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丸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540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丸生产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滴盘和冷凝机构,滴盘和冷凝机构之间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能够水平移动的接料器和用于驱动接料器移动的驱动机构,滴盘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和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本药丸生产系统具有能够提高生产的成品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药丸生产系统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丸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药丸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中药滴丸中,滴丸机作为中药滴制的设备,提供中药从液态的药夜成型为固态药丸的场所。滴丸机包括滴盘和冷凝机构,滴盘将液体中药滴入冷凝机构中,在冷凝机构中形成固态药丸,在中药滴制的开始和结尾(即头尾料),滴盘内的药业高度无法达到正常滴制工艺所需的高度,此时滴制下来的药滴重量不达标,造成后续凝固成的药丸重量不达标,需要剔除,降低了生产的成品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0003]中药滴制工艺靠重力和滴盘内的压力驱动滴下,经过滴制后掉入冷凝机构中自然冷却形成药丸,其过程都由人工监控,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强度偏大。
[0004]另外,目前滴丸设备清洗同样需要人工清洗,部分设备还需拆卸下来单独清洗,例如滴盘,储液容器一般采用在位清洗,但是需要人工洗刷,稍有不慎容易将水落入冷凝机构中,导致冷凝机构被污染,故,人工清洗的风险比较大,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的成品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药丸生产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药丸生产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滴盘和冷凝机构,所述滴盘和冷凝机构之间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能够水平移动的接料器和用于驱动接料器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滴盘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驱动机构信号连接。<br/>[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接料器的一侧设有排料管。
[0010]所述滴盘的上方设有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有电动阀门机构,所述电动阀门机构与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
[0011]所述电动阀门机构包括升降阀杆、阀芯和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阀杆设于储液容器上并与升降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阀芯固定在升降阀杆的底端并与出液口对应设置,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与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
[0012]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还没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有排液阀,所述储液容器内设有振动器和搅拌器。
[0013]所述储液容器内分为多个储液区域,各所述储液区域的底壁均为向下凹陷的锥形壁,所述锥形壁的中心均设有出液口。
[0014]所述储液容器的侧壁上设有电加热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的药丸生产系统的制丸过程:首先将接料器移至滴盘的正下方,向滴盘内加入药液,滴盘产生的不合格药液滴入接料器中;当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滴盘内液位到达合格液位时,驱动机构启动,将接料器从滴盘下方移走,滴盘中的药液滴落于冷凝机构中,在冷凝机构中形成药丸;当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滴盘内液位低于合格液位时,驱动机构启动,将接料器移至滴盘的下方,滴盘内药液滴入接料器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接料器在安装架上水平移动,头料和尾料处理时,使接料器移至滴盘的正下方,接住不合格(重量不达标)的药滴,从而防止不合格的药滴落于冷凝机构中形成不合格的药丸,以至于提高了冷凝机构产丸的成品率,降低后续对不合格药丸的筛选成本,并且,驱动机构与滴盘内的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液位传感器检测滴盘内的液位信号,控制驱动机构的启闭,从而控制接料器的位置,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本药丸生产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的成品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药丸生产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药丸生产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药丸生产系统的储液容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药丸生产系统的储液容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6是本技术药丸生产系统的储液容器的接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4]1、滴盘;11、液位传感器;2、冷凝机构;3、接料器;31、排料管;4、驱动机构;41、伺服电机;42、传动组件;5、储液容器;51、出液口;52、排液口;53、排液阀;54、储液区域;55、锥形壁;56、电加热膜;6、电动阀门机构;61、升降阀杆;62、阀芯;63、升降驱动电机;7、振动器;8、搅拌器;9、安装架;91、带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图1至图6示出了本技术药丸生产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本药丸生产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滴盘1和冷凝机构2,滴盘1和冷凝机构2之间设有安装架9,安装架9上设有能够水平移动的接料器3和用于驱动接料器3移动的驱动机构4,滴盘1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第一液位传感器11和驱动机构4信号连接。本药丸生产系统的制丸方法:首先将接料器3移至滴盘1的正下方,向滴盘1内加入药液,滴盘1产生的不合格药液滴入接料器3中;当第一液位传感器11检测到滴盘1内液位到达合格液位时,驱动机构4启动,将接料器3从滴盘1下方移走,滴盘1中的药液滴落于冷凝机构2中,在冷凝机构2中形成药丸;当第一液位传感器11检测到滴盘1内液位低于合格液位时,驱动机构4启动,将接料器3移至滴盘1的下方,滴盘1内药液滴入接料器3中。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接料器3在安装架9上水平移动,头料和尾料处理时,使接料器3移至滴盘1的正下方,接住不合格(重量不达标)的药滴,从而防止不合格的药滴落于冷凝机构2中形成不合格的药丸,以至于提高了冷凝机构2产丸的成品率,降低后
续对不合格药丸的筛选成本,并且,驱动机构4与滴盘1内的液位传感器11信号连接,液位传感器11检测滴盘1内的液位信号,控制驱动机构4的启闭,从而控制接料器3的位置,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本药丸生产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的成品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0028]头尾料需要处理的原因是由于滴盘1液位高度不达标,滴嘴处的压力较小,形成的滴丸颗粒不合格。
[0029]具体地,如图6所示,安装架9为U形架,U形架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带传动机构91,接料器3的两端分别滑设于U形架的两侧壁上,并分别与两个带传动机构91固定连接,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和传动组件42,伺服电机41设于U形架的封口壁上,并通过传动组件42与两个带传动机构91联动连接。U形架的中部缺口正对滴盘1的下方和冷凝机构2的上方。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接料器3的一侧设有排料管31。具体地,接料器3为接盘,排料管31设于接盘远离冷凝机构2的一侧,避免排料管31妨碍接盘移至滴盘1和冷凝机构2之间,接盘移至滴盘1和冷凝机构2之间,用于防止不合格的药滴滴落于冷凝机构2中。
[0031]本实施例中,滴盘1的上方设有储液容器5,储液容器5的底部设有出液口51,出液口51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滴盘(1)和冷凝机构(2),所述滴盘(1)和冷凝机构(2)之间设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上设有能够水平移动的接料器(3)和用于驱动接料器(3)移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滴盘(1)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1)和驱动机构(4)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器(3)的一侧设有排料管(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盘(1)的上方设有储液容器(5),所述储液容器(5)的底部设有出液口(51),所述出液口(51)处设有电动阀门机构(6),所述电动阀门机构(6)与液位传感器(11)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门机构(6)包括升降阀杆(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江王童郝忻兰滔朱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