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及切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679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及切边工艺,它包括模具的上部包括切边凹模(5)、挡板(18)和上模固定板(20);模具下部包括下定位板(12),定位板(16),切边凸模(17),侧定位板(24),切边凹模(5)与上模固定板(20)连接;挡板(18)与上模固定板(20)连接;侧定位板(24)与定位板(16)侧边连接,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的支座(11)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13)上;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和挡板(18)在定位板(16)的两端水平位置上,三者组成横向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带弹性和刚性定位装置来保证产品切边时定位准确,这样不仅可保证工件两边缺口导向角度、切边高度和对称度的一致性、稳定性,而且能加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及切边工艺
技术介绍
后桥壳总成前端是通过主减总成与传动轴连接,后端是通过板簧支座总成与汽车板簧或螺簧,与车架连接。它直接影响连接强度和汽车行驶中的平顺性、通过性、可靠性。 板簧支座的导向角度、对称度要求较高,按传统的工艺是采用下料-落料-冲孔-弯曲-等离子切割-除切割焊渣,来达到产品设计要求。尽管采用精细等离子切割机来切割两边缺口,但由于精细等离子切割机加工精度为士 1.2mm,这样工件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另外两边缺口导向角度也难以保证,两边缺口的对称度和中间高度都难以达到要求,并且加工成本高。因此,产品的质量一直存在风险。这样通过设计一种新的切边模具及切边工艺,来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该切边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对汽车板簧支座进行切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设计了一种使用所述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进行切边, 以替代传统的等离子切割的汽车板簧支座切边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模具是采取弹性和刚性两种定位装置的定位方式,很好的消除了等离子切割因加工精度而产生的误差。板簧支座切边模模具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模柄,上模板,上模垫板,卸料弹簧,切边凹模,打料块,支座,下定位板,下模板,下模托板,校模销,定位板, 切边凸模,挡板,导柱,上模固定板,导套,侧定位板;切边凹模与上模固定板的固定形腔过盈配合,并侧边通过螺栓连接;打料块间隙配合放入在切边凹模内腔中,打料块设有凸台; 卸料弹簧预压缩安装在上模垫板的卸料孔中,卸料弹簧下方与打料块连接;挡板与上模固定板连接,上模固定板与上模垫板连接,上模垫板与上模板连接,模柄、导套分别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切边凸模通过螺栓及校模销安装在定位板上,侧定位板与定位板侧边连接,定位板安装在下模托板上,下定位板安装在下模托板侧面上,下模托板安装在下模板上,导柱固定在下模板上,导柱的顶部套入导套内;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的支座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上;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和挡板在定位板的两端水平位置上,三者组成横向定位装置。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的压头通过螺钉与压杆间隙配合连接,压料弹簧预压缩安装在压头内腔中,压杆通过转轴与支座连接,扳手通过螺栓安装在转轴上。切边凸模与切边凹模5的单面间隙0. 50-0. 52mm。切边凸模的切边刃口设有2. 5°的斜度。切边凸模和定位板上均设有一个对应的定位方槽。下定位板的防错凹槽与下模托板侧面的凸槽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第1步将所述切边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第2步将弯曲工序后预制的板簧支座的工件放在切边凸模上和定位板右侧,前、后两块侧定位板定位好工件前后;再将原准备并割好一让位缺口的工件放在切边凸模上和定位板左侧,下定位板对工件的让位缺口定位,前、后两块侧定位板定位好工件前后;然后转动两边扳手,使压头压紧两边的工件;第3步开动压力机,上模板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挡板先压紧工件,对工件刚性定位,然后切边凹模5向下运动与切边凸模完成一次切边,这时左侧的工件加工完成,右侧的工件只切好一边缺口;第4步转动两边扳手,使压头与工件分开,再用辅助工具将打料块打下的切边废料去除;第5步取出切边模右侧的只切好一边缺口的工件,并放在切边凸模和定位板左侧上, 再将下一个没有经过切边的工件放在切边凸模和定位板右侧上,按照步骤2至步骤4进行顺序加工。本专利技术的自带弹性和刚性定位装置来保证产品切边时定位准确,这样不仅可保证工件两边缺口导向角度、切边高度和对称度的一致性、稳定性,而且能加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模具结构主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模具结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切边凸模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切边凸模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下模托板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切边凹模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挡板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簧支座切边模下定位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模柄1,上模板2,上模垫板3,卸料弹簧4,切边凹模5,打料块6,螺钉7,压杆8,压料弹簧9,压头10,支座11,下定位板12,下模板13,下模托板14,校模销15,定位板 16,切边凸模17,挡板18,导柱19,上模固定板20,导套21,转轴22,扳手23,侧定位板M, 工件25。