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惠芬专利>正文

一种同轴双向缠绕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580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双向缠绕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在弹射器主机的双绞盘绞车上同轴设置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牵引带在牵引绞盘上的连续缠绕直径由小快速变大的加速方式,牵引弹射跑道上的滑梭对舰载机实施从低速到高速的加速弹射起飞,返回绞盘以同样连续缠绕直径由小快速变大的加速方式,牵引弹射跑道上的滑梭快速自动返回,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瞬间转动动能是通过设置在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侧面的电磁离合器从主轴上获得;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瞬间制动能是通过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外圆与设置在机座上的电磁离制动器的摩擦获得。该弹射器具有设计科学合理、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弹射功率大,弹射平稳安全人性化,不仅可以在各种航母上使用,也可作为陆基机场短距跑道飞机或无人机弹射起飞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军事装备或航母舰载机弹射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同轴双向缠绕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起飞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美军航母上使用的蒸汽式弹射器,该弹射器使用蒸汽作动力通过开口汽缸中的活塞带动牵引钩拉动飞机加速起飞。蒸汽弹射器设备体积庞大,占有较大空间,制作工艺复杂,还要消耗大量的淡水,由于美国的蒸汽弹射器采用的是开缝气缸,因而蒸汽泄漏量大,能耗大,气缸密封件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在严寒地区或冬季,泄漏的蒸汽会在甲板上结冰,严重影响舰载机的起飞或降落,这也是美国航母在冬季活动范围减小,或根本·不敢到北极范围活动的根本原因。由于技术对外保密,所以目前只有美军在11艘航母上配备蒸汽弹射器。第二种是俄罗斯航母上的滑跃式飞行甲板,即飞机靠自身在甲板上加速通过一个向上翘起的跑道实现滑跃式离舰飞行,滑跃式弹射方式存在的不足是甲板上必须修建滑跃式起飞平台,必须使用大推重比的双引擎飞机,单引擎战机无法使用,所以舰载机的机种收到限制。另外,滑跃式起飞方式是靠飞机自身动力起飞,所以不能满载起飞,通常起飞重量只占满载起飞重量的70%,以苏33为例,满载是33吨,而目前实际起飞重量只有27吨,满负荷起飞不了,损失掉6吨的载荷,据说,采用任何一种弹射器都可以帮助苏33满载起飞,不能满载起飞就意味着降低舰载机的战斗力和减小巡航半径。第三种电磁式舰载机弹射器,美国已经试制成功,前后耗时20多年,耗资26亿,但是由于体积庞大,耗电巨大、结构过于复杂,稳定性十分不可靠,美军至今也不敢装备航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科学合理、体积小、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能适应各种舰载机弹射起飞的的同轴双向驱动缠绕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在弹射器主机的双绞盘绞车上同轴设置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牵引带的两端与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连接,牵引带的中间设置滑梭,滑梭在弹射跑道中间滑行,牵引带在牵引绞盘上的连续缠绕直径由小快速变大的加速方式,牵引弹射跑道上的滑梭对舰载机实施从低速到高速的加速弹射起飞,返回绞盘以同样连续缠绕直径由小快速变大的加速方式,牵引弹射跑道上的滑梭快速自动返回,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瞬间转动动能是通过设置在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侧面的电磁离合器从主轴上获得;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瞬间制动能是通过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外圆与设置在机座上的电磁离制动器的摩擦获得。弹射器主机的结构包括机座、动力源、双绞盘绞车和弹射控制器,其中动力源和双绞盘绞车固定在机座上,动力源是由动力机、动力机电磁离合器、变速器和联轴器组成,动力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动力机电磁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动力机电磁离合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双绞盘绞车的主轴连接,变速器至少设置高、中、低速档,高速档用于弹射舰载攻击机,中速档用于弹射舰载运输机、舰载反潜机和减灾预警机,低速档用于弹射无人机;弹射步骤如下I)动力机电磁离合器将动力机与变速器分离,启动动力机,待动力机达到额定转速后,根据被弹射的舰载机机型吨位选择变速器的档位,动力机电磁离合器上电将动力机的动力传送给变速器的变速器将动力通过联轴器输出给双绞盘绞车的主轴,主轴开始转动;2)舰载机滑行到弹射跑道起点,机身或前起落架与滑梭连接定位,等待弹射起飞指令;3)塔台下达起飞指令,弹射器操作员按下弹射按钮,连接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电磁制动器释放,牵引绞盘电磁离合器吸合,转动的主轴通过牵引绞盘电磁离合器驱动牵 