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生专利>正文

一种注射用银杏叶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6553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用银杏叶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粉针剂是由中药银杏叶经乙醇提取、乙醇沉淀、壳聚糖沉淀、D101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洗脱、水饱和乙酸乙酯萃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和冻干赋形剂制备而成;本申请的银杏叶冻干粉针剂与市售制剂进行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银杏叶冻干粉针剂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银杏叶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银杏(GingkobiobaL)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孑孓古树种之一,属银杏科,是银杏属现存的唯一生存种,银杏是我国的稀有树种,也是世界上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尤其在最近几年来,国内外相继对银杏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大量的药学、药理、药效、临床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份是银杏总黄酮醇苷类、萜内酯类化合物,这类成分也是评判银杏叶提取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及药理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增强心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明显的纤维蛋白原溶解,抑制血流再灌注后的损伤,增强心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能力等。在国外尤其是德国、法国已有一定量银杏叶提取物应用于临床并证明了其效果,目前已发展到欧、亚、美等几十个国家。目前国内外利用银杏叶提取物开发出了许多能有效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周边血管、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与保健食品,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已在临床与人们的生活中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应用程度不高,银杏制剂主要作为辅助药物用于临床,主要原因是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中有效成分量偏低,影响了疗效。如国际上通用的EGB761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中以银杏黄酮苷24%、萜内酯6%为质量指标,用银杏黄酮苷24%、萜内酯6%作为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限度是偏低的,不能满足临床的疗效要求。造成银杏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偏低的原因同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已报道的银杏叶提取物现有工艺技术有树脂吸附纯化法、热浸法、微波提取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法等。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取的有效成分总量不高、工艺路线不够合理或工业化条件不具备等。市售银杏叶注射制剂为舒血宁注射液,其在制备工艺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银杏内酯的含量达不到标准,使得其成品合格率较低,临床应用效果不是很理想;申请号为200410069037.6和03152921的专利应用聚酰胺和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提取纯化银杏叶,该工艺方法使用聚酰胺价格昂贵,同时工业化生产较困难;申请号为03150054、03114825、02113533的专利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提取纯化银杏叶,该方法对树脂洗脱液没有进一步纯化,使一些银杏叶杂质保留在制剂中,临床应用安全性较低;申请号为02134490的专利应用大孔树脂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提取纯化银杏叶,该方法组合在工业化生产中生产消耗很高,造成产品的附加值也很高,给患者造成相当大的经济负担;申请号为02113530、02113529的专利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银杏叶,该申请主要介绍了大孔树脂去除银杏叶有害杂质银杏酸的方法,而对提高银杏叶产品质量未作介绍;申请号为95118737的专利应用碱性水提取、D101型大孔树脂提取纯化银杏叶,该申请只是应用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总黄酮,对银杏叶另一重要有效成分的银杏内酯未作任何介绍,导致有效成分的流失,浪费了大量有限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对银杏叶采用乙醇提取、乙醇沉淀、壳聚糖沉淀、D101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洗脱、水饱和乙酸乙酯萃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的方法得到银杏叶提取物,得到的提取物进行质量检测银杏总内酯不小于10%,其中银杏内酯A、B、C、白果内酯总量不低于75%,总黄酮醇苷不小于40%,总黄酮以芦丁计不小于70%,银杏酚酸小于5ppm;银杏叶提取物与冻干赋形剂混合制备成冻干粉针剂,药理试验表明,本申请冻干粉针剂与市售银杏叶注射制剂比较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本申请在工艺研究中,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优选实验,通过实验确定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得到银杏叶提取物,提取率高,银杏总黄酮、总内酯含量高,复合制备注射制剂中药新药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工艺制法(1)取干燥银杏叶,粉碎成1-5mm,加入银杏叶质量7-12倍体积量的50%-70%乙醇,浸泡1-3小时,回流提取1-2小时,提取液备用,残渣加入残渣质量5-6倍体积量的5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1.5小时,提取液合并,滤过,回收乙醇至尽,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1.20-1.30的溶液,搅拌加