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件连接结构及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960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件连接结构及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所述制件连接结构构成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之间的定位连接,其包括主体,通透的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构成螺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之一的构成螺接的第一连接孔,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接的所述第一制件或所述第二制件的螺接的第二连接孔,以及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另一个的螺接的第三连接孔。该制件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使得主体形成相对于第一制件或第二制件的旋转,因此可便于第三连接孔与第一制件或第二制件上的配合孔对位,从而可便于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的连接。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parts and mounting structure assembly of instrument plate reinforced bea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orkpiec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dashboard strengthening beam mounting structure assembly, the parts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arts of the connection,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transparen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with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of bolts. The connecting hole. A screwed hol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hole includes a connection with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hole is screwed with the first part or the second parts of the screwed connection hole second, and with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another of the screwed connection hole third. The parts connecting structure makes the main form with respect to the first or second parts of the rotating parts in use, it can facilitate the connection hole and the first third parts or second parts with hole alignment, thus can facilitate the connection parts and parts of the first sec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制件连接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制件连接结构的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
技术介绍
在对车辆仪表板加强梁进行安装时,其大多是将加强梁在车身侧围上进行定位,并通过设置在加强梁上的中央连接件与车身底板螺栓连接,进而实现对整个结构的安装固定,由于各个连接部位均存在一定的公差并相互累计,因此导致在中央连接件与车身底板上的支座安装时会出现挡孔现象,导致返工的发生,且影响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制件连接结构,可便于两个制件之间的连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件连接结构,构成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制件连接结构包括主体,通透的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构成螺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圆孔,以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之一的螺接;第二连接孔,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接的所述第一制件或所述第二制件的螺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弧形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弧形中心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心重合;第三连接孔,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另一个的螺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孔为长条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宽度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插装配合的螺栓的直径大0.5~1.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宽度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插装配合的螺栓的直径大1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轴线所在圆弧的半径为24~27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轴线的弧长为12~14mm。进一步的,于所述主体的边缘处形成有翻边。进一步的,于所述主体上形成有加强部。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为形成于所述主体上的凹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制件连接结构,通过在主体上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孔的弧形中心与第一连接孔的圆心重合,从而可使得该制件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形成相对于第一制件或第二制件的旋转,因此可便于第三连接孔与第一制件或第二制件上的配合孔对位,从而可便于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的连接,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2)将第三连接孔设置为长条孔,一方面便于与第一制件或第二制件上的配合孔对位,另一方面也可保证力的传递效果。(3)设置翻边可提高主体的结构强度。(4)设置加强部可进一步提高主体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该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包括加强梁本体,于所述加强梁本体至少一端处形成有与车身侧围连接的安装板,于所述加强梁本体中部连接有作为第一制件的中央连接件,于所述中央连接件和作为第一制件的车身底板之间设有如上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本技术的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可减少各个连接处于中央连接件和车身底板处的累计公差,可便于中央连接件和车身底板的安装连接。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各连接孔的位置关系及尺寸标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锁紧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101-斜边,102-长直角边,103-短直角边,2-翻边,3-加强部,4-安装板,401-安装孔,5-第一连接孔,6-凸边,7-第二连接孔,8-第三连接孔,9-车身侧围,10-中央连接件,11-车身底板,12-定位螺栓,13-限位螺栓,1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制件连接结构,构成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制件连接结构包括主体,通透的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构成螺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之一的构成螺接的第一连接孔,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接的所述第一制件或所述第二制件的螺接的第二连接孔,以及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另一个的螺接的第三连接孔。该制件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使得主体形成相对于第一制件或第二制件的旋转,因此可便于第三连接孔与第一制件或第二制件上的配合孔对位,从而可便于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的连接。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可如图1所示,主体1整体为近似于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板状件,且斜边101与长直角边102采用圆弧过渡。为了提高主体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主体1边缘处形成有翻边2,为了下文所述的凸边6的设置,该翻边2仅沿斜边101和长直角边102布置,同时进一步提高主体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还可在主体1上设置有加强部3,该加强部3为形成主体1中部端面上的凹槽。此外,为了增加该制件连接结构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斜边101上设置具有安装孔401的安装板4,通过设置安装板4可便于主体1与车辆上的其它构件相连接。如上的结构中,为了便于第一连接孔5的布置、以及出于避免主体1的对车辆上的其它构件造成干涉的考虑,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斜边101与短直角边103交汇处的短直角边103上形成有凸边6,该凸边6的宽度小于短直角103边长度的一半,并沿主体1长度方向反向延伸。而第一连接孔5为形成于凸边6与短直角103边交汇处的圆孔。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7则为形成于长直角边102与短直角边103交汇处的弧形孔,且第二连接孔7的弧形中心与第一连接孔5的孔心重合。第二连接孔7的具体结构可如图2所示,其长轴线所在圆弧的弧长L为12~14mm,最优为13mm,而长轴线所在圆弧的半径r为24~27mm,最优为25mm。为了便于结构的布置、以及出于最大限度的减少累积公差的考虑,本实施例中将第三连接孔8尽可能的远离第一连接孔5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8设于斜边101与长直角边102的交汇处,且第三连接孔8的孔心(即第三连接孔8的长中心线与短中心线的交点)与第一连接孔5的圆心的连线距离k为94~97mm,最优为96mm。为了保证力的传递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8为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h为19~21mm,最优为20mm,而第三连接孔8的宽度则大于与该第三连接孔8插装配合的螺栓直径0.5~1.5mm,最优为1mm。此外,为了提高连接效果,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5的圆心位于第三连接孔8长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由图3结合图4所示,包括图中未示出的加强梁本体,在加强梁本体至少一端形成有与车身侧围9连接的图中未示出的连接板,于所述加强梁本体中部连接有作为第一制件的中央连接件10,该中央连接件10延伸至作为第二制件的车身底板11处,并在中央连接件10和车身底板11之间设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为了便于中央连接件10和车身底板11与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件连接结构及仪表板加强梁安装结构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件连接结构,构成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制件连接结构包括主体(1),通透的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的、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构成螺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连接孔(5),所述第一连接孔(5)为圆孔,以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之一的螺接;第二连接孔(7),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螺接的所述第一制件或所述第二制件的螺接;所述第二连接孔(7)为弧形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孔(7)的弧形中心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的孔心重合;第三连接孔(8),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另一个的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件连接结构,构成第一制件和第二制件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制件连接结构包括主体(1),通透的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的、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构成螺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连接孔(5),所述第一连接孔(5)为圆孔,以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之一的螺接;第二连接孔(7),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螺接的所述第一制件或所述第二制件的螺接;所述第二连接孔(7)为弧形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孔(7)的弧形中心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的孔心重合;第三连接孔(8),构成与所述第一制件和所述第二制件另一个的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8)为长条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8)的宽度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8)插装配合的螺栓的直径大0.5~1.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8)的宽度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杰程平杨旭刘良姜娟娟姜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