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7528 阅读:6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的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运用中医理论分析该处方组成,并参考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根据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并以治疗作用作为依据,研究得到了一组合理、稳定的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的技术方案。根据这一技术方案能够制备出质量可控、能充分发挥疗效,服用剂量合理的药物;且服用携带更加方便,患者易于接受,运输和储存又减少了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是--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背录技术清肺消炎丸的功能为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的治疗。该方剂由夭津 中新药业达仁堂制药厂独家研制生产,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已被载入现行《中国药典》,属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基本药物及OTC药 物,并被列入医保目录。CN200310119372.8公开了该方的组成和制 备方法。冬春季节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疾病。这些疾病多数会伴有咳嗽、痰多或气喘等症状。达仁堂生产的 清肺消炎丸可清肺热、止咳、化痰、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 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痰稠、喘 息气急,属热象者。清肺消炎丸以中医四大经典专著之一 《伤寒论》 中麻杏石甘汤为基础,保留了主要药物麻黄、石膏、苦杏仁,增 加了地龙、牛蒡子、葶苈子,以及具有清热解毒的牛黄、羚羊角。咳 嗽有痰,中医认为肺热是主要的致病原因之一。肺热分外感风热之邪、 或受寒后化热两种,表现以咳嗽、咯痰及气喘为fe症,又见吐黄痰且 粘稠不易咯出、发烧、嗓子疼、口渴、胸闷烦热、舌红苔黄、脉洪大 或滑数等。现代医学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 管炎急性发作,以及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其它原 因引起的肺炎、肺心病等,均可用清肺消炎丸治疗。对肺热引发 的咳、痰、喘等症,治疗上-般以去除外邪为主,辅助以疏风、止咳、 化痰、、P喘的药,但是H前很难找到能同时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 止咳、化痰、平喘等综合作用的西药。清肺消炎丸既能宣通,又清内 热,还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配伍合理,对咳、痰、喘疗效显 著。现代大量药理研究证实,麻黄、牛黄、地龙、石膏等药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羚羊角、杏仁、葶苈子也有良好的解热、抗菌、 消炎效果。最新研究表明,牛黄能有效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因此清肺消炎丸对咳、痰、喘等呼吸系 统疾病有广泛作用,特别是对病因不明或者对抗生素己产生耐药性及 肝、肾功能较差的人群,作用更广泛、更安全,并可根据不同年龄选 择适当用量。对于严重肺感染的患者,口J配合抗生素协同治疗。因此 该方具有以下特点1、清肺消炎丸在传统名方基础上,根据现代人 发病特点加入多种中药,使抗炎解热作用更强,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 中医辩症属热象者。2、清肺消炎丸为纯中药制剂,反复使用不 产生耐药性,且无明显毒副作用。3、清肺消炎丸选料上乘,加之组方药效宏大,无需加量服用。4、清肺消炎丸针对儿童、成人对症用 药均有良好疗效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效率为96%,显效以上为 79%;②治疗急性气管炎40例,有效率为95%,显效以上为75%;③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总有效率为97%.目前,该方剂型为蜜丸,易于染菌和霉变,服用和携带不便,口 感不佳,每剂服用量过大,小儿、老人及咽喉炎患者吞咽困难,服用 不方便,患者接受程度差;并且从口服至胃肠道吸收过程缓慢。这些 因素直接影响清肺消炎丸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需要对这一方剂进 行工艺改进,合理提取同时使之服用剂量更小、吸收更好,服用更 加方便,患者也易于接受。为f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运用中医理论分析 该处方组成,并参考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 果,根据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并以治疗作用作为依据,研究得到了一组合理、稳定的提取i:艺和制剂工艺的技术方案。根据这一技术方案能够制备出质量可控、能充分发挥疗效,服用剂量合理的药物;且 服用携带更加方便,患者易于接受,运输和储存又减少了费用,具有 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可控、 能充分发挥疗效且服用剂量合理的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 重量份数分别为麻黄230 260份; 石膏740 770份;地龙730 760份; 牛蒡子240 250份;葶苈子230 260份; 牛黄90 100份;炒苦杏仁50 70份;羚羊角25 35份。 