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惠芬专利>正文

前拉后推式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及弹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410612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拉后推式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及弹射方法,其结构是由动力机、离合器、飞轮、传动轴、牵引绞车和放绳绞车,其中牵引绞车和飞轮设置在传动轴上,飞轮与传动轴固定在一起,牵引绞车通过轴承与传动轴连接,飞轮与牵引绞车之间设置飞轮离合器,传动轴通过轴承架固定,传动轴的端部通过电机离合器与动力机连接。该飞轮蓄能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军事装备或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前拉后推式航母 舰载机弹射器及其弹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起飞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军航母上使用的蒸 汽式弹射器,该弹射器使用蒸汽作动力通过汽缸活寒带动牵引钩拉动飞机加速起飞。蒸汽 弹射器设备体积庞大,占有较大空间,而且必须有蒸汽锅炉,消耗能量大,运行成本高,维修 成本高,还有消耗淡水量大,有消息报道,小鹰号或米尼兹的飞机弹射系统,每弹射一架飞 机消耗淡水近1吨,将淡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仅弹射器消耗的能量 占整个航母能量的20%,巨大的淡水消耗量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蒸汽弹射器的制造工 艺相当复杂,目前只有美国、法国和英国掌握有制造蒸汽弹射器的技术,目前已经掌握的蒸 汽弹射器,其结构是两根并行的长度为90多米,直径为.457mm的开缝气缸,还需要配套两 个巨大的直径2米,长为20米储汽罐,总体积约600立方米,体积如此庞大,通常在9万吨以 上核动力航母上使用,目前只有美国有核动力航母。所谓蒸汽弹射器,实际就是一个蒸汽弹 射炮,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飞行员在弹射起飞时因为初速度过大会产生瞬间的昏迷,飞机需 要自动飞行仪自动控制,等飞行员醒来后在人工驾驶,蒸汽弹射的动力来自储汽罐,弹射开 始压力大,终点压力减小,所以是由快到慢,一起步就达到75米/秒,突然达到高速会造成 飞行员瞬间昏迷,当汽缸运行到汽缸终点时,反而因蒸汽压降低,推力下降,起飞速度下降, 用中国谤语来形容弹射出的飞机如同“强弩之末”,飞机因此坠海也是不稀奇的事。目前美 军使用的蒸汽弹射器,除了体积大、造价高、耗能高、维修和使用寿命也使美军倍感头疼,根 据报道蒸汽弹射器使用500次就要大修,气缸寿命是2000次,即弹射2000架次,气缸就要 更换。所以美军也正在寻找新的弹射器替换方案,目前还未有好的结果。俄罗斯航母上使用的时滑跃式起飞跑道,即飞机靠自身在甲板上加速通过一个向 上翘起的跑道实现滑跃式离舰飞行,滑跃式弹射方式存在的不足是甲板上必须修建滑跃式 起飞平台,必须使用大推重比的双引擎飞机,单引擎战机无法使用,所以舰载机的机种收到 限制。另外,滑跃式起飞方式是靠飞机自身动力起飞,所以不能满载起飞,通常起飞重量只 占满载起飞重量的70%,以苏33为例,满载是33吨,而目前实际起飞重量只有27吨,满负 荷起飞不了,损失掉6吨的载荷,据说,采用任何一种弹射器帮助都可以让苏33在滑跃式跑 道上满载起飞,满载起飞就意味着提高了战斗力和加大了巡航半径。目前成熟的正在使用 的弹射器只有美国的蒸气式弹射器,美国对俄罗斯技术封锁,俄罗斯也造不了,就连美国也 没有适应滑跃式起飞跑道的弧线蒸汽气缸。