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杠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7440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设置在副杠本体上的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副杠本体包括有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固定连接构成缓冲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较好地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副杠分总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副杠分总成
技术介绍
副杠是用在机动车上,当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车 身的一种安全装置。现有的一种用于汽车上的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副杠本体上设有用于与车 身固定的定位孔,一般副杠本体为一直板,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其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 效果差,起到的作用不明显,因而不能很好地保护车身和车内的人,市场需要一种能较好地 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副杠分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较好地 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副杠分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设置在副杠本体上的 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副杠本体包括有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和后副 杠本体固定连接构成缓冲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改进,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设置缓冲空间,副杠本体吸收、缓和 外界冲击力的能力增强,前副杠本体的前端面先受到碰撞冲击力,经缓冲空间缓和,当冲击 力到达后副杠本体时,已经被削弱。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后副杠本体中部分别向前侧和后 侧弯曲构成所述的缓冲空间。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能保证缓冲空间的效果不会受到影响。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缓冲空间截面为矩形。采用上述再进一步改进,矩形的缓冲空间起到的缓冲效果更好,当然也可以为其 它形状的缓冲空间,但是,缓冲效果没有矩形缓冲空间效果好。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均为弓字形。采用上述更进一步改进,弓字形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副杠本体吸收、缓和外界冲 击力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1,设置在副杠本体上的若干 定位孔2,所述的副杠本体1包括有前副杠本体11和后副杠本体12,所述的前副杠本体11 和后副杠本体12固定连接构成缓冲空间3。所述的缓冲空间3可以设置为若干个,本具体 实施例中,只设置一个。所述的前副杠本体11、后副杠本体12中部分别向前侧和后侧弯曲构成所述的缓 冲空间3。当然也可以为前副杠本体11或后副杠本体12上设置缓冲空间3,但是,这样会 使得加工工艺复杂,增加制造成本。本技术中,所述的缓冲空间3截面为矩形。为了进一步提高副杠本体1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能力,本技术中,所述的 前副杠本体11和后副杠本体12均为弓字形。本技术中,所述的向前侧弯曲为向偏离汽车车身一侧弯曲,所述的向后侧弯 曲为向靠近汽车车身一侧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设置在副杠本体上的若干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杠本体包括有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固定连接构成缓冲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设置在副杠本体上的若干定位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副杠本体包括有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固定连 接构成缓冲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杠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后副杠本体中 部分别向前侧和后侧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圣安黄胜全章继成周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