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674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该总成包括至少一组编织单元,针板包括底板和安装于底板上的插片,在插片上安装有若干选针、弹簧针、长脚针和织针,该总成还包括有上、下护山、翻针导块、选针器、接针压片、吊目压片及推针导块,上护山与上针脚接近的位置各设有凸出部,与凸出部相对齐的插片表面设有对应的避位缺口,避位缺口的深度与凸出部的高度相同,各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左、中、右上护山和翻针导块靠近长脚针的上针脚的位置加高1mm的凸出部,相对应的针板插片位置则减掉1mm的避位缺口,从而可使上针脚与其它轨道部分的接触部分达到1.7mm,增加上针脚的接触部位后就不再容易断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脑编织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编织鞋面等物品的编织机内部山板及针板总成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电脑编织机是用于编织鞋面等物品的设备,其应用相当广泛。紧吊目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山板1由机头带动左右水平移动,以机头从左至右移动为例,此时针板相对山板1自右向左移动,在山板1移动到接近最右端时,山板最左端的归位导块将所有选针从针板中顶起。最左端选针器受电脑控制进行初选,确定进行下一步动作时需要哪些选针。当山板自右向左移动时,左下护山将所有选针推至H位,接着选针15进入最左端选针器进行复选,将确定要在H位编织的选针压回针板,而要在A位进行编织的选针则被推针导块推至A位。进入A位的选针不受压片的控制,完全沿着既定轨道前行。进入H位的选针因其弹簧针16凸起处处于压片区,即电脑可控制接针压片12、吊目压片11去压弹簧针16的针脚。当各压片不压弹簧针16时,选针针就类似于在A位时沿轨道前行。当吊目压片11压下了弹簧针16,导致长脚针17的下针脚基本缩入针板的插片3S,如图1所示和图6所示,而上针脚17A也大幅回缩,但仍露出针板1mm,而上护山(如右上护山4S)导引下来后的针板和山板1之间的护山间隙d4为0.3mm,因此,上针脚17A与各轨道之间仍有0.7mm的接触位置,由于接触太少所以造成撞针的机率较高。而此时长脚针的上针脚本应进入翻针导块13上的翻针轨迹,但因该翻针导块13为了紧吊目的对应动作已经下陷,所以两者没有接触,整针水平前行。正常编织环节中,同样存在因翻针导块13与针板之间距离过大导致长脚针17的上针脚17A接触各轨道太少而容易断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可靠性更高、不易断针的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该总成包括至少一组编织单元,山板安装于机头中,针板安装于主机体中,机头安装于主机体上,山板与针板构成匹配结构;针板包括底板和安装于底板上的插片,在插片上安装有若干选针、弹簧针、长脚针和织针,织针紧接长脚针,长脚针紧接弹簧针,弹簧针紧接选针,长脚针的头部位置具有凸起的上针脚;该总成还包括有左上、下护山、翻针导块、右上、下护山、选针器、接针压片、吊目压片及推针导块,上述部件均安装于山板上,其中,左上护山与右上护山左右对齐,左上护山与左下护山上下对齐,右上护山与右下护山上下对齐,翻针导块位于左上护山与右上护山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护山与所述长脚针的上针脚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右上护山表面的右上护山凸出部,所述左上护山与所述长脚针的上针脚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左上护山表面的左上护山凸出部,与右上护山凸出部及左上护山凸出部相对齐的插片表面设有对应的避位缺口,避位缺口的深度与右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相同,右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与左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翻针导块与左上护山或右上护山对齐的部位设有翻针导块凸出部,翻针导块凸出部的高度与右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相同。当总成包括两组以上编织单元时,在相邻编织单元之间通过中上护山和中下护山连接,中上护山与右上护山及左上护山对齐,中下护山与左下护山及右下护山对齐;其中,中上护山的高度与右上护山凸出部及左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相同。右上护山凸出部高度、左上护山高度及翻针导块凸出部高度均为1mm。优选地,避位缺口深度为1mm。