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生菌和口服耐受性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婴儿的牛奶变态反应或乳超敏反应十分常见,通常婴儿长到2或3岁时该反应就会消失,但偶尔也有终身均会过敏的。这是婴儿中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在足月婴儿中出现的频率为0.5-3%,在早产婴儿中的频率为3-5%。这种变态反应可导致皮疹、荨麻疹、嘴部红肿、流鼻涕、打喷嚏、腹痛、腹泻、呕吐、过敏或更常见地消化道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与婴儿猝死有关。乳超敏反应应与乳糖不耐性(先天缺乏乳糖酶导致对乳不耐受)相区分。大多数情况下,牛奶变态反应由α-乳球蛋白及β-乳球蛋白变应原造成。酪蛋白和/或白蛋白也是牛奶中潜在的致过敏乳蛋白,也可导致变态反应。当免疫系统针对上述蛋白产生超敏反应时,形成变态反应。此过程(致敏)的第一步,免疫系统首先把这些蛋白当作是一种进入身体的抗原,这将引起由特异抗体或特异致敏的T淋巴细胞组成的免疫应答。第二步,如果抗体是IgE抗体,其将通过产生炎症反应,即变态反应来应答变应原的存在。此种类型的变态反应的机制可解释如下IgE抗体出现于细胞(包括循环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变应原和IgE发生相互作用时,呈递IgE/变应原对的细胞产生并 ...
【技术保护点】
至少包含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的食品,所述物质由双歧杆菌属菌株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2-5-24 02011444.31.至少包含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的食品,所述物质由双岐杆菌属菌株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食品,其中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食品,其中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ATCC27536。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添加的细菌是已灭活的或死的细菌。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该食品不旨在用于过敏群体。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该食品是婴儿配方食品。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细菌在食品中以每ml复水产品或每g食品105-108cfu,优选105-107cfu,最优选106cfu的量存在。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该食品是宠物食品。9.根据权利要求8的食品,其中细菌以104-108cfu/g非湿食品,105-108cfu/g湿食品,以及105-108cfu/g液体食品的量存在。10.至少包含可以促进口服耐受性的物质和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的食品,其中所述可以促进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由乳杆菌属的乳酸细菌组成,而所述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由双岐杆菌属的乳酸细菌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食品,其中乳杆菌是副干酪乳杆菌,而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食品,其中副干酪乳杆菌是副干酪乳杆菌CNCM I-2116,而乳酸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ATCC 275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普里乌特,S佩凯,
申请(专利权)人:雀巢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