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可可茶提取物用于制备预防及改善糖尿病及其临床症状的药物及食品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676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GCG、1,3,4,6-GA-glc、GC-3,5-diGA用于制备预防及改善糖尿病及其临床症状的药物及食品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基于可可茶在小鼠糖负荷试验中对升高的血糖值显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可可茶及其所含有效成分GCG、1,3,4,6-GA-glc、GC-3,5-diGA1,3,4,6-GA-glc、GC-3,5-diGA对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的抑制活性也得到了确切的证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植物提取及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可可茶提取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因糖代謝异常引起的疾病,以缺乏胰岛素(insulin)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各种糖代謝异常引起的的临床疾患症候群。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糖尿病不仅起因于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IDDM)和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 mellitus;N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称I型糖尿病,一般认为是由病毒等原因诱发,并通过自身免疫系统作用于胰脏β细胞使之坏死或者功能停止,结果引起胰岛素合成及分泌障碍的一种疾病。实际上,临床上的I型糖尿病患者仅占糖尿病的少数。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也称II型糖尿病,是一种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作用低下导致的疾病。当然,II型糖尿病的病态也受生活习惯、肥胖、饮食过度以及运动不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床上,II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有多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作为脑卒中、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人们所关注。同时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视网膜病变及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影响也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近年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明,糖尿病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作为生活习惯病的糖尿病,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受人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的清凉饮料、果汁饮料、点心及淀粉等含有大量多糖类物质。人类在摄取这些多糖类物质后,需在消化酶(digestive enzymes)作用下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吸收。葡萄糖被吸收后,体内血糖值即会急剧上升,被称为食后一过性血糖现象。血糖值的上升将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促进末梢组织吸取血中葡萄糖以降低血糖值。如果经常持续出现进食后一过性血糖增高现象,或者长期维持进食后的高血糖状态,将会导致分泌胰岛素的胰脏β细胞疲惫不堪,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并诱发耐糖功能的异常,导致糖尿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对食后高血糖现象的有效抑制也被认为是可以减轻II型糖尿病的发病和预防其恶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除接受临床治疗外,注意改变饮食习惯或采取增加运动量等促进糖代谢方法来降低血糖也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措施。当然,抑制血糖吸收也可有效减轻或改善高血糖的症状。通常,采用糖类消化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糖分解为单糖,进而抑制葡萄糖的吸收。近年来,尽管acarbose、voglibose等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抑制剂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与改善耐胰岛素制剂配伍应用治疗II型糖尿病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的需要。众所周知,为了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及糖尿病引发的生活习惯病,人们不仅要注重对糖尿病病理生理的解析或治疗药物的研制及开发,同时也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改善体质。从改善身体素质及生活习惯上着想,人们期待出现一种可以长期服用且安全性高,可用于改善或治疗糖尿病的健康食品或药物。当然,从预防观点考虑,能够作为日常饮料应用的糖尿病改善、治疗剂的研制为人们所期待。同时也是现在社会受人关注和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茶的故乡在中国南部,其根据之一是中国南部自然分布生长着茶的多种变种及野生种。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是一种野生茶,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传统茶叶(Camellia sinensis)的近缘种植物,被人们发现后又称为新种茶。根据近年的调查结果,野生可可茶主要自然分布在广东省龙门地区的狭窄范围,长期以来被当地人们通过杀青、半发酵、发酵等不同方法制成绿茶、乌龙茶及红茶等茶叶日常饮用。可可茶是一种饮用安全的日常饮料,长期以来被当地人们用作健康茶饮用,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及不安全的现象。与传统茶叶中的甲基黄嘌呤(methyxanthine)类物质代谢途径不同,可可茶中不含有咖啡因(caffeine),而含有可可豆碱(theobromine)(为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cacao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被称为可可茶(cocoa tea)。与咖啡因的化学结构不同,可可豆碱在咖啡因化学结构的1位上没有甲基取代,因而表现出与咖啡因不同的生理作用,不仅不显示咖啡因特有的中枢兴奋作用,相反显示出镇静等功能。因此,可可茶又被称作睡前可以饮用的休息茶,适用于老年、孕妇、儿童、胃肠功能低下或心脏不健康等人的饮用。近年来,人们非常关心天然物质生理活性的研究,对茶类所具有生物功能更是特别关注。茶和咖啡、可可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嗜好饮料,为世界绝大多数人所喜爱。人类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叶对健康的种种调节功能自古以来早以为人们所知,例如茶叶的抗氧化作用(antioxidant)、抗菌作用、对血中胆固醇的调节作用等更是令人注目。传统茶叶的提取物及所含主要活性成分多酚类(polyphenols)物质对糖的吸收抑制作用等已有报道。尽管可可茶是传统茶叶的近缘种植物,但对于可可茶的生物活性及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对糖的吸收影响以及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尚无任何应用方面的探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以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提取物及可可茶有效成分为原料,制备的安全性高、质量稳定、可供长期服用,不存在副作用的、用于减轻、改善和预防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或因糖尿病引起的包括高血糖、糖代谢异常及上述疾患引起的各种生活习惯病及临床症状的的药物的用途。所述的药物包括有效治疗剂量的可可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以可可茶提取物及可可茶有效成分为原料,制备的可用于预防或改善高血糖症、糖代謝异常、糖尿病或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的、无副作用、无毒性的健康食品、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可可茶在小鼠糖负荷试验中对升高的血糖值显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本专利技术以2g/kg葡萄糖或4g/kg蔗糖荷糖小鼠为动物实验模型,评价可可茶提取物对高血糖值的抑制效果。结果证明可可茶提取物对蔗糖荷糖小鼠表現出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的糖吸收抑制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也确认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所含主要活性成分1,3,4,6-GA-glc、GC-3,5-diGA对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是采用热水或水与甲醇、乙醇等低级醇类、丙酮等极性溶剂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任意混合溶剂进行提取的。因为可可茶中的生物碱(alkaloid)及儿茶酚类(catechins)都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一般用水提取即可,也可用不同浓度的低级醇类、丙酮等极性溶剂或任意混合溶剂来提取。在提取时,随着醇的添加,可可茶中活性成分的回收率会有所增加。尽管用水提取效果不如用醇添加提取,但随着水温增加,以及提取时间的延长,也可以达到与醇提取法相当的结果。因此,对可可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而言,上述提取方法及其任意组合都可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提取物。鉴于可可茶提取物是以药剂或饮料作为最终产品开发,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提取溶剂尽量选择乙醇为宜。提取时可可茶与溶剂的比率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可茶提取物用于制备预防及改善糖尿病及其临床症状的药物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原博姚新生叶创兴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