弓I绞盘转动,牵引带在牵引绞盘轴上进行缠绕,缠绕直径由小到大,牵引速度由小到快;而此时返回绞盘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缠绕在返回绞盘上的与弹射跑道等长的牵引带,在牵引绞盘对牵引带的缠绕过程中将牵引带释放出,释放过程是与牵引绞盘的缠绕过程相反,牵引带的缠绕直径从大到小,转速由慢变快,滑梭以相同的速度变化,随牵引带的释放在弹射跑道上快速移动对舰载机实施拖曳,为舰载机提供最佳起飞速度;4)当滑梭移动到弹射跑道终点时,舰载机达到起飞速度,起飞离舰,滑梭触发终点传感器,弹射控制器立即控制牵引绞盘电磁离合器释放,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和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吸合,同时对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实施制动,滑梭在弹射跑道终点停止;5)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实施制动后,弹射控制器通过换向电路立即控制牵弓I绞盘电磁制动器和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释放,返回绞盘电磁离合器吸合,主轴通过返回绞盘电磁离合器驱动返回绞盘转动,对牵引带进行反向缠绕,此时,牵引绞盘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缠绕在牵引绞盘上的牵引带在返回绞盘对牵引带的缠绕过程中将牵引带释放给返回绞盘,滑梭随牵引带的反向释放在弹射跑道上反向移动返回起弹射道起点,滑梭返回起点经过起点传感器时,起点传感器触发,返回绞盘电磁离合器释放,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和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制动,将滑梭定位在弹射跑道起点上,准备对下一架舰载机实施弹射。双绞盘绞车是由主轴、轴承架、牵引绞盘、返回绞盘、牵引绞盘电磁离合器、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返回绞盘电磁离合器、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制动器支架和牵引带组成,其中主轴的两端与轴承架连接,主轴中间设置有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中心设置有轴承与主轴自由转动连接,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牵引绞盘电磁离合器和返回绞盘电磁离合器,牵引绞盘电磁离合器和返回绞盘电磁离合器的一侧与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连接同步转动,另一侧与主轴连接同步转动,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和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设置在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之间,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7和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之间设置有制动器支架,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和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一侧连接同步转动,另一侧共同与制动器支架连接固定,制动器支架下端与机座固定;弹射跑道是由H型滑槽、托辊、槽型滑板、滑梭和跑道盖板组成,H型滑槽的顶部设置有翻边,跑道盖板与翻边水平连接,两块跑道盖板之间留有开缝,滑梭底部与槽型滑板连接,上部从开缝中向上伸出,H型滑槽的中间隔板上下两边设置有托辊,槽型滑板的底部和牵引带与设置在H型滑槽中间隔板上下两边的托辊滚动连接,连接在槽型滑板底部的牵引带与托辊滚动连接。滑梭通过槽型滑板固定在牵引带的中间,滑梭在弹射跑道中间的开封中往返滑行,牵引带的两端分别绕过弹射跑道两端的反向滑轮与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中间的滚筒外圆连接。在弹射跑道的起点和终点上设置有起点位置传感器和终点位置传感器,起点位置传感器和终点位置传感器将感应信号发送给弹射控制器,弹射控制器控制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返回绞盘电磁制动器、牵引绞盘电磁制动器和返回绞盘电磁离合器按程序交替动作;动力机是指变频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汽轮机、涡轮机及液压马达中的一种。牵引带是尼龙片基带或钢丝绳编织带。·本专利技术的弹射器工作原理如下充分利用了大功率电机转子的转动蓄能,由于弹射器工作是电机始终以额定转速工作,只有在需要弹射飞机时,电子离合器才把电机的功率外加转子转动蓄能瞬间传递给绞盘,且牵引带是在小直径绞盘轴上缠绕,此时电机输入的扭矩大,而绞盘轴上扭矩小,巧妙借用杠杆原理对舰载机提供低速大扭矩牵引起动,随着牵引带在绞盘轴上的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双向缠绕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在弹射器主机的双绞盘绞车上同轴设置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牵引带的两端与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连接,牵引带的中间设置滑梭,滑梭在弹射跑道中间滑行,牵引带在牵引绞盘上以连续缠绕直径由小快速变大的加速方式,牵引弹射跑道上的滑梭对舰载机实施从低速到高速的加速弹射起飞,返回绞盘以同样连续缠绕直径由小快速变大的加速方式,牵引弹射跑道上的滑梭快速自动返回,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瞬间转动动能是通过设置在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侧面的电磁离合器从主轴上获得;牵引绞盘和返回绞盘的瞬间制动能是通过牵引绞盘和返回统盘的外圆与设置在机座上的电磁离制动器的摩擦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姜鹏李元贵
申请(专利权)人:朱惠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