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6917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用途,从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干燥根茎及须根,粉碎,用50-70%乙醇或丙醇加热回流,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得乙醇或丙醇浸膏;并经石油醚提取再用乙酸乙酯酯类提取1-4次,得到酯类提取液;通过活性炭柱层析,用95-100%乙醇冲洗,再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下述24种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为环菠萝蜜烷型,用于在治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和保健品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常用中药西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关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 Komarov)和北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三种中得到的三萜类(包括三萜苷类)化合物,作为抗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的以骨组织量减少和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并易于发生骨折的较复杂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骨质疏松患者超过2亿人。在美国有1000万患者,其直接医疗费用估计为140亿美元。日本据估计现在已达到1000万,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快,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正迅猛增加,已成为老年患者多发性疾病。我国目前有8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据推测,到201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将达到1.15亿人1)。毫无疑问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此数目惊人的膨大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群,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亦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高龄骨折患者,生活完全要靠人照顾。骨质疏松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医学及社会课题。在2000年全球畅销的前500种药品中,用于治疗骨疏松症的10种处方药的销售额已达56亿美元,美国决策资源公司预测,2009年,世界主要骨质疏松药品市场将超过100亿美元,其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2001年,骨质疏松市场前5个品种的销售额均以20%的速度递增,2002年的市场约在80亿美元左右2)。我国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浙江省6家医药公司的销售数据表明2001年较1998年增长了100%3)。武汉地区1998-2000年的统计表明在所用药物中进口,合资品种占92.2%,这为纯国产药物研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4)。目前治疗和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钙制剂、二磷酸盐类、雌激素、雄激素、维生素D3类、降钙素及激素替代疗法。激素替代疗法虽然是防治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疗法,但长期使用有导致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危险。二磷酸盐类长期使用效果还没有被完全证实。其他药物如降钙素、氟化物等,或价格昂贵,或远期疗效不确切,均不够理想。由于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自然而然价格合理,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升麻为常用中药,其欧洲种(欧洲升麻,Cimicifuga rasemosa)粗提物在欧洲(尤其在德国)、美国临床上用于更年期综合症治疗,并证实其安全有效。对于北升麻的化学成分(从1966年开始)大量的化合物被报道,其中主要为三萜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申请者李建新从1996-1993年(见参考文献6-8,J.X.Li为本专利技术申请者李建新)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中,使用体外小鼠头盖骨培养系统,首次发现国产升麻的甲醇提取物对由甲状旁腺素引起的骨吸收亢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甲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可溶部。进一步的活性检测显示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对骨吸收亢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活性炭脱色,各种正相、反相硅胶分离技术对关升麻和西升麻的化学成分做了详细的研究。从关升麻的乙酸乙酯可溶部中分离到14个化合物。利用二维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解析,确定其中10个为新三萜化合物。同样从西升麻的乙酸乙酯可溶部中分得18个化合物,11个为新三萜化合物,其中3个具有trinor-triterpenoid五环新骨架。以上的三萜类化合物为环菠萝蜜烷型(结构见图1,2)。由于体外小鼠头盖骨培养系统只是提示升麻可能具有抗骨质疏松效果,要证实该作用体内试验必不可少。申请者李建新首次发现了(1996年,见参考文献9-10)关升麻和西升麻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对大鼠的骨吸收亢进而引起的血钙浓度上升具有明显的降低效果,首次利用8个月大的经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和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测定骨密度的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XA)证实各乙酸乙酯可溶部对由老龄大鼠双侧卵巢摘除引起的骨质疏松化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并且未能观察到雌激素样副作用。申请者随后的试验体外和动物体内试验,证实了三萜皂苷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并从体外试验证明了三萜皂苷之间的作用的相乘效果。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中国专利技术有CN1111427C(申请日1999年2月8日)介绍了升麻的利用提出了利用升麻提取物(60-80%乙醇提取浸膏用正己烷提取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乙酸乙酯提取物用活性炭纯化后的产物)用于促进骨形成和抗吸收方面药物的用途和传统有机溶媒提取方法,但没有指出活性成分。另外一个专利技术(申请日2003年7月31日,公开号CN1475296A)提出了升麻精(为升麻皂甙)的提取制备方法,并提出了升麻皂甙的含量以及该提取物在促进骨形成和抗吸收以及治疗女性雌激素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方面药物和保健品的用途,但未有升麻中各升麻皂甙化合物的具体报告。参考文献如下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8(1),1-7,2002。骨质疏松药物重点品种市场分析,医药快讯信息网,2003年1月17日。扬茵、王健,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西北药学杂志,18(3),133-134,2003。徐楚鸿、王虎等,1998-2000年武汉地区抗骨质疏松药用药分析,药物流行病杂志,11(1),17-19,2002。田李军,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四川中医,20(2),22-24,2002。S.Kadota,J.X.Li,et al,Constituents of Cimicifugae Rhizoma II.Isolation andStructures of New Cycloartenol Triterpenoids and Related Compounds fromCimicifuga foetida L.,Tetrahedron 51(4),1143-1166(1995)升麻的化学成分II西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中三萜类及相关化合物的分离纯化J.X.Li,S.Kadota et al,Foetidinol,A New Trinor-triterpenoid with A Novel CarbonSkeleton,from A Chinese Crude Drug″Shengma″(Cimicifuga foetida L.),Tetrahedron Letters35(26),4475-4476(1994)绿升麻醇,西升麻(Cimicifuga foetidaL.)中的一种具有少3碳三萜新骨架的化合物J.X.Li,S.Kadota et al,Constituents of Cimicifugae Rhizoma I.Isol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Ten New Cycloartenol Triterpenes from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Komarov,Chemical & 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用途,从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干燥根茎及须根,粉碎,用50-70%乙醇或丙醇加热回流,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得乙醇或丙醇浸膏;将该浸膏溶于蒸馏水中或少量50%乙醇中,混悬于蒸馏水中,加入石油醚类溶剂1-4次萃取后,同样的将经石油醚提取后的浸膏蒸留水混悬液用乙酸乙酯酯类提取1-4次,得到酯类提取液;浓缩除去这些提取液中的溶媒,得酯类提取物;酯类提取物溶于95-100%的乙醇中,通过活性炭柱层析,用95-100%乙醇冲洗,再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下述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为环菠萝蜜烷型:(1).24-表-7,8-去氢升麻醇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2).3-酮-24-表-7,8-去氢升麻醇3-keto-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2′,4′-O-二乙酰基-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2′,4′-O-diacetyl-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4).3′-O-乙酰基-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3'-O-acetyl-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5).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6).7,8-去氢升麻醇7,8-didehydrocimigenol,(7).25-乙酰基-7,8-去氢升麻醇25-O-acetyl-7,8-didehydrocimigenol,(8).7,8-去氢-24-乙酰基羟基升麻醇-3-木糖苷7,8-didehydro-24-O-acetylhydroshengmanol-3-O-β-D-xyloside,(9).24-表槭素醇24-epi-acerinol,(10).大三叶升麻醇heracleifolinol,(11).25-乙酰基升麻醇25-O-acetylcimigenol,(12).25-A-3-O-β-D-木糖苷25-anhydrocimogenol-3-O-β-D-xylosid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