与热水进水管直线相通,与热水出水管则是垂直或近似垂直相通;所述热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阀座具有内部水路相通的内腔;所述冷水本体上具有一连接冷水水源的冷水进水管、一冷水出水管,以及一阀座部位;所述阀座部位与冷水进水管直线相通,与冷水出水管则是垂直或近似垂直相通;所述冷水进水管、冷水出水管和阀座具有内部水路相通的内腔;所述中间本体上至少具有连接所述热水出水管的第一个进水管、连接所述冷水出水管的第二个进水管、以及一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第一个进水管、第二个进水管、以及混合水出管具有内部水路相通的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包覆于与热水本体与冷水本体之外并与之成型固定的柱形金属套壳,该柱形金属套壳上下均具有螺纹,所述金属套壳对应冷水本体及热水本体上所述冷水出水管及热水出水管位置处设有比冷水出水管及热水出水管的管径大且外形相似的孔,冷水本体及热水本体上所述冷水出水管及热水出水管则穿过所述金属套壳上相应的孔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立明陈本泰马清水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