已知的两种弹射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不足是,由于以美国为首西方 国家在舰载机弹射技术方面对中国进行严格技术封锁,俄罗斯的双引擎舰载机对中国禁 售,如果解决了滑跃式航母舰载机的弹射任何集中经过改造都可以做舰载机,俄罗斯对中 国的禁售也失去了实际意义,所以中国一定设计一种更好的舰载机弹射器实现中国的航母发展梦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使用 方便、安全性高,能在各吨位上使用的能适应各种机种作舰载机的航母舰载机弹射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航母滑跃式起飞跑道,滑梭 牵引滑车,牵引滑车索道,主牵引绞车,副牵引绞车、前推汽缸和弹射程序控制器组成,其 中,牵引滑车索道设置在航母滑跃式起飞跑道或水平式起飞跑道的中间,滑梭牵引滑车设 置在牵引滑车索道之中,主牵引绞车和副牵引绞车设置在起飞跑道下方的船舱之中,主牵 引绞车和副牵引绞车的钢索分别与滑梭牵引滑车的前后两端连接,前推汽缸设置在位于起 飞跑道的起点处牵引滑车索道的底部;牵引滑车索道是由上盖板、滑槽组成,滑槽的上部设置有翻边,翻边与起飞跑道的 底部固定在一起,上盖板的中间设置有上开缝,上开缝两边与起飞跑道平行并与滑槽上部 的翻边固定在一起,位于起飞跑道的前半部滑槽的底部中间设置有下开缝下开缝与前推 汽缸活塞的伸出长度相等,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程传感器和测速传感器,为弹射程序 控制器提供开关控制信号,滑梭牵引滑车是由车架、滚轮、主牵引钢索平衡滑轮、副牵引钢 索平衡滑轮和滑梭连接板组成,主牵引钢索平衡滑轮和副牵引钢索平衡滑轮通过主滑轮轴 座和副滑轮轴座固定在车架的底部,车架呈水平放置的工字型,中间水平部分为车横梁,两 边垂直部分为滚轮固定板,滚轮分上下两排设置在车架两边的固定板上,固定板上部两边 的两排滚轮与上盖板底部滚动相接,固定板下部两边的两排滚轮与滑槽底部滚动相接,滑 梭连接板纵向设置在横梁的中间,其上部穿过上盖板中间的开缝向上露出与滑梭连接,滑 梭与飞机前轮连接,位于横梁的底部设置有主钢索平衡滑轮和副牵引钢索平衡滑轮,主钢 索平衡滑轮和副牵引钢索平衡滑轮分别通过主牵引钢索和副牵引钢索与主牵引绞车和副 牵引绞车连接,车体的端部中间设置有挡板;主牵引绞车,是由机座、动力机、离合器、飞轮、传动轴、绞车辊筒和刹车装置组成, 其中绞车辊筒设置在传动轴上,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座固定,其中传动轴的一端穿 过轴承座与离合器连接,离合器与动力机动力输出轴端的飞轮连接,绞车辊筒的两端设置 有刹车装置,动力机和绞车辊筒采用两套对置的方式设置在机座上,两套绞车辊筒设置在 中间,动力机设置在机座的两边,两个绞车辊筒上使用一根主牵引钢索,主牵引钢索的端头 与绞车辊筒轴固定,主牵引钢索的中间与滑梭牵引滑车上的主牵引钢索平衡滑轮连接;副牵引绞车,是由副机座、电动机、副离合器、副传动轴、副绞车辊筒和副刹车装置 组成,其中副绞车辊筒的副传动轴两端通过副轴承座与副机座固定,副传动轴的两端穿过 副轴承座与副离合器连接,副离合器与电动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副绞车辊筒的两端设置有 副刹车装置,电动机和副绞车辊筒采用两套对置的方式设置在副机座上,两套副绞车辊筒 设置在中间,电动机设置在副机座的两边,两个副绞车辊筒上使用一根副牵引钢索,副牵引 钢索的端头与两个副绞车辊筒轴固定,副牵引钢索的中间与滑梭牵引滑车上的副牵引钢索 平衡滑轮连接。主牵引绞车使用的动力机是指变频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汽轮机、涡轮机及液 压马达。位于滑槽的两端主牵引钢索往返经过的通道上设置的激光测速仪、光电传感器通 过数据线与弹射控制器连接。主牵引绞车和福牵引绞车上的刹车装置、离合器通过数据线与弹射控制器连接。