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07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其为高含量的昆虫杆状病毒和作为助剂的表面活性剂的冻干粉,表面活性剂的量不低于病毒冻干粉重量的十分之一。该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将分离提纯得到的昆虫杆状病毒原液同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匀后冻干得到的,还可以将冻干粉进一步粉碎至325-1000目。该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化学杀虫剂联合使用。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好、易保藏、方便运输,并且田间用量少,对农林害虫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尤其涉及一种超低用量、高含量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制剂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农林害虫对化学杀虫剂普遍产生抗性,化学杀虫剂的单位面积用量越来越高,对环境、非靶标动物、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本身,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大量剧毒、高残留杀虫剂被我国政府限产、禁产、限用和禁用。在这种背景下,昆虫病毒杀虫剂作为开发较早,应用较广的生物农药,其生产、开发和应用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利用昆虫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防治农林害虫是对环境安全、可持续控制害虫为害的有效手段。自从1975年美国第一个昆虫病毒产品Elcar注册登记以来,世界上已有超过20个国家3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产品登记注册。由于昆虫病毒是一类具有生命的生物产品,在从病毒原药加工成制剂的过程中,保护其杀虫活性不受损害尤其重要。例如在碱性环境中,病毒的多角体蛋白会很快溶解,病毒的活性遭到破坏;在水溶液中长期保存,产品中极易生产杂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因而开发出适于储存、运输,并且效果稳定的病毒杀虫剂剂型产品,对这类生物农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至关重要。同化学杀虫剂相比,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开发的种类少,研发开展的时间晚,研究基础和水平相对较低。现有病毒制剂的研发都是借鉴化学杀虫剂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然而昆虫杆状病毒的理化性质和杀虫机理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模仿化学杀虫剂加工的某些工艺,对昆虫病毒杀虫作用的发挥而言,是多余甚至是有害的。目前已经登记注册昆虫病毒杀虫剂产品的剂型主要有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两种,病毒多角体含量一般在5-20亿PIB/mL(克),产品中病毒含量低,填充料含量过高,田间用药量大(一般田间亩用量在40-100mL(克)或以上),带来不便于包装、储存、运输、销售,以及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病毒变性失活等一系列问题。例如病毒杀虫剂中可湿性粉剂的加工,参照常规化学杀虫剂可湿性粉剂的工艺,加入大量(60%-90%)的惰性填充物质,如硅藻土、高岭土等,这样造成了加工过程粉尘污染,制剂中病毒含量降低。以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为例,原药的含量在100-200亿PIB/mL(克),在加工制剂时,加入了大量的填充物质和一定量的助剂,从而使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多角体含量在10-20亿PIB/mL(克)之间,对原药浓度的稀释在10倍左右。例如现有的可湿性粉剂产品有,河南省博爱惠丰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登记产品1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登记证号LS94579;湖北省赤壁志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登记产品1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登记证号LS20011685等。悬浮剂产品有,河北省石家庄市环业生物农药厂登记产品20亿PIB/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登记证号LS96795;广东省珠海市华夏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的登记产品20亿PIB/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登记证号LS20031797等。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在运输和应用上各有优缺点如悬浮剂不便于保藏运输,而可湿性粉剂虽然在维持病毒生物活性方面优于悬浮剂,但由于制剂在田间应用时加水稀释的情况下,受加工时的技术水平限制,病毒多角体的分散性不如悬浮剂好,从而导致田间应用效果低于悬浮剂。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是粒径在0.5-10μm之间的固体小颗粒,不同于化学农药的原药,其杀虫活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病毒多角体颗粒在水中的分散程度。分散好的制剂按一定的比例稀释后,可以达到规定的浓度要求,在田间喷洒时,将多角体颗粒均匀地分布在作物上,增大了害虫接触病毒的机会和取食病毒的数量;相反,分散不好的制剂将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田间防治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湿性粉剂在水中的分散性不好,而悬浮剂不便于保藏运输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分散性好、易保藏、方便运输,并且田间用量少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为固体剂型,包括病毒冻干粉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量不低于病毒冻干粉重量的十分之一。其中杆状病毒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本专利技术的昆虫病毒杀虫剂中,病毒含量优选为100-5000亿PIB/克。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助剂,可以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为十二烷基月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钠、木质素钙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分离提纯得到的昆虫病毒原液同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匀,使表面活性剂溶于病毒周围的水分中。实际操作时,根据设计生产剂型含量的要求和冷冻干燥后病毒原药的含量,确定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比例;比如冷冻干燥后病毒的含量为5000亿PIB/克,需要生产1000亿PIB/克的制剂,那么病毒原药同表面活性剂加入的重量比为1∶4,即相当于1份冻干后的病毒原药加入4份表面活性剂,其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不低于冻干后病毒原药重量的十分之一。(2)将病毒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冷冻干燥;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剂的分散性能,该制备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3)用粉碎机将步骤(2)得到的冷冻干燥的混合物粉碎至325-1000目,得到设计含量的病毒杀虫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化学杀虫剂联合使用,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例如,可将化学杀虫剂——氟铃脲、氟啶脲或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或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杀虫剂联合使用。由于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表面蛋白质的性质,如果直接干燥会导致在水中时多角体严重结块聚集,并且多角体表面不容易被水浸润,严重影响到在水中的分散性。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是在病毒干燥前即加入表面活性剂,使之溶于病毒多角体周围的水中,在多角体周围形成由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亲水层,冷冻干燥后,表面活性剂包裹着多角体的每一个颗粒,一旦再次接触水分,多角体周围表面活性剂的溶解降低了多角体周围水分子的表面张力,同时又迫使多角体之间相互远离分散,达到在水中非常好的单个病毒的分散效果。在应用时,根据不同病毒田间的使用量、制剂病毒的含量和田间用水量,确定制剂的稀释倍数。因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与现有的可湿性粉剂相比,其在水中分散程度很高,使病毒多角体颗粒在田间应用时可以均匀覆盖作物表面,充分发挥病毒的杀虫效果,所以在田间使用时,用量大幅减少,每亩制剂用量在0.2-10克之间即可。至今为止还没有见到如本专利技术公布的如此高含量的病毒制剂和相关研究。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一种固体制剂,比悬浮剂便于保藏运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优点1.由于病毒含量高,因此使用该杀虫剂时,田间用量大大下降,每亩制剂用量在0.2-10克之间。例如对于亩用量是1000亿PIB的病毒,制剂病毒含量在100亿PIB/克时,每亩用量是10克;制剂病毒含量在5000亿PIB/克时,每亩用量是0.2克。2.在显微镜下观察,400亿PIB/克的制剂,稀释40000倍时,呈单粒分散的多角体占95%以上,聚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包括病毒冻干粉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量不低于病毒冻干粉重量的十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包括病毒冻干粉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量不低于病毒冻干粉重量的十分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冻干粉中的病毒含量最高可到达5000亿PIB/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为核型多角体病毒或颗粒体病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月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钠和木质素钙。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分离提纯得到的昆虫病毒原液同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匀,使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启联程清泉李瑄苗麟张寰丁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