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1633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包含有免疫调节功能层、缓冲层、益生菌层及益生机能核;其中该益生机能核外依序以益生菌层、缓冲层及免疫调节功能层包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层包埋微胶囊结构,其免疫调节功能层与缓冲层能在益生菌层进入生物体消化系统时,保有其活性而不受周遭环境影响,使乳酸菌能到达小肠及大肠,并通过益生机能核的养分生长而发挥乳酸菌功效。此外,各包埋层依序分解或释放出的多糖、降血压肽及Nattokinase可分别促进体内免疫反应、降血压与抑制血管中血栓形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可保护乳酸菌的MCM(Multiple Coating Micro-capsulation)多层包埋微胶囊化结构。
技术介绍
乳酸菌一般泛指能利用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生产多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属于 益生菌(probiotics)的一种,常见的产品型态有液体及粉状等。益生菌也称为原生保健性菌种,其定义是指可改善宿主肠内微生物相平衡的活的 微生物,并对宿主有正面效益。但目前常见的产品型态并无法完整地发挥益生菌的保健效 果,这是因为人体消化系统中的胃酸及胆盐会影响益生菌活性或使益生菌失活,而益生菌 产品的制造技术为有效保留益生菌活性的关键。现有的产品形态容易因潮湿、温度过高或加工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而使益生菌活 性降低,甚至失活。唯有合适的结构与形态,方能降低益生菌因环境或加工制程的影响而降 低的活性。与将益生菌包覆起来的产品形态相比,未包覆的益生菌活性会快速减缓而不适 久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益生菌产品结构形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良好的设计,而亟 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苯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以包覆乳酸菌的MCM-LAB多层包埋微胶囊 结构。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使乳 酸菌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包埋微胶囊结构与乳酸菌的组合方式, 进一步达到促进体内免疫反应、降血压与抑制血管中血栓形成。可达成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包含有免 疫调节功能层、缓冲层、益生菌层及益生机能核;其中该益生机能核外依序以益生菌层、缓 冲层及免疫调节功能层包覆;此多层包埋结构可降低外界环境对益生菌的影响,长久保有 益生菌活性。本技术的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其免疫调节功能层与缓冲层 能在益生菌层进入生物体消化系统时,保有其活性而不受周遭环境影响,使乳酸菌能到达 小肠及大肠,并通过益生机能核的养分生长而发挥乳酸菌功效。此外,各包埋层依序分解或 释放出的多糖、降血压肽及nattkinase可分别促进体内免疫反应、降血压与抑制血管中血 栓形成。附图说明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 解本实用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附图标记1、免疫调节功能层;2、缓冲层;3、益生菌层;4、益生机能核。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包含有免疫调节功能 层1、缓冲层2、益生菌层3及益生机能核4 ;其中该益生机能核4外依序以益生菌层3、 缓冲层2及免疫调节功能层1包覆。是以益生机能物质为核心,低温低湿流动床干燥等 设备依序往外包覆益生菌层3、缓冲层2、免疫调节功能层1的构造,通过该多层包埋微胶 囊结构可保护该缓冲层2内的益生菌层3的益生菌活性,使益生菌活性不受周遭环境影 响,并于保存期限内仍维持其活性。此MCM-LAB较传统冷冻干燥粉具较佳的耐酸、耐胆 盐、耐为蛋白酶特性,能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层、缓冲层抵达小肠及大肠,免疫调节功能层的 glucanase (葡聚糖酶)能将菇类多糖分解为较小分子的多糖,此类多糖能与小肠绒毛中的 Peyers'Patches结合,进行一连串免疫反应。另外,缓冲层的ρ印tidase (肽酶)能将蛋白 质分解为peptide (缩氨酸),而其中降血压肽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它通过抑制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碍有升高血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同时抑制具有降血 压作用的血管舒缓激肽的分解,而达到降血压的效果。最后,益生菌层的nattokinase (纳 豆激酶)释放出来,具有阻止血管中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技术所称益生机能核,其组成包含但不限于异麦芽寡糖、果寡糖或其它适 用于本技术的制备方式。本技术所称益生菌层,其种类与组成包含但不限于L. acidophilus嗜酸乳 杆菌)、L. brevis (短乳杆菌)、L. casci (干酪乳杆菌)、L. rhamnosus GG (鼠李糖乳杆菌 GG)、E. faecalis (粪肠球菌)、E. faecium(屎肠球菌)、S. thermophilus (嗜热链球菌)、 B. adolescentis (青春双歧杆菌)、B. Iactis (乳双歧杆菌)、B. bifidum(两歧双歧杆菌)、 B. infantiM婴儿双歧杆菌)、B. Iongum(长双歧杆菌)或其它适用于本技术的乳酸菌 与 nattokinase (纳豆激Bl)。本技术所称缓冲层,其组成包含但不限于胶原蛋白、菇类免疫调节蛋白(灵 芝免疫调节蛋白,LZ8 ;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FVE等)等蛋白质或其它适用于本技术的 素材与 peptidase。本技术所称免疫调节功能层,其组成包含但不限于灵芝多糖、樟芝多糖、虫 草多糖等菇类多糖或其它适用于本技术的素材与耐酸的glucanase。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 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 新型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免疫调节功能层、缓 冲层、益生菌层及益生机能核;其中该益生机能核外依序以益生菌层、缓冲层及免疫调节功 能层包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益 生机能核为异麦芽寡糖或果寡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包含有免疫调节功能层、缓冲层、益生菌层及益生机能核;其中该益生机能核外依序以益生菌层、缓冲层及免疫调节功能层包覆。本技术的多层包埋微胶囊结构,其免疫调节功能层与缓冲层能在益生菌层进入生物体消化系统时,保有其活性而不受周遭环境影响,使乳酸菌能到达小肠及大肠,并通过益生机能核的养分生长而发挥乳酸菌功效。此外,各包埋层依序分解或释放出的多糖、降血压肽及Nattokinase可分别促进体内免疫反应、降血压与抑制血管中血栓形成。文档编号A61K35/74GK201861992SQ20102025500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林宜瑾, 林诗伟, 许胜杰, 谢宜恬, 陈劲初, 陈忆萱, 陈炎鍊 申请人: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CM-LAB多层包埋乳酸菌微胶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免疫调节功能层、缓冲层、益生菌层及益生机能核;其中该益生机能核外依序以益生菌层、缓冲层及免疫调节功能层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初许胜杰谢宜恬陈炎鍊林诗伟林宜瑾陈忆萱
申请(专利权)人: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