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和口服耐受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31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至少包含可以促进口服耐受性的物质(副干酪乳杆菌)的食品、至少包含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乳酸双岐杆菌)的食品、以及包含可以促进和维持口服耐受性物质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联合)的食品。该食品旨在用于婴儿、幼儿、儿童以及宠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不旨在用于过敏群体的食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生菌和口服耐受性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婴儿的牛奶变态反应或乳超敏反应十分常见,通常婴儿长到2或3岁时该反应就会消失,但偶尔也有终身均会过敏的。这是婴儿中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在足月婴儿中出现的频率为0.5-3%,在早产婴儿中的频率为3-5%。这种变态反应可导致皮疹、荨麻疹、嘴部红肿、流鼻涕、打喷嚏、腹痛、腹泻、呕吐、过敏或更常见地消化道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与婴儿猝死有关。乳超敏反应应与乳糖不耐性(先天缺乏乳糖酶导致对乳不耐受)相区分。大多数情况下,牛奶变态反应由α-乳球蛋白及β-乳球蛋白变应原造成。酪蛋白和/或白蛋白也是牛奶中潜在的致过敏乳蛋白,也可导致变态反应。当免疫系统针对上述蛋白产生超敏反应时,形成变态反应。此过程(致敏)的第一步,免疫系统首先把这些蛋白当作是一种进入身体的抗原,这将引起由特异抗体或特异致敏的T淋巴细胞组成的免疫应答。第二步,如果抗体是IgE抗体,其将通过产生炎症反应,即变态反应来应答变应原的存在。此种类型的变态反应的机制可解释如下IgE抗体出现于细胞(包括循环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变应原和IgE发生相互作用时,呈递IgE/变应原对的细胞产生并释放包括组胺在内的化学介质。这种现象导致病理学效应,如局部或系统血管扩张。通常,当婴儿首次尝试食物的多样化而第一次饮用牛奶时,这种乳超敏反应就会出现。Oy aboatech AB的WO01/97822公开了使用益生菌,如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sp.rhamnosus)来制备可以在高风险发生特应性疾病的婴儿中用于主要预防特应性疾病的组合物。这是为高风险过敏群体这一特殊群体进行过敏预防的一种尝试。WO01/89541(Compagnie Gervais Danone)公开了在口服组合物中使用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可增加特异针对致病微生物的免疫性。其尤其旨在用于影响呼吸系统的病原体,同时该组合物可以是食品或是食品增补剂。然而,仍然需要手段来预防特应性疾病,如牛奶变态反应和/或维持婴儿自身后天获得的或是在上述手段的帮助下获得的口服耐受性。专利技术概述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至少包含可以维持口服耐受现象的物质的食品,以及包含可以促进和维持口服耐受现象的物质的食品。本专利技术涉及不旨在用于变应性群体的食品。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显示小鼠(常规的(CV),单相关的(monoassociated)和无菌的(GF))口服乳清蛋白后28天处死(A)或50天处死(B),小鼠血清中BLG-特异性抗体(IgE,IgG1和IgG2a)的效价降低。图2显示体外脾细胞的IFN-γ、IL-10、IL-5和IL-4产生。给小鼠(常规的(CV),单相关的和无菌的(GF))喂食乳清蛋白(黑色柱)或盐水(无色柱),之后皮下注射于Al(OH)3中的100μg BLG及100μg OVA,管饲后28天处死(A)或50天处死(B)。在第50天处死的小鼠在第21天和第35天额外地又接受两次注射。专利技术详述在本专利技术上下文中,“食品”这一术语旨在包括任何可食用的物质。因此,它可以是一种可供人食用的产品,但是,该术语同样也包括可被动物食用的产品,所述动物如宠物,如狗、猫、兔、豚鼠、小鼠、大鼠、鸟(如鹦鹉)、爬行动物和鱼(如,金鱼)等。此外,该术语也包括可由其它驯养的动物,如家畜,如牛、马、猪、绵羊、山羊、水牛、骆驼等等食用的产品。该术语也旨在包括任何婴儿配方食品、幼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infant and baby follow-up formula)等等。当谈到牛奶变态反应或牛奶超敏反应时,应当理解我们意在指任何食物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以及更一般地任何特应性疾病。我们的讨论主要围绕此变态反应展开,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婴儿接触到的第一种食品是牛奶;然而,我们并不旨在将本专利申请的范围限于此疾病。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已发现加入到食品中的益生菌能够用作佐剂来促进和维持口服耐受性(oral tolerance)。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至少包含可以促进对牛奶蛋白的口服耐受现象的物质的食品。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发现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乳酸细菌株,特别是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菌株可促进口服耐受的诱导,且特别适用于促进对牛奶蛋白的口服耐受性。