其优选组分为麻黄250份石膏750份地龙 750份牛蒡子250份 葶苈子250份牛黄100份炒苦杏仁60份羚羊角30份 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待用;(2) .将麻黄、石膏、地龙水提、浓縮,得到浓縮液A;(3) .将牛蒡子、葶苈子、炒苦杏仁醇提、浓縮,得到浓縮液B;(4) .将上述浓縮液A、浓縮液B合并、干燥,得到干^物;(5) .将人工牛黄、羚羊角粉粉碎,得到粉碎物;(6) .将上述干燥物、粉碎物混合,即得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组合物活性成分。而且,所述的浓縮液A的水提方法为将麻黄、石裔、地龙分别 用10 15倍量、5 8倍量进行两次水提,每次水提时间均为1.5 3 小时。而且,所述的浓縮液B的醇提方法为将牛蒡子、苹苈子、炒苦 杏仁分别用30 50%、 70 80%醇提两次,每次醇提时间均为1 3小 时。而且,所述的浓縮液A的比重为X, 1.05《X《1.4。而且,所述的浓縮液B的稠膏比重为X, 1.15《X《1.35。而且,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可依药剂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 法加入相关辅^4制备相应的剂型。而且,所述的采用本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制备相应的剂型所加入 的相关辅料可以是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 葡萄糖、氯化钠、维生素C、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制备出质量可控、能充分发挥疗效, 服用剂量合理的药物。服用携带更加方便,患者易于接受,运输和储存又减少了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F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这里所述实施例的方案不限制本发 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和变化, 所述的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视为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 实质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实施例l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 麻黄250g石膏750g地龙 750g 牛蒡子250g 葶苈子250g牛黄100g炒苦杏仁60g 羚羊角30g 制备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1)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待用;(2) .将麻黄、石膏、地龙分别用10倍量、8倍量水提取两次,每 次2h,提取液合并,浓縮,得到浓縮液A;(3) .将牛蒡子、葶苈子、炒苦杏仁分别用30%、 70%醇提两次,每 次lh,浓縮,得到浓縮液B;(4) .将上述浓縮液A、浓縮液B合并、干燥,得到干燥物;(5) .将人工牛黄、羚羊角粉粉碎,得到粉碎物;(6) .将上述干燥物、粉碎物混合,即得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组合物活性成分375克。所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旬'依药剂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 加入相关辅料制备相应的剂型。如采用本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制备相 应的剂型所加入的相关辅料可以是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 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维生素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    麻黄:230~260份;  石膏:740~770份;    地龙:730~760份;  牛蒡子:240~250份;    葶苈子:230~260份;  牛黄:90~100份;    炒苦杏仁:50~70份;  羚羊角:25~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麻黄230~260份; 石膏740~770份;地龙730~760份; 牛蒡子240~250份;葶苈子230~260份;牛黄90~100份;炒苦杏仁50~70份;羚羊角25~3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 麻黄250份石膏750份地龙 750份蒡子250份 葶苈子250份牛黄100份炒苦杏仁60份羚羊角30份。3、 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F步骤(1)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待用;(2) .将麻黄、石膏、地龙水提、浓縮,得到浓縮液A;(3) .将牛蒡于、葶苈子、炒苦杏仁醇提、浓縮,得到浓縮液B;(4) .将上述浓縮液A、浓縮液B合并、干燥,得到干燥物;(5) .将人工牛黄、羚羊角粉粉碎,得到粉碎物;(6) .将h述干燥物、粉碎物混合,即得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组合物活性成分。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f:所述的浓縮液A的水提方法为将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勤刘稚菲金兆祥耿彤安适之江凌刘雅华李侠张红茹罗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