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血吸虫尾蚴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构成的成分有氯硝柳胺、对二氯苯和飘浮载体、扩散剂,主要成分为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的重量比为10~30∶90~70。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配比科学合理,工艺先进简单,杀灭血吸虫尾蚴效果好。以氯硝柳胺、对二氯苯、玉米芯颗粒等为材料加工而成的杀血吸虫尾蚴控释扩散剂,撒施于病原发生水域,借助对二氯苯的升华,使氯硝柳胺定量释放,借助分子张力和扩散剂的作用自由扩散,在水体中达到预期浓度,持效期长,有效杀灭血吸虫尾蚴,防止对人畜的感染,血吸虫尾蚴死亡率达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血吸虫尾蚴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新剂型,尤其是一种以氯硝 柳胺为原药、对二氯苯为熔解剂及玉米芯为飘浮载体的具有定量释放、自由扩散、 稳定飘浮和持效功能的杀血吸虫尾蚴控释扩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曰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为病原寄生的人畜共患疾病,人畜是终末宿主,钉 螺为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呦、胞呦、尾 坳及童虫6个阶段。从毛呦钻入钉螺至尾呦形成,系无性生殖阶段,在中间宿主钉螺 内完成;而从尾蚴、童虫至成虫成熟产卵,为有性生殖阶段,在宿主(人和哺乳动物) 内完成。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上海、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市自治区。通过消灭钉螺、切断 传播途径是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氯硝柳胺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的高效低毒灭螺药物。广泛用于灭螺 现场,同时又是有效的杀灭血吸虫尾呦的药物。目前主要的剂型是氯硝柳胺可湿性 粉剂和25%的悬浮剂用于流行区大面积杀灭钉螺。但由于氯硝柳胺难溶于水,对鱼类 等水生动物毒性较强,在有效灭螺浓度下,可引起鱼类死亡,因此,不能在鱼、蟹 等养殖地区使用,而且灭钉螺时有钉螺上爬现象,会导致灭螺效果降低。为降低血 吸虫病易感地带的灭螺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根据血吸虫尾呦聚集于水面的生 态特点,常采用氯硝柳胺缓释剂用于灭呦的方法。现有的缓释剂普遍采用氯硝柳胺 可湿性粉剂与载体粘合造粒而成,属物理型缓释剂,药效释放依赖于氯硝柳胺在水 中的溶解度,难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均匀释放和自由扩散,难以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杀灭血吸虫尾蚴药物存在的上述不^:,提供一种 在水体中达到预期浓度,持效期长,有效杀灭血吸虫尾蚴,防止对人畜感染的杀血 吸虫尾蚴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杀血吸虫尾呦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其特 征是构成的成分有氯硝柳胺、对二氯苯和飘浮载体、扩散剂,主要成分为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的重量比为10 30 : 90 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血吸'虫尾蚴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 将氯硝柳胺原粉和扩散剂NNO充分混合后,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粒径小于300 目的氯硝柳胺粉末;(2) 将(l)的氯硝柳胺粉末和对二氯苯粉末进行混合,氯硝柳胺粉末和对二氯苯粉 末的质量比为10 30 : 90 70;(3) 将(2)混合的混合物装入搪瓷反应釜内,在90 10(TC的温度条件下水浴加热 并搅拌,搅拌转速为25 35 r/min,待氯硝柳胺完全悬浮于融化的对二氯苯中成混 合熔液;(4) 将与(3)中混合熔液等质量的直径2. 5 3. 5mm的飘浮载体(玉米芯、软木屑等) 颗粒置于旋转造粒机中,按照10 20 r/tnin的速度旋转,将(3)的混合熔液在85 95'C 下通过液压喷雾于造粒机中的飘浮载体颗粒上,旋转造粒成直径4 6rani的球形颗粒;(5) 将球形颗粒冷却至环境温度,对相互粘接颗粒用碾压机碾压分开,采用分光 光度法检测制剂含量;(6) 将检测合格的制剂,密封包装。本专利技术配方、配比科学合理,工艺先进简单,杀灭血吸虫尾呦效果好。以氯硝 柳胺、对二氯苯、玉米芯颗粒等为材料加工而成的杀血吸虫尾呦控释扩散剂。本控 释扩散剂以氯硝柳胺为分散相、对二氯苯为连续相,将有效成分氯硝柳胺分散于熔 解的对二氯苯中;以玉米芯颗粒为飘浮载体,配以少量腦O为扩散剂加工而成的直径 4-6mra的球形颗粒制剂。控释缓释剂撒施于病原发生水域,借助对二氯苯的升华,使氯硝柳胺定量释放,借助分子张力和扩散剂的作用自由扩散,在水体中达到预期浓 度,有效杀灭血吸虫尾坳,防止对人畜的感染。按照4 5g (ai)氯硝柳胺控释扩散 剂/m2水面的施用量撒布于血吸虫危害水域,可以使水体氯硝柳胺含量维持在O. 3 0.4mg/L,血吸虫尾蚴死亡率达100%,持效期达30d左右。