前推汽缸的活塞前端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钩,推钩反向伸至前 推汽缸的后端,向上穿过滑槽底部的下中缝,与滑梭牵引滑车的后部的挡板相接;推钩的两 侧设置有支撑轮与滑槽滚动连接前推汽缸采用双缸并排设置,活塞的端部通过连扳与推钩连接,前推汽缸通过管 道与储汽罐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储汽罐还通过管道与蒸汽锅炉连接。如果前推汽缸用前推气缸代替,前推汽缸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通过管 道与空压机连接。从航母起飞跑道0到50米距离内通过前推汽缸为舰载机提供加速度,在前推汽缸 启动的同时,以动力机作为动力源配以飞轮蓄能,通过飞轮蓄量,在弹射程序控制器的控制 下以及在离合器和牵引钢索在牵引绳盘的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前拉后推式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飞跑道,滑梭牵引滑车,牵引滑车索道,主牵引绞车,副牵引绞车、前推汽缸和弹射程序控制器,其中,牵引滑车索道设置在航母滑跃式起飞跑道或水平式起飞跑道的中间,滑梭牵引滑车设置在牵引滑车索道之中,主牵引绞车和副牵引绞车设置在起飞跑道下方的机舱之中,主牵引绞车和副牵引绞车的钢索分别与滑梭牵引滑车的前后两端连接,前推汽缸设置在位于起飞跑道的起点处牵引滑车索道的底部;牵引滑车索道是由上盖板、滑槽组成,滑槽的上部设置有翻边,翻边与起飞跑道的底部固定在一起,上盖板的中问设置有上开缝,上开缝两边与起飞跑道平行并与滑槽上部的翻边固定在一起,位于起飞跑道的前半部滑槽的底部中间设置有下开缝,下开缝与前推汽缸活塞的伸出长度相等,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程传感器和测速传感器,为弹射程序控制器提供开关控制信号,滑梭牵引滑车是由车架、滚轮、主牵引钢索平衡滑轮、副牵引钢索平衡滑轮和滑梭连接板组成,主牵引钢索平衡滑轮和副牵引钢索平衡滑轮通过主滑轮轴座和副滑轮轴座固定在车架的底部,车架呈水平放置的工字型,中间水平部分为车横梁,两边垂直部分为滚轮固定板,滚轮分上下两排设置在车架两边的固定板上,固定板上部两边的两排滚轮与上盖板底部滚动相接,固定板下部两边的两排滚轮与滑槽底部滚动相接,滑梭连接板纵向设置在横梁的中间,其上部穿过上盖板中间的开缝向上露出与滑梭连接,滑梭与飞机前轮连接,位于横梁的底部设置有主钢索平衡滑轮和副牵引钢索平衡滑轮,主钢索平衡滑轮和副牵引钢索平衡滑轮分别通过主牵引钢索和副牵引钢索与主牵引绞车和副牵引绞车连接,车体的端部中间设置有挡板;前推汽缸的活塞前端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钩,推钩反向伸至前推汽缸的后端,向上穿过滑槽底部的下中缝,与滑梭牵引滑车的后部的挡板相接;推钩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轮与滑槽滚动连接;主牵引绞车,是由机座、动力机、离合器、飞轮、传动轴、绞车辊筒和刹车装置组成,其中绞车辊筒设置在传动轴上,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座固定,其中传动轴的一端穿过轴承座与离合器连接,离合器与动力机动力输出轴端的飞轮连接,绞车辊筒的两端设置有刹车装置,动力机和绞车辊筒采用两套对置的方式设置在机座上,两套绞车辊筒设置在中间,动力机设置在机座的两边,两个绞车辊筒上使用一根主牵引钢索,主牵引钢索的端头与绞车辊筒轴固定,主牵引钢索的中间与滑梭牵引滑车上的主牵引钢索平衡滑轮连接;副牵引绞车,是由副机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惠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