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4662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和传动装置(2),所述发动机(1)设有输出端口(11),所述传动装置(2)设有输入端口(21),所述输出端口(11)与所述输入端口(21)连接;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中间法兰(3),所述输出端口(11)通过所述中间法兰(3)与所述输入端口(21)连接。该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发动机(1)可以与具有不同的输入端口的传动装置(2)连接,从而进行动力的传递。(*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engine (1) and a transmission device (2), the engine (1)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port (11),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2)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port (21), the output port (11) and the input port (21) connection; th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lso includes an intermediate flange (3), the output port (11) by the intermediate flange (3) and the input port (21) connecti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powertrain enables the engine (1) to be connected to a transmission (2) with different input ports, thereby transmitting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港口运输及堆垛装备的发展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设备需要匹配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动机、变速-变矩器、变速箱和离合器等动力单元。而众多动力单元的接口标准不统一,导致动力传动系统装配使用遇到诸多困难。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一般直接与变速箱、变速-变矩器或者离合器等下级传动单元连接,但是由于变速箱、变速-变矩器和离合器的输入端口标准各不相同,而一台发动机的输出端口是固定的,因而发动机只能与其输出端口相配的下级动力传动单元连接。比如,某种型号的变速箱的输入端口与发动机的输出端口相配,因而该种型号的变速箱可以与发送机连接,而其他不同型号的变速箱或者具有不同输入端口的变速-变矩器或者离合器就不能与发送机连接。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下级传动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 使得该发动机可以与具有不同输入端口的下级传动单元进行连接,从而进行动力的传递,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发动机可以与具有不同的输入端口的传动装置连接,从而进行动力的传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所述发动机设有输出端口,所述传动装置设有输入端口,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中间法兰,所述输出端口通过所述中间法兰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优选地,所述中间法兰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一者设有外止口,另一者设有内止口 ;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输入端口中,一者设有凸台,另一者设有内孔;所述外止口连接于所述内孔中,所述凸台连接于所述内止口中。优选地,所述中间法兰与所述输出端口相对的第一端设有外止口,其与所述输入端口相对的第二端设有内止口 ;所述输出端口设有所述内孔,所述输入端口设有所述凸台。优选地,所述外止口的外止口侧壁与所述内孔的内孔周向侧壁之间进一步通过第一螺钉连接。优选地,所述内止口的内止口周向侧壁与所述凸台的凸台侧壁之间进一步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中间法兰与所述输出端口相对的第一端设有内止口,其与所述输入端口相对的第二端设有外止口 ;所述输出端口设有所述凸台,所述输入端口设有所述内孔。优选地,所述外止口的外止口侧壁与所述内孔的内孔周向侧壁之间进一步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内止口的内止口周向侧壁与所述凸台的凸台侧壁之间进一步通过第二螺钉连接。优选地,所述输出端口进一步设有传递转矩螺钉,所述输入端口进一步设有内盘螺母,所述传递转矩螺钉穿过所述中间法兰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内盘螺母连接。优选地,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输入端口中,一者设有中心定位轴,一者设有中心定位轴套,所述中心定位轴穿过所述中间法兰的中心通孔设于所述中心定位轴套中。优选地,所述中心定位轴进一步通过中心连接法兰设于所述中心定位轴套中。优选地,所述中心连接法兰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凸台,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内孔;所述中心定位轴套的内部进一步开设有第二连接内孔,所述中心定位轴进一步开设有第二连接凸台;所述第一连接凸台配合于所述第二连接内孔中,所述第二连接凸台配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内孔中。优选地,所述中心连接法兰进一步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中心定位轴连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中间法兰,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口通过所述中间法兰与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入端口连接,从而进行动力的传递。可以根据传动装置输入端口的不同,设计不同的中间法兰,因而当发动机需要与不同的传动装置连接时,可以采用与要连接的传动装置的输入端口相配的中间法兰,从而实现了发动机与具有不同输入端口的传动装置的连接。比如,根据变速箱、变速-变矩器和离合器三者输入端口的不同,可以设计三种不同的连接法兰,当发动机与变速箱、变速-变矩器和离合器三者某一个连接时,可以采用该传动装置对应的中间法兰。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能够使得发动机可以与具有不同的输入端口的传动装置连接,从而进行动力的传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发动机;11输出端口 ;Ila传递转矩螺钉;2传动装置;21输入端口 ;21a内盘螺母;3中间法兰;31外止口 ;31a外止口侧壁;32内止口 ;32a内止口周向侧壁;41凸台;41a凸台侧壁;42内孔;4 内孔周向侧壁;51第一螺钉;52第二螺钉;61第一螺栓;62第二螺栓;71中心定位轴;71a第二连接凸台;72中心定位轴套;7 第二连接内孔;8中心连接法兰;81第一连接凸台;82第一连接内孔;9紧固螺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题为提供一种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发动机可以与具有不同的输入端口的传动装置连接,从而进行动力的传递。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基础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和传动装置2,该传动装置2为下级传动单元,可以是变速箱、变速-变矩器或离合器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传动装置。发动机1设有输出端口 11,传动装置2设有输入端口 21,输出端口 11与输入端口 21连接。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中间法兰3,输出端口 11通过中间法兰3与输入端口 21连接,亦即中间法兰3 —端与输出端口 11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口 21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根据传动装置2的输入端口 21的不同,设计不同的中间法兰3,因而当发动机1需要与不同的传动装置2连接时,可以采用与要连接的传动装置2的输入端口 21相配的中间法兰3,从而实现了发动机1与具有不同输入端口 21的传动装置2 的连接。比如,根据变速箱、变速-变矩器和离合器三者输入端口的不同,可以设计三种不同的连接法兰,当发动机1与变速箱、变速-变矩器和离合器三者某一个连接时,可以采用该传动装置对应的中间法兰。在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中,可以对输出端口 11和输入端口 21与中间法兰3之间的连接结构作出具体设计。比如,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法兰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一者设有外止口 31,另一者设有内止口 32 ;输出端口 11和输入端口 21中,一者设有凸台41,另一者设有内孔42 ;外止口 31连接于内孔42中,凸台41连接于内止口 32中。显然,该种结构设计非常方便地实现了输出端口 11和输入端口 21与中间法兰3之间的连接,并且连接结构比较简单,拆装比较方便。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间法兰3与输出端口 11 相对的第一端设有外止口 31,输出端口 11设有内孔42,该外止口 31便连接于该内孔42中; 连接法兰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和传动装置(2),所述发动机(1)设有输出端口(11),所述传动装置(2)设有输入端口(21),所述输出端口(11)与所述输入端口(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中间法兰(3),所述输出端口(11)通过所述中间法兰(3)与所述输入端口(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成李翠英高新桂潘国智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