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用的乳杆菌是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CNCM I-2116。已经证实这些微生物具有例如以下特性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来自精氨酸的NH3阴性,CO2产生阴性。它们产生L(+)乳酸,并且能在浓度高达0.4%的胆汁盐中生长。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促进对抗原的口服耐受,可以将所用乳酸细菌尤其添加入从出生至向营养中引入抗原(如牛奶抗原)时使用的婴儿配方食品中,当作一种佐剂或是增补剂。由于这种乳酸细菌不是婴儿肠道中的优势菌群,因此应当将大量的此种微生物加入到这种配方食品中,如105-108cfu/mL复水配方食品(reconstituted formulae)或cfu/g食品,更优选105-10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106cfu/ml复水配方食品。因此,可以每天摄入几次该乳酸细菌,从而导致这种微生物在肠道微生物菌群中的量持续地足够有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上述属于乳杆菌属的乳酸细菌,尤其是副干酪乳杆菌,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为副干酪乳杆菌CNCM I-2116,也可添加到宠物食品中以促进口服耐受性。其优选添加到块状或油炸食品中,并且也可以添加到湿食品,如罐头食品中。还可以添加到宠物用的液体配方食品中,如小猫或小狗用的牛奶等等,此外,还能添加到宠物食用的咀嚼型食品中。对于非湿食品而言,宠物食品中此微生物的补充量可在104-108cfu/g之间,对于湿食品在105-108cfu/g之间,对于液体食品在105-108cfu/g之间,这些量并非是限制性的。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副干酪乳杆菌CNCM I-2116的蛋白水解活性及其在降解牛奶中最重要的变应原β-乳球蛋白时的潜在作用。基于功能,可将乳酸细菌的蛋白水解系统分为3组i)蛋白酶将全蛋白分解为肽;ii)肽酶降解肽;和iii)转运系统运输降解产物穿过细胞膜。蛋白酶位于细菌细胞外,而多数的肽酶位于细胞质中。在本研究中,来自胞质提取物的肽酶被用于降解天然的β-乳球蛋白(BLG)及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解(tryptic-chymotriptic)(TC)肽。与副干酪乳杆菌相关的酶主要水解酸性TC肽、轻微水解碱性肽且根本不水解BLG。由于BLG的TC水解产物被证实主要由酸性肽组成(62%),因此,副干酪乳杆菌酶对它们的降解是十分有意义的。然而,这种蛋白水解活力无疑限于氨肽酶或二肽酶,因为通过大小排阻层析发现,由副干酪乳杆菌的降解作用释放的肽,分子量主要小于500Da。氨肽酶和二肽酶活性也降解碱性级分,并且我们还观察到在副干酪乳杆菌降解后的此级分中存在分子量大于2000Da的肽。虽然我们并不想被理论所局限,但肽之间的强疏水相互作用能够解释这种观测现象,因为碱性TC肽已通过C18层析被证实具有高疏水性。副干酪乳杆菌提取物对酸性TC肽的降解导致具有免疫抑制性的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至少包含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的食品,所述物质由双歧杆菌属菌株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2-5-24 02011444.31.至少包含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的食品,所述物质由双岐杆菌属菌株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食品,其中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食品,其中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ATCC27536。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添加的细菌是已灭活的或死的细菌。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该食品不旨在用于过敏群体。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该食品是婴儿配方食品。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细菌在食品中以每ml复水产品或每g食品105-108cfu,优选105-107cfu,最优选106cfu的量存在。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的食品,其中该食品是宠物食品。9.根据权利要求8的食品,其中细菌以104-108cfu/g非湿食品,105-108cfu/g湿食品,以及105-108cfu/g液体食品的量存在。10.至少包含可以促进口服耐受性的物质和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的食品,其中所述可以促进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由乳杆菌属的乳酸细菌组成,而所述可以维持口服耐受性的物质由双岐杆菌属的乳酸细菌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食品,其中乳杆菌是副干酪乳杆菌,而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食品,其中副干酪乳杆菌是副干酪乳杆菌CNCM I-2116,而乳酸双岐杆菌是乳酸双岐杆菌ATCC 275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普里乌特S佩凯
申请(专利权)人:雀巢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