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5%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在水体释放浓度即随时间变化动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本专利技术终产品为有效成分氯硝柳胺含量在5 15%范围的杀血吸虫尾蚴的氯硝 柳胺控释扩散剂,各组成成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如下 氯硝柳胺5 15% 对二氯苯35 45% 飘浮载体40 55。% 扩散剂NNO: 2 4%。上述杀血吸虫尾蚴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的制备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 根据加工终产品的含量(重量百分比5~15%)要求,将重量百分比为5 15%氯硝柳胺原粉(有效重量百分比含量95%以上)和扩散剂應0重量百分比为2 4%充分混合,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成粒径通过300目筛网的氯硝柳胺粉末。2、 将1中粉碎的氯硝柳胺粉末和对二氯苯粉末(有效重量百分比含量98%以上),按照氯硝柳胺对二氯苯为io 30 : 90 70的重量比例均匀混合。3、 将混合物装入搪瓷反应釜内,在90 100'C的温度条件下水浴加热并搅拌, 搅拌转速为25 35r/min,使氯硝柳胺完全悬浮于融化的对二氯苯中构成氯硝柳胺 混合熔液。4、 将与3制得的氯硝柳胺混合熔液等重量的飘浮载体(直径3rran左右的玉米芯 或软木屑等)颗粒置于旋转造粒机中,按照10 20r/min的速度旋转,将3制得的氯硝柳胺混合熔液在85 95'C液压喷雾于造粒机中的飘浮载体颗粒'上,旋转造粒成 直径4 6mm的球形颗粒。5、 取出造粒成型制剂,冷却至室温,如颗粒间相互粘接,可用碾压机碾压分开,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制剂含量。6、 检测合格的制剂产品以塑料袋密封后,装入包装箱内。 室内模拟测定氯硝柳胺控释缓释剂的释放性能取按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含量为5%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7 g 、10%控释扩散 剂3.5g、 15X控释扩散剂2.33g,使氯硝柳胺有效含量一致,分别固定悬浮于盛有 IOL脱氯水的容器(直径33cm)的水面中央,定期更换20%的脱氯水,并采用分光 光度检测方法测定水体中氯硝柳胺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氯硝柳胺控 释扩散剂在水体能都能迅速释放扩散,6h后水体氯硝柳胺浓度即可达0.67 — 0. 72mg/L, 12h后达到浓度最高峰0. 75-0. 8mg/L,以后逐步回落稳定在0. 3-0. 4mg/L 之间。投放28d后水体氯硝柳胺浓度仍可达0.29—0.32mg/L (图1)。实施例2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对尾蚴的毒杀作用取一定量实施例1中制得的5%氯硝 柳胺控释扩散剂悬浮于脱氯水中,测定水中释放氯硝柳胺的浓度,使氯硝柳胺终浓 度分别为0. lmg/L、0. 2mg/L、0. 3mg/L、0. 4mg/L和0. 5mg/L,取不同浓度的溶液0. 3mL 于酶标条孔内,放入30 60条尾蚴,分别于放入尾呦后5、 10、 25、 35min在解剖 镜下观察不同时间尾蚴的死亡率,凡脱尾、表皮肿胀、解剖针刺激不活动者视为死 亡。上述各浓度试验重复3次,另设脱氯水处理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控释扩 散剂处理的水体氯硝柳胺浓度达0. 3mg/L时,35min以内即可100%杀死尾呦。随着 氯硝柳胺浓度的加大尾蚴死亡速度显著加快,当氯硝柳胺浓度达0.4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血吸虫尾蚴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其特征是构成的成分有氯硝柳胺、对二氯苯和飘浮载体、扩散剂,主要成分为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的重量比为10~30∶90~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血吸虫尾蚴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其特征是构成的成分有氯硝柳胺、对二氯苯和飘浮载体、扩散剂,主要成分为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氯硝柳胺和对二氯苯的重量比为10~30∶90~7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血吸虫尾呦的氯硝柳胺控释扩散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 将氯硝柳胺原粉和扩散剂NNO充分混合后,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粒径小于300 目的氯硝柳胺粉末;(2) 将(l)的氯硝柳胺粉末和对二氯苯粉末进行混合,氯硝柳胺粉末和对二氯苯粉 末的质量比为10 30 : 90 70;(3) 将(2)混合的混合物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琴,曹国群,徐健,朱荫昌,苏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