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9375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由地布丝与毛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布丝由尼龙碳丝和涤纶丝编织而成,所述的尼龙碳丝为20-30D,所述的涤纶丝为70-80D。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就在于由于采用将尼龙碳丝与普通涤纶丝合并而成的导电丝通过编织方法添加入涤纶织物的结构,提高了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使涤纶织物能够迅速泄漏织物静电电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特别是指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涤纶纤维以其挺括飘逸的优点在服装纺织品中早已被运用,随着我国印染和整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涤纶纤维在床上用品特别是绒毯行业得以迅速运用发展。虽然现有的涤纶纤维床上用品以其柔软滑爽、蓬松丰满的手感,色彩艳丽、光泽优雅的美感,以及具有的贴身保暖、便于洗涤的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涤纶纤维吸湿性能差、导电性能弱的特性,涤纶产品的容易吸附尘埃和沾上油污等静电问题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受到影响;尽管可以采用在织物上添加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整理方法,但往往经过水洗就失去了抗静电能力,整理效果不耐久,同时使用抗静电剂还会产生降低织物色牢度、在夏天储存或使用会产生沾色、搭色等泳移现象,并且通过摩擦也会破坏抗静电剂在织物表面形成的吸附层,影响到织物的耐磨耐洗性能。从目前对涤纶织物的抗静电的处理效果看,抗静电效果微乎其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涤纶纤维床上用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目前市场上涤纶纤维织物抗静电效果差的状况,提供一种采用将尼龙碳丝导电材料经过编织方法添加入涤纶织物结构的,有导电丝的抗静电涤纶织物。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由地布丝与毛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布丝由尼龙碳丝和涤纶丝编织而成,所述的尼龙碳丝为 20-30D,所述的涤纶丝为70-80D。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就在于由于采用将尼龙碳丝与普通涤纶丝合并而成的导电丝通过编织方法添加入涤纶织物的结构,提高了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使涤纶织物能够迅速泄漏织物静电电荷。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涤纶织物面料在温度20°C,相对湿度30%条件下的径向摩擦带电量平均值为5. 43-7. 93 μ C/m2,纬向摩擦带电量平均值为7. 70-10. 33 μ C/m2,与同等条件下使用抗静电剂P的腈纶面料和尼龙面料相比,腈纶面料和尼龙面料的经向与纬向摩擦带电量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织物面料的2倍和1. 6倍以上,本专利技术涤纶织物面料摩擦带电量明显降低、抗静电性能大为提高,从而保证了本专利技术涤纶织物面料的使用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由地布丝与毛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布丝由尼龙碳丝和涤纶丝编织而成,所述的尼龙碳丝为20-30D,所述的涤纶丝为70-80D。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及其加工工艺,由地布丝与毛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布丝由尼龙碳丝和涤纶丝编织而成,所述的尼龙碳丝为20-30D,所述的涤纶丝为70-80D。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及其加工工艺,由地布丝与毛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布丝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麟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永和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