本技术通过将左、中、右上护山和翻针导块靠近长脚针的上针脚的位置加高1mm的凸出部,相对应的针板插片位置则减掉1mm的避位缺口,从而可使长脚针的上针脚与其它轨道部分的接触部分达到1.7mm,增加上针脚的接触部位后就不再容易断针,从而解决了传统紧吊目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山板与针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除针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底板与插片分解示意图;图6为织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护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翻针导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山板,2为底板,3为插片,3A为避位缺口,3S为插片,4为右上护山,4A右上护山凸出部,4S为右上护山,5为中上护山,6为左上护山,6A为左上护山凸出部,7为右下护山,8为中下护山,9为左下护山,10为选针器,11为吊目压片,12为接针压片,13为翻针导块,13A为翻针导块凸出部,14为紧吊目轨迹,15为选针,16为弹簧针,17为长脚针,17A为上针脚,18为织针,19为推针导块,d1为避位缺口深度,d2为右上护山凸出部高度,d3为上针脚凸出高度,d4为护山间隙。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该总成包括至少一组编织单元,山板1安装于机头中,针板安装于主机体中,机头安装于主机体上,山板1与针板构成匹配结构;针板1包括底板2和安装于底板上的插片3,在插片3上安装有若干选针15、弹簧针16、长脚针17和织针18,织针18紧接长脚针17,长脚针17紧接弹簧针16,弹簧针16紧接选针15,长脚针17的头部位置具有凸起的上针脚17A,上针脚17A下方则有一类似结构的下针脚;该总成还包括有左上、下护山、翻针导块13、右上、下护山、选针器10、接针压片12、吊目压片11及推针导块19,上述部件均安装于山板1上,其中,左上护山5与右上护山4左右对齐,左上护山5与左下护山9上下对齐,右上护山4与右下护山7上下对齐,翻针导块13位于左上护山5与右上护山4之间;所述右上护山4与所述长脚针17的上针脚17A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右上护山4表面的右上护山凸出部4A,所述左上护山5与所述长脚针17的上针脚17A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左上护山5表面的左上护山凸出部5A,与右上护山凸出部4A及左上护山凸出部5A相对齐的插片3表面设有对应的避位缺口3A,避位缺口3A的深度与右上护山凸出部4A的高度相同,右上护山凸出部4A的高度与左上护山凸出部5A的高度相同。参照图2和图8,所述翻针导块13与左上护山5或右上护山4对齐的部位设有翻针导块凸出部13A,翻针导块凸出部13A的高度与右上护山凸出部4A的高度相同。右上护山凸出部4A高度、左上护山高度5A及翻针导块凸出部13A高度均为1mm,避位缺口3A深度为1mm,如此将一边减去1mm,对应另一边则加高1mm,使上针脚17A与各轨道的接触部位增加至1.7mm,从而降低断针机率。参照图2和图7,当总成包括有两组以上的编织单元时,在相邻编织单元之间通过中上护山6和中下护山8连接,中上护山6与右上护山4及左上护山5对齐,中下护山8与左下护山9及右下护山7对齐;其中,中上护山6的高度与右上护山凸出部4A及左上护山凸出部5A的高度相同。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该总成包括至少一组编织单元,山板安装于机头中,针板安装于主机体中,机头安装于主机体上,山板与针板构成匹配结构;针板包括底板和安装于底板上的插片,在插片上安装有若干选针、弹簧针、长脚针和织针,织针紧接长脚针,长脚针紧接弹簧针,弹簧针紧接选针,长脚针的头部位置具有凸起的上针脚;该总成还包括有左上、下护山、翻针导块、右上、下护山、选针器、接针压片、吊目压片及推针导块,上述部件均安装于山板上,其中,左上护山与右上护山左右对齐,左上护山与左下护山上下对齐,右上护山与右下护山上下对齐,翻针导块位于左上护山与右上护山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护山与所述长脚针的上针脚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右上护山表面的右上护山凸出部,所述左上护山与所述长脚针的上针脚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左上护山表面的左上护山凸出部,与右上护山凸出部及左上护山凸出部相对齐的插片表面设有对应的避位缺口,避位缺口的深度与右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相同,右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与左上护山凸出部的高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机的山板与针板总成改良结构,该总成包括至少一组编织单元,山板安装于机头中,针板安装于主机体中,机头安装于主机体上,山板与针板构成匹配结构;针板包括底板和安装于底板上的插片,在插片上安装有若干选针、弹簧针、长脚针和织针,织针紧接长脚针,长脚针紧接弹簧针,弹簧针紧接选针,长脚针的头部位置具有凸起的上针脚;该总成还包括有左上、下护山、翻针导块、右上、下护山、选针器、接针压片、吊目压片及推针导块,上述部件均安装于山板上,其中,左上护山与右上护山左右对齐,左上护山与左下护山上下对齐,右上护山与右下护山上下对齐,翻针导块位于左上护山与右上护山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护山与所述长脚针的上针脚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右上护山表面的右上护山凸出部,所述左上护山与所述长脚针的上针脚接近的位置设有凸出于左上护山表面的左上护山凸出部,与右上护山凸出部及左上护山凸出部相对齐的插片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晨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