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峰专利>正文

一种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0209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黄藤素、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其特点在于它是由鱼腥草提取的有效部位鱼腥草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由黄藤中提取纯化得到的黄藤素与药用辅料组成,制备成冻干粉针剂。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黄藤素、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剂又称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
技术介绍
黄藤素是由防己科植物黄藤(Fibranrea recisa)的藤茎和根提取的总生物碱,主要为掌叶防己碱(palmatine),尚含有小蘖碱,其药理作用为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增强白细胞巨噬能力的作用。目前已有片剂、注射液、胶囊剂及栓剂,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肠炎、痢疾、泌尿道感染、外科及妇科细菌感染性炎症等。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 Thunb)的全草,主要有效成分为鱼腥草挥发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症。鱼腥草及其制剂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肿瘤、抗炎止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钩端螺旋体、利尿等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五官科疾病、肿瘤疾病和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银屑病等其他疾病。在资料检索中未发现有以黄藤素、鱼腥草挥发油组方的药物组合物的任何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将黄藤素和鱼腥草挥发油合用,能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增强黄藤素制剂的药理作用,且药理作用更加全面,经反复试验和研究,我们优选了黄藤素和鱼腥草挥发油的最佳组方用量和比例,并将鱼腥草挥发油进行包合,包合物和黄藤素加适宜药用辅料,制备成本专利技术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药理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药理作用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稳定性好、药效更加显著的药物组合物,即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上述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在治疗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等病症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工艺制法(1)鱼腥草挥发油包合方法一取鱼腥草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用羟丙基-β-环糊精进行包合羟丙基-β-环糊精加适量水,加热溶解,冷至室温,制成饱和水溶液,按照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1∶10-20的比例(v/g)加入鱼腥草挥发油,50℃-60℃保温条件下搅拌2-4小时,室温下继续搅拌2小时,冷藏过夜,抽滤,滤渣低温干燥,得到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方法二取鱼腥草挥发油,采用超声法用羟丙基-β-环糊精进行包合羟丙基-β-环糊精加适量水,加热溶解,冷至室温,制成饱和水溶液,按照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1∶10-20的比例(v/g)加入鱼腥草挥发油,移至超声波发生器中超声振荡45-90分钟,控制温度45℃以下,静置,滤过,滤渣低温干燥,得到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2)制剂处方黄藤素1-2重量份,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0.5-4重量份,药用辅料3-5.5重量份。(3)将上述黄藤素,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合并,用注射用水溶解,加入药用辅料,调pH值为5.0-7.0,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包装得到本专利技术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本专利技术所述黄藤素系用黄藤根茎采用文献2(黄祖良等。从黄藤中提取黄藤素工艺的改进.基层中药杂志.2001,15(3)17-18)方法提取、精制得到的结晶,黄藤素含量>97%。本专利技术所述鱼腥草挥发油为由中药鱼腥草经水蒸气蒸馏或超临界萃取提取得到的挥发油类成分。随着黄藤素的开发利用,黄藤的野生药用原料的采挖已经使原料药资源出现短缺。本专利技术将黄藤素与鱼腥草挥发油组方,一方面可以增强黄藤素制剂的药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黄藤素的用量,能使有限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不仅对保护资源有利,而且能使更多的患者受益。鱼腥草挥发油为从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挥发油类成分,该类成分在水中溶解性差,且挥发油类成分具有一定挥发性,稳定性差,本专利技术将鱼腥草挥发油用羟丙基-β-环糊精进行了包合,羟丙基-β-环糊精为水溶性的包合物,用其包合的挥发油成分制成的粉针剂在溶液中溶解性好,注射时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患者痛感小,易于被患者愉快的接受;而且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使其在制备、贮藏、运输的过程中不易挥发,不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增加了挥发油的稳定性,提高了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二、稳定性试验为了进一步比较包合工艺对鱼腥草挥发油的稳定性的影响,将本专利技术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与鱼腥草挥发油(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分别置常温下考察,其中鱼腥草挥发油密封置安瓶中,以甲基正壬酮含量为指标进行考察。甲基正壬酮的测定方法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20±5℃;理论塔板数按甲基正壬酮峰计算,不得低于1000,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取样品,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5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再加乙酸乙酯3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2h,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分取乙酸乙酯层,测定器再用乙酸乙酯洗涤3次,每次2ml,合并洗涤液,置蒸发器中60℃水浴,通氮气蒸至将干,定量转移至2ml量瓶中,加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即得。检测分析结果见表1(以0月含量为100%计)表1 稳定性试验甲基正壬酮含量变化结果(%)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将鱼腥草挥发油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稳定性明显提高,有利于制剂的质量控制。三、药理实施例为了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制剂处方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本专利技术研究人员以黄藤素注射液为对照,对本专利技术制剂进行了药效学研究。试药与动物本专利技术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由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黄藤素注射液(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生理盐水(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健康昆明系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均由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霉菌、淋球菌(均由广州疾病预防中心提供)。1.抗菌试验1.1体外抑菌试验取直径6mm的滤纸片,放入药物溶液(配置成相应临床用药浓度)中浸泡16h,120℃下湿热灭菌备用,将上述供试菌液各取0.5ml与相应固体培养基,在超净工作台内制成含菌平板,取含浸出汁的滤纸片贴在含菌平板上,每皿贴5片,每菌做3次重复,细菌置37℃生化培养箱内培养48h,测定24h、48h后滤纸片的抑菌圈大小,比较抑菌效果,结果见表2。表2 对供试菌种的抑制效果供试菌种 黄藤素注射液本专利技术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抑菌直径(mm)抑菌直径(mm)24h48h 24h48h金黄葡萄球菌10.0 10.0 11.0 11.5大肠杆菌8.07.5 8.58.5肺炎杆菌8.58.5 9.59.0痢疾杆菌6.56.0 7.57.0绿脓杆菌7.57.0 8.08.0霉菌6.56.0 7.06.5淋球菌 5.56.0 6.06.5上述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复方黄藤素冻干粉针剂与黄藤素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方黄藤素冻干份针剂,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有效成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的:黄藤素1-2份,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0.5-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黄藤素冻干份针剂,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有效成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的黄藤素1-2份,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0.5-4份。2.一种复方黄藤素冻干份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鱼腥草挥发油包合方法一取鱼腥草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用羟丙基-β-环糊精进行包合羟丙基-β-环糊精加水加热溶解,冷至室温,制成饱和水溶液,按照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1∶10-20的比例(v/g)加入鱼腥草挥发油,50℃-60℃保温条件下搅拌2-4小时,室温下继续搅拌2小时,冷藏过夜,抽滤,滤渣低温干燥,得到鱼腥草挥发油包合物。方法二取鱼腥草挥发油,采用超声法用羟丙基-β-环糊精进行包合羟丙基-β-环糊精加水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