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中说明的技术具体实施,通过对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 以本公司加工FZ6700中型客车的后桥总成上的板簧支座为例 FZ6700中型客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是采取弹性和刚性两种定位装置的定位方式,很好的消除了精细等离子切割因加工精度产生的误差。板簧支座切边模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模柄1,上模板2,上模垫板3,卸料弹簧4,切边凹模5,打料块6,螺钉7,压杆8,压料弹簧9,压头10,支座11,下定位板12,下模板13,下模托板14,校模销15,定位板16,切边凸模17,挡板18,导柱19,上模固定板20,导套21,转轴22,扳手23,侧定位板M。模具的上半部分结构关系是切边凹模5过盈配合打入上模固定板20的固定形腔内并通过侧边螺栓进行安装,打料块6间隙配合(单边间隙0. 35mm)放入在切边凹模5内腔中,并通过打料块 6背面高出的凸台来防止打料块6从切边凹模5内腔中掉出,卸料弹簧4预压缩安装在上模垫板3的卸料孔中,挡板18通过侧边螺栓安装在上模固定板20的固定形腔内(保证挡板(18)与定位板(16)之间的间隙为6. Imm),上模固定板20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在上模垫板3上,上模垫板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在上模板2上,模柄1、导套21过盈配合打入固定在上模板2上。模具的下半部分结构关系是切边凸模17通过螺栓及校模销15安装在定位板16上(保证校模销15与切边凸模17上的方槽过盈量0. 01-0. 02mm),侧定位板 24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16侧边上,定位板16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在下模托板14上, 下定位板12通过防错槽及螺栓安装在下模托板14侧面上(保证下定位板12上的凹槽与下模托板14侧面的凸槽之间单边间隙0. 05-0. 08mm),下模托板14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在下模板13上,导柱19过盈配合打入固定在下模板13上。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结构关系是压头10通过螺钉7与压杆8间隙配合连接(单边间隙0. 20mm)),压料弹簧9预压缩安装在压头10内腔中,压杆8通过转轴22与支座11连接,扳手23通过螺栓安装在转轴22 上,支座11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13上。上述模具的上、下部分装配时,需保证切边凸模 17与切边凹模5的单面间隙0. 50-0. 52mm。首先,设计出切边凸、凹模的刃口形状与尺寸。为了使模具受力均勻,从而提高模具寿命,FZ6700中型客车板簧支座切边凸、凹模设计两边对称。为了模具装配方便,特意在切边凸模(17)和定位板(16)上均设计一个20mmX14mm定位方槽,然后用校模销(1 来保证切边凸模(17)和定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它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模垫板(3),卸料弹簧(4),切边凹模(5),打料块(6),支座(11),下定位板(12),下模板(13),下模托板(14),校模销(15),定位板(16),切边凸模(17),挡板(18),导柱(19),上模固定板(20),导套(21),侧定位板(24),其特征是:切边凹模(5)与上模固定板(20)的固定形腔过盈配合,并侧边通过螺栓连接;打料块(6)间隙配合放入在切边凹模(5)内腔中,打料块(6)设有凸台;卸料弹簧(4)预压缩安装在上模垫板(3)的卸料孔中,卸料弹簧(4)下方与打料块(6)连接;挡板(18)与上模固定板(20)连接,上模固定板(20)与上模垫板(3)连接,上模垫板(3)与上模板(2)连接,模柄(1)、导套(21)分别与上模板(2)固定连接;切边凸模17通过螺栓及校模销(15)安装在定位板(16)上,侧定位板(24)与定位板(16)侧边连接,定位板(16)安装在下模托板(14)上,下定位板(12)安装在下模托板(14)侧面上,下模托板(14)安装在下模板(13)上,导柱(19)固定在下模板(13)上,导柱(19)的顶部套入导套(21)内;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的支座(11)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13)上;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和挡板(18)在定位板(16)的两端水平位置上,三者组成横向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它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模垫板(3),卸料弹簧 (4),切边凹模(5),打料块(6),支座(11),下定位板(12),下模板(13),下模托板(14),校模销(15),定位板(16),切边凸模(17),挡板(18),导柱(19),上模固定板(20),导套(21), 侧定位板(24),其特征是切边凹模(5)与上模固定板(20)的固定形腔过盈配合,并侧边通过螺栓连接;打料块(6)间隙配合放入在切边凹模(5)内腔中,打料块(6)设有凸台;卸料弹簧(4)预压缩安装在上模垫板(3)的卸料孔中,卸料弹簧(4)下方与打料块(6)连接;挡板(18)与上模固定板(20)连接,上模固定板(20)与上模垫板(3)连接,上模垫板(3)与上模板(2)连接,模柄(1)、导套(21)分别与上模板(2)固定连接;切边凸模17通过螺栓及校模销(15)安装在定位板(16)上,侧定位板(24)与定位板 (16)侧边连接,定位板(16)安装在下模托板(14)上,下定位板(12)安装在下模托板(14) 侧面上,下模托板(14)安装在下模板(13)上,导柱(19)固定在下模板(13)上,导柱(19)的顶部套入导套(21)内;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的支座(11)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13)上;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和挡板(18)在定位板(16)的两端水平位置上,三者组成横向定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切边模具,其特征是模具的弹性定位装置的压头(10)通过螺钉(7)与压杆(8)间隙配合连接,压料弹簧9预压缩安装在压头(10)内腔中,压杆(8 )通过转轴(22 )与支座(11)连接,扳手(23 )通过螺栓安装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辉唐思成揭钢邱庚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