入浓缩液2倍体积的10%乙醇,静置30分钟,离心,上清液搅拌加入1%壳聚糖溶液,加入体积为上清液体积的1/20-1/30,静置60分钟,离心,上清液调节pH值3-4;(2)取上述上清液上D101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流速1-3倍柱体积/小时,至无色,洗脱液弃去,用70%乙醇继续洗脱,流速1-3倍柱体积/小时,洗脱液回收乙醇至尽,加入水饱和乙酸乙酯萃取2次,乙酸乙酯液层回收溶剂,备用;水液层调节pH值至8-9,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两次,正丁醇液层回收溶剂弃去,水层继续浓缩,用85%乙醇溶解,调节pH值至10-10.5,静置30分钟,离心,上清液调节pH值至5-6,回收乙醇至尽,与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加入乙醇使乙醇达到10%,加入0.4%活性炭,煮沸,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减压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提取物;(3)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加入冻干赋形剂,调节PH值,0.22微米滤芯过滤,冷冻干燥,得到银杏叶冻干粉针剂。本申请使用的冻干赋形剂为甘露醇、乳糖或蔗糖中的一种。二.检测分析本申请银杏叶提取物含量测定实验原料本申请银杏叶提取物(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1)银杏总黄酮检测分析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实验仪器日本岛津公司紫外检测器实验试剂0.4%磷酸(分析纯)、甲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提供标准品芦丁中国生物检定所提供测定方法精密称取本申请银杏叶提取物和对照品芦丁,置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放入紫外检测仪中,在265nm处检测,经过检测和计算,银杏总黄酮含量如表1所示。(2)银杏总内酯的检测分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21叶银杏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3)银杏总黄酮醇苷的检测分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21叶银杏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4)银杏酸的检测分析运用反相银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C-10A液相色谱仪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紫外检测器试剂甲醇(分析纯)、乙酸(分析纯)由北京化工厂提供标准品银杏酸对照品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化实验室提供。色谱及检测条件色谱柱为watersC18ODS(21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5%乙酸水溶液(90∶10),流速0.25ml/min,柱温30℃。测定法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计算银杏酸的含量。经过检测和计算,银杏酸如表1所示。表1 银杏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工艺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银杏酸含量低,因此,本申请工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三.大孔树脂优选实验实验方案提取物1按照本申请的工艺得到银杏叶提取物(使用D101大孔树脂);提取物2(1)按照本申请工艺制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用银杏叶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取干燥银杏叶,粉碎成1-5mm,加入银杏叶质量7-12倍体积量的50%-70%乙醇,浸泡1-3小时,回流提取1-2小时,提取液备用,残渣加入残渣质量5-6倍体积量的5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1.5小时,提取液合并,滤过,回收乙醇至尽,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1.20-1.30的溶液,搅拌加入浓缩液2倍体积的10%乙醇,静置30分钟,离心,上清液搅拌加入1%壳聚糖溶液,加入体积为上清液体积的1/20-1/30,静置60分钟,离心,上清液调节pH值3-4;    (2)取上述上清液上D101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流速1-3倍柱体积/小时,至无色,洗脱液弃去,用70%乙醇继续洗脱,流速1-3倍柱体积/小时,洗脱液回收乙醇至尽,加入水饱和乙酸乙酯萃取2次,乙酸乙酯液层回收溶剂,备用;水液层调节pH值至8-9,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两次,正丁醇液层回收溶剂弃去,水层继续浓缩,用85%乙醇溶解,调节pH值至10-10.5,静置30分钟,离心,上清液调节pH值至5-6,回收乙醇至尽,与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加入乙醇使乙醇达到10%,加入0.4%活性炭,煮沸,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减压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提取物;    (3)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40-60重量份,加注射用水溶解完全,加入冻干赋形剂40-60重量份,调节PH值,0.22微米滤芯过滤,冷冻干燥,得到银杏叶冻干粉针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用银杏叶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取干燥银杏叶,粉碎成1-5mm,加入银杏叶质量7-12倍体积量的50%-70%乙醇,浸泡1-3小时,回流提取1-2小时,提取液备用,残渣加入残渣质量5-6倍体积量的5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1.5小时,提取液合并,滤过,回收乙醇至尽,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1.20-1.30的溶液,搅拌加入浓缩液2倍体积的10%乙醇,静置30分钟,离心,上清液搅拌加入1%壳聚糖溶液,加入体积为上清液体积的1/20-1/30,静置60分钟,离心,上清液调节pH值3-4;(2)取上述上清液上D101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流速1-3倍柱体积/小时,至无色,洗脱液弃去,用70%乙醇继续洗脱,流速1-3倍柱体积/小时,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生周志炜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