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0819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方便的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旨在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发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该控制器引脚电连接的换挡开关、座椅压力开关、制动开关、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发动机起动马达、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和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1-10t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主要适用于I-IOt内燃平衡重式叉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某些情况下,叉车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存在以下不规范操作, 例如叉车处于起动静止状态下,同时换挡开关挂在前进或后退挡位上,驾驶员却因某种原因离开座椅,导致叉车处于不受控状态,容易引起事故;叉车处于起动静止状态或未起动静止状态下,同时工作装置正进行起升、倾斜等相关操作,驾驶员却因某种原因离开座椅,导致叉车处于不受控状态,容易引起事故;驾驶员未正确坐在座椅上,同时停车制动未拉上, 也有可能会引发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方便的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旨在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发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该控制器引脚电连接的换挡开关、座椅压力开关、制动开关、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发动机起动马达、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和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其中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换挡开关,用于手动调整叉车挡位,并将挡位信号输送至控制器;座椅压力开关,用于感应座椅上是否有压力,并将该压力信号输送至控制器;制动开关,用于叉车制动,并将该信号输送至控制器;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实现叉车的前进或后退;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实现叉车工作装置的锁止或正常操作;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用于提醒操作者叉车处于非安全操作状态;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用于直观的告知操作者叉车制动状态及挡位是否处于中位。所述换挡开关共有三个挡位,分别为前进挡、中位和后退挡。所述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包括前进电磁阀和后退电磁阀,并分别通过前进控制继电器和后退控制继电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包括优先阀Y3,该优先阀的一个出油口串接起升电磁阀 D3和倾斜电磁阀D4,且该出油口连接液控单向阀Yl的进油口,Yl的出油口与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的回油口连通,Yl的控制口连接用于控制Yl通断的电磁阀Dl ;起升电磁阀D3的工作油口连接液控单向阀Y2的进油口,Y2的出油口连接起升油缸,Y2的控制口连接用于控制Y2通断的电磁阀D2 ;所述倾斜电磁阀D4的工作油口连接倾斜油缸;所述优先阀TO的 PF 口连接转向器的进油口,LS 口连接转向器的控制油口。所述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包括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所述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包括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中位指示灯和制动指示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控制器采集挡位信号、座椅压力信号和制动信号,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控制车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执行起动、前进、后退、制动以及工作装置动作等;车辆未起动静止状态下,换挡开关未挂在中位时,单片机无起动控制信号输出,车辆无法起动;车辆起动静止状态下,驾驶员未正确地坐在座椅上,座椅压力开关无信号输入,换挡开关挂在前进挡或后退挡时,单片机无前进或后退信号输出,车辆无法前进或后退,同时单片机有报警信号输出,控制蜂鸣器报警,报警指示灯点亮;车辆在前进或后退行驶状态下,驾驶员离开座椅(座椅压力开关无信号输入)3秒以上,单片机无工作装置动作信号输出,工作装置锁止;车辆任何状态下,当驾驶员未正确地坐在座椅上,座椅压力开关无信号输入,同时制动开关未拉上,单片机有报警信号输出,控制蜂鸣器报警,报警指示灯点亮,有效避免了驾驶员的不规范操作,实现了对驾驶员及车辆周围人员的有效保护,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器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中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控制器1,以及分别与该控制器引脚电连接的换挡开关 2、座椅压力开关3、制动开关4,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5、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发动机起动马达7、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8、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9和钥匙开关15 ;其中换挡开关2、座椅压力开关3和制动开关4分别与控制器1的一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5、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发动机起动马达7、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8和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9则分别与控制器1的一组信号输出引脚连接。所述换挡开关2共有三个挡位,分别为前进挡、中位和后退挡,用于手动调整叉车挡位,并将挡位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 ;换挡开关2挂在中位时,车辆可以起动,换挡开关2挂在前进挡或后退挡时,车辆相应的可以前进或后退。所述座椅压力开关3,用于感应座椅上是否有压力,并将该压力信号输送至控制器 1。所述制动开关4,用于叉车的手动制动,并将该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所述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5 (结构与现有技术结构相同)包括前进电磁阀5-1和后退电磁阀5-2,并分别通过前进控制继电器10和后退控制继电器11与控制器1电连接, 用于接收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实现叉车的前进或后退。如图4所示,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用于接收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实现叉车工作装置的锁止或正常操作(包括升降、倾斜、属具等相关操作);其具体结构与专利号为 200810163411. 7的专利技术专利(集成型内燃叉车动态信号负荷传感液压转向系统)基本相同,包括优先阀Y3、起升电磁阀D3、倾斜电磁阀D4,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的P 口(优先阀 Y3的进油口)接齿轮泵,Al 口(电磁阀Y2的出油口)接起升油缸,A2、B2 口(电磁阀D4 的出油口)分别接倾斜油缸前后腔,LS 口(即优先阀TO的LS 口)接转向器的控制油口实现转向功能,T1、T2 口为回油口接油箱;区别在于在所述优先阀TO的一个出油口(用于实现起升和倾斜的工作油口,串接有起升电磁阀D3和倾斜电磁阀D4)连接一液控单向阀Yl 的进油口,Yl的出油口与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的回油口连通,Yl的控制口连接用于控制 Yl通断的电磁阀Dl ;起升电磁阀D3的一个出油口(用于实现起升的工作油口)连接一液控单向阀Υ2的进油口,Υ2的出油口为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的Al 口,连接起升油缸,Υ2的控制口连接用于控制Υ2通断的电磁阀D2。该多路换向阀具备普通内燃叉车用多路换向阀的所有功能,与普通内燃叉车用多路换向阀相比,除集成了上述安全控制功能外,还集成了动态信号优先阀Υ3,可与动态信号负荷传感转向器配合实现动态信号负荷传感液压转向功能。所述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8包括分别与控制器1连接的蜂鸣器8-1和报警指示灯8-2,用于提醒操作者叉车处于非安全操作状态;所述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9包括分别与控制器1连接的中位指示灯9-1和制动指示灯9-2,用于直观的告知操作者叉车制动状态及挡位是否处于中位。上述蜂鸣器8-1、报警指示灯8-2、中位指示灯9-1和制动指示灯9_2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1相应引脚连接,另一端均连接至蓄电池的负极;座椅压力开关3和制动开关4 一端分别与控制器1相应引脚连接,另一端均连接至蓄电池的正极;换挡开关2 —端(包括前进挡和后退挡触头)与控制器1相应引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钥匙开关15的ACC端。其中,报警蜂鸣器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叉车操作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器(1),以及分别与该控制器引脚电连接的换挡开关(2)、座椅压力开关(3)、制动开关(4)、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5)、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发动机起动马达(7)、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8)和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9),其中:控制器(1),用于接收、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换挡开关(2),用于手动调整叉车挡位,并将挡位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座椅压力开关(3),用于感应座椅上是否有压力,并将该压力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制动开关(4),用于叉车制动,并将该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电液换向液力变速箱(5),用于接收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实现叉车的前进或后退;电控液压多路换向阀(6),用于接收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实现叉车工作装置的锁止或正常操作;报警蜂鸣器及指示模块(8),用于提醒操作者叉车处于非安全操作状态;中位及停车制动指示模块(9),用于直观的告知操作者叉车制动状态及挡位是否处于中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征宇余香琴李文锋章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