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可可茶提取物用于制备预防及改善疲劳及其临床症状的药物及食品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67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及改善疲劳及其临床症状的药物及食品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基于可可茶提取物及可可茶有效成分可可碱在小鼠自发运动实验、睡眠实验及悬垂实验中显示有意义的效果中得以确认和证明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植物提取及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可可茶提取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感受并正在承受来自过去未曾有过的各种新的精神压力。有人夸张的概括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精神压力的时代,实际上这个说法也并不过分。一般所说的现代人疲劳多半是指精神压力或精神疲劳。过去,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疲劳多指疲劳感、倦怠感及食欲不振等身心状态,同时也包括精神疲劳引起的睡眠障碍、意欲低下等多种临床症状的一种广泛概括。传统的抗疲劳多从改善身体疲劳、食欲不振、营养缺损等方面着想,以提供营养补充剂为主。市售体育饮料一般是采用补充发汗后失去的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为主,而不能直接预防或减轻疲劳。实际目前消费的强壮剂一般也多是采用维生素或氨基酸为原料。但是,强壮剂、体育饮料等营养剂对精神疲劳引起的神经损伤诱发的各种临床症状的确难以发挥治疗效果。“病从气来”,尽管是人们经常可以听到的这一句传统医学中的经典概述,但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还应该说是通过近年来科学研究所作出的解释。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精神疲劳是可以引起多种生活习惯病的。一般认为疲劳是由身体在接受各种刺激或精神压力后所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怖等的生理反应。疲劳除对一些刺激原的特定反应外,也存在生理上的共通反应。如交感神经—副肾髓质系统或下垂体—副肾皮质系统兴奋时诱发肾上腺素分泌,使血压上升,脉搏、呼吸频率增加等,当然精神疲劳也会促进副肾皮质释放氢化可的松(cortisol)。这些反应实际上也是身体的一种适应性防御表现或称疲劳反应。概括的说,精神压力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視丘下部继发的各种适应性防御反应。身体的疲劳反应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体现一种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或刺激副肾髓质分泌肾上腺素(adrenalin)发挥作用;另一种疲劳情况传导通路是通过视丘下部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刺激下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并作用于副肾皮质促进氢化可的松分泌来完成的。过去,人们常常使用人参等滋养强壮剂、vitaminE等抗氧化剂及营养补充剂作为抗疲劳剂使用。尽管上述方法对于改善精神疲劳确有一定疗效,但最适宜的方法应该说还是缓解精神紧张和抗不安。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安眠药或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类镇静药用于缓解精神疲劳,但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而限制其使用范围。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精神疲劳作用交感神经刺激脑广泛部位释放中枢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并引起不安、紧张等精神症状。此外,也作用视丘下部促进副肾皮质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和增加下垂体、副肾皮质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当然交感神经也分布在副肾髓质,因此精神疲劳也会刺激肾上腺素(adrenalin)释放入血液中。可以想象随着疲劳的程度加深,持续时间增长,无疑会影响到身体很多脏器,结果引起像消化性溃疡、虚血性心脏病、脑血管损害、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症状,也会诱发或增加神经症、抑郁症(depression)等的发病率。因此精神疲劳也被认为是生活习惯病的起因之一。精神疲劳带给人体的不健康因素,一般认为是因体内动态平衡(homeostasis)被破坏所至。这可能也正是传统医学的病因论中所经常提到的“病从气来”的理由所在。精神疲劳诱发各种临床症状的应对方法过去多数采用对症治疗或使用安眠药及抗不安剂。安眠药用于一时性改善身心状态,缓解疲劳。抗不安药的一般临床效果是缓和、改善身心损害引起的不安感、紧张感,睡眠、意识水平低下。现在,广泛使用的镇静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多数具有副作用,连用后中断时又多会出现反跳现象及临床依赖性,所以不宜频繁使用。可以说,药物应该仅作为改善或治疗不安等神经症状一种辅助手段,而且仅适合最必要、最少量、最短期间的使用。确切说镇静药物或安眠药难以称为理想的抗疲劳剂。而人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无催眠作用,无肌肉松弛作用,不产生健忘、耐性、依赖性等副作用的可以日常饮用,可以有效保持生物体动态平衡,有效防止疲劳,改善身心状态的健康饮料或健康食品。茶的故乡在中国南部,其根据之一是中国南部自然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杂种及变种的野生茶。一般人们知道,茶叶(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是茶科茶属植物的一种。早在1753 Carl von Linne已将茶叶记载为Thea sinensis L.。1887年Carl Ernst Otto Kuntze又将茶叶命名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之后,人们又不断在茶属植物中发现新品种,目前总数已超过200余种。1984年Chang & Bertholomew又将茶科植物再次分类。现在,茶叶归属于Camellia属。根据Chang & Bertholomew在1984的分类Camellia属又分Protocamellia、Camellia、Thea、及Metacamellia的4个亚属。Thea亚属中又包括Corallina、Brachyandra、Longipedicellata、Chrysantha、Calpandria、Thea、Longissima及Glaberrima组。其中Thea组中又有Quinquelocularis、Pentastylae、Gymnogyne及Sinensis 4个系。在Sinensis系中除传统茶叶(Camellia sinensis)之外,还有C.pubicosta、C.angustifolia、C.fangchensis、C.ptilophylla及C.parvisepala等植物,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则是其中的一种。在植物分类上,可可茶是传统茶叶(Camellia sinensis)的近缘种植物,被人们发现后又称为新种茶。根据近年的调查结果,野生可可茶主要自然生长在广东省龙门地区的狭窄范围内,长期以来为当地人通过杀青、半发酵、发酵等不同制茶方法制成绿茶、乌龙茶及红茶等茶叶用于日常饮用。至今为止没有发现饮用可可茶的副作用及不安感的现象。长期以来当地人也将可可茶用作健康茶来饮用,可可茶可以说是一种饮用安全的日常饮料。可可茶的主要特征不同于传统茶叶中的甲基黄嘌呤(methyxanthine)类代谢途径。茶叶中由可可碱转化为咖啡碱时需要一种可可碱氮-甲基转移酶(theobromine 1N-methyltranserase)的作用,而可可茶因缺少传统茶中所含有的该酶而使其嘌呤生物碱(purine alkaloids)的代谢停止在可可碱阶段而不能生成咖啡碱(Biosynthesis and Metabokism ofPurine Alkaloids in Leaves of Cocoa Tea(Camellia ptilophylla)J.Plant Res.,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可茶提取物用于制备预防及改善疲劳及其临床症状的药物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原博姚新生叶创兴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