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惠芬专利>正文

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580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其结构是由包括机座、液压举升装置、悬臂跑道、舰载机、弹射器,其中,机座设置在机槽之中,悬臂跑道的一端通部过绞轴与机座连接,弹射器设置在悬臂跑道之中,舰载机的起落架与滑板的上表面连接,滑板的底部与弹射器连接,液压举升装置的上端与悬臂跑道的底部铰接,下端与机槽底部连接;该装置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易于维修;2)不用修建陆基起飞跑道,适应性强,由于不占用现有机场的主要起飞跑道,因此可在任何机场上安装使用,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很强的战备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军事装备或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训练装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 改装了一艘供舰载机滑跃起飞的滑跃式航母,据说在长兴岛还建造了两艘相同类型的航母,但是由于滑跃式航母不能建在大型预警机、反潜机和运输机,还有舰载机不能满载起飞,决定其作战能力远不及美国现有蒸汽弹射器航母作战能力,根本无法和美国的航母抗衡,所以,发展带有弹射器的航母是中国航母的根本出路,虽然中国军方已经在各地建造了 3-5处滑跃式舰载机的训练基地,由于思路不对,即使修建再多的训练基地也是浪费军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航母舰载机训练的落后问题,目前由于根本没有带弹射器的航母对舰载机进行训练,所以中国的舰载机飞行员的弹射飞行训练是我国海军的空白,为了强我海军,加快研制陆机舰载机弹射训练装备,为我海军快速培训大批的舰载机飞行员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能应用于陆基机场为舰载机提供短距弹射起飞,也能快速移植到各种航母上使用的一种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机座、液压举升装置、悬臂跑道、舰载机、气动弹射器、弹射控制器,其中,机座设置在地面开挖的机槽之中,悬臂跑道的一端通过绞轴与机座连接,气动弹射器设置在悬臂跑道之中,液压举升装置的上端与悬臂跑道的底部铰接,下端与机槽底部连接;悬臂跑道是一矩形框架结构,悬臂跑道上部两侧设置有滑板导向角钢构成燕尾结构,滑板导向角钢之间下部设置有托辊,托辊上部设置有槽型滑板,槽型滑板两边与托辊两端滚动连接,槽型滑板上部设置有飞机托盘,飞机托盘呈T型,飞机托盘上表面开有与飞机起落架位置相吻合的T型孔,可拆卸的飞机起落架连接支架底部通过燕尾结构与T型孔连接;气动弹射器是由气压缸、活塞、复合片基带、汽缸头、反向滑轮、储气罐和空压机组成,空压机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通过进气管与设置在气压缸两端的电控三通阀连接,气压缸和进气管设置在悬臂跑道之中,复合片基带中间固定在槽型滑板底部,复合片基带的两端分别绕过悬臂跑道两端的反向滑轮,然后再穿过汽缸中间的密封扁孔与设置在气压缸中的活塞两端连接,弹射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气压缸两端的电控三通阀连接控制电控三通阀的进气或排气,驱动活塞在气压缸中往返运动,进而联动复合片基带驱动槽型滑板在悬臂跑道上往返运动弹射飞机起飞。当悬臂跑道与地面平行时用于有动力重型飞机弹射起飞,当悬臂跑道被液压聚生装置举升扬起时用于轻型有动力飞机或无动力滑翔机弹射起飞。本专利技术的优异效果是I)不用修建陆基起飞跑道,适应性强,由于不占用现有机场的主要起飞跑道,因此可在任何机场上安装使用,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很强的战备功能;2)能使用各种飞机坐弹射训练机,能对飞行员进行从低级到高级的弹射起飞训练,也能对社会业余飞行爱好者提供各种飞行器的弹射起飞训练。3)还可用于大型无人机的弹射起飞训练,增加载重,提高巡航距离;4)本专利技术采用传统闭口汽缸,由于不漏气、密封性好,比美国的开口汽缸的功率高30-50以上,由于没有开口汽缸使用的密封条和归位系统,只是分别向汽缸两头供气即可实现滑梭的弹射和返回,造价只有美国蒸汽弹射系统的1/5或更低。 5)由于没有开口汽缸的漏汽,即使使用蒸汽做功,冬季也不会在甲板上结成冰霜,而影响舰载机的弹射或降落,使航母在冬季也能执行战备执勤。