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皂苷、齐墩果酸皂苷在制备升高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6434 阅读:4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通式Ⅰ的熊果酸皂苷、齐墩果酸皂苷在制备升高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在天然产物中广泛分布且价廉易得的熊果酸、齐墩果酸为原料,通过结构修饰引入了单糖或寡糖基,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显著的升高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具体地说,是涉及熊果酸皂苷、齐墩果酸 皂苷在制备升高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白细胞具有吞噬能力,能消灭外来的病原菌,保卫身体的健康,所以人们将它誉为身体的卫士。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为4000 10000/立方毫 米。白细胞中最重要的是具有防卫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50-70%。 一 般而言,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当白细胞总数低于 4000/立方毫米时,此时肌体抵抗力低下,极其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严重时威 胁生命。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 正常值为15 30万个/微升。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 粒物的功能,并能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如 果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有障碍,将会导致出血倾向。白细胞和/或血小 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包括原发性、并发性和继发性。除先天性的白细 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症外,引起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疾病、药物、放射线、感 染、毒素、化学物质、手术治疗、环境因素等都有可能造成白细胞和/或血小 板的减少。引起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症的疾病包括造血系统疾病、免疫系 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休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骨髓增生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症都可能伴发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症。而 骨髓移植、肝肾移植也直接导致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减少。特别对于癌症病 人来说,放化疗常会造成骨髓造血的抑制,表现出外周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 低。目前治疗各类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还不多。基因工程产品粒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升高白细胞的作 用比较显著,中药地榆升白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西药有显著疗效的药物则 比较少见,所以在临床上,对能治疗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明确、服 用方便、易于质量控制、合成易得的西药还有广泛的需求。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天然分布的三萜类化合物中的一种,被发现具有广泛 的生理活性。熊果酸(英文名ursolicacid)以及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就 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可以大量获得。齐墩果酸 被用于肝病的治疗药物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两者除了对肝脏具有有益作用,还 被报道了其他的多种活性;Lin等人在文章Effects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acid on inhibiting tumor growth and enhancing the recovery of hematopoietic system postirradiation in mice ( Cancer letter 7-13, 111, 1997 )中