根据文献报道,美国使用的开口气缸直径是400mm,工作压力是30公斤,弹射功率是47000千瓦,本专利技术的气压缸采用闭口汽缸,工作压力可提高40-60公斤,气缸直径可减小到200-300mm,同样可获得47000千瓦的功率,这样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工作气体,储气罐的工作容量也可适量减小,由于没有复杂的归位系统,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易于维修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3是悬臂跑道仰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弹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弹射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弹射器在航母上使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悬臂跑道在航母上使用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座I、铰轴2、飞机托盘3、机槽4、液压举升装置5、悬臂跑道6、复合片基带7、舰载机8、活塞9、气压缸10、滑板导向角钢11、槽型滑板12、飞机起落架连接支架13、托辊14、汽缸头15、反向滑轮16、电控三通阀17.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作以下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包括机座I、液压举升装置5、悬臂跑道6、舰载机8、气动弹射器、弹射控制器,其中,机座I设置在地面开挖的机槽4之中,悬臂跑道6的一端通过绞轴2与机座I连接,气动弹射器设置在悬臂跑道6之中,液压举升装置5的上端与悬臂跑道6的底部铰接,下端与机槽4底部连接;悬臂跑道6是一矩形框架结构,悬臂跑道6上部两侧设置有滑板导向角钢11构成燕尾结构,滑板导向角钢11之间下部设置有托辊14,托辊14上部设置有槽型滑板12,槽型滑板12两边与托辊14两端滚动连接,槽型滑板12上部设置有飞机托盘3,飞机托盘3呈T型,飞机托盘3上表面开有与飞机起落架位置相吻合的T型孔,可拆卸的飞机起落架连接支架13底部通过燕尾结构与T型孔连接;气动弹射器是由气压缸10、活塞9、复合片基带7、汽缸头15、反向滑轮16、储气罐和空压机组成,空压机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通过进气管与设置在气压缸10两端的电控三通阀17连接,气压缸10和进气管设置在悬臂跑道6之中,复合片基带7中间固定在槽型滑板12底部,复合片基带7的两端分别绕过悬臂跑道6两端的反向滑轮16,然后再穿过汽缸15中间的密封扁孔与设置在气压缸10中的活塞9两端连接,弹射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气压缸10两端的电控三通阀17连接控制电控三通阀17的进气或排气,驱动活塞9在气压缸10中往返运动,进而联动复合片基带7驱动槽型滑板12在悬臂跑道上往返运动弹射飞机起飞。当悬臂跑道6与地面平行时用于有动力重型飞机弹射起飞,当悬臂跑道被液压聚生装置举升扬起时用于轻型有动力飞机或无动力滑翔机弹射起飞。 为气压缸工作提供动力的空压机和储气罐是公知技术,可以将空压机和储气罐设置在与机槽相连的地下室中,弹射控制器是通用开关器件。实施例I :如图3图4、图5所示,弹射无动力或轻型飞机时,通过液压举升装置将悬臂跑道的一端升起,呈仰射状,为了方便描述,设定悬臂跑道的左端为弹射终点,右端为弹射起点,飞机托盘位于悬臂跑道的弹射起点上,空压机将高压储汽罐充满高压空气,压力控制在30-60个大气压,将飞机推到飞机托盘上,三个起落架分别用飞机起落架连接支架连接,按下弹射按钮开关,气压缸两端的电控三通阀同时工作,高压空气通过进气管,送入气压缸左端部电动三通阀,气压缸左端的进气口打开,排气口关闭,气压缸右端的排气口打开,进气口关闭,气压缸左端进气口充入高压空气,推动位于气压缸左端的活塞快速右行,同时带动复合片基带牵动飞机托盘悬臂跑道的右端向左快速滑动将动飞机弹射升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液压举升装置、悬臂跑道、舰载机、气动弹射器、弹射控制器,其中,机座设置在地面开挖的机槽之中,悬臂跑道的一端通过绞轴与机座连接,气动弹射器设置在悬臂跑道之中,液压举升装置的上端与悬臂跑道的底部铰接,下端与机槽底部连接;悬臂跑道是一矩形框架结构,悬臂跑道上部两侧设置有滑板导向角钢构成燕尾结构,滑板导向角钢之间下部设置有托辊,托辊上部设置有槽型滑板,槽型滑板两边与托辊两端滚动连接,槽型滑板上部设置有飞机托盘,飞机托盘呈T型,飞机托盘上表面开有与飞机起落架位置相吻合的T型孔,可拆卸的飞机起落架连接支架底部通过燕尾结构与T型孔连接;气动弹射器是由气压缸、活塞、复合片基带、汽缸头、反向滑轮、储气罐和空压机组成,空压机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通过进气管与设置在气压缸两端的电控三通阀连接,气压缸和进气管设置在悬臂跑道之中,复合片基带中间固定在槽型滑板底部,复合片基带的两端分别绕过悬臂跑道两端的反向滑轮,然后再穿过汽缸中间的密封扁孔与设置在气压缸中的活塞两端连接,弹射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气压缸两端的电控三通阀连接控制电控三通阀的进气或排气,驱动活塞在气压缸中往返运动,进而联动复合片基带驱动槽型滑板在悬臂跑道上往返运动弹射飞机起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霍刚姜鹏李元贵
申请(专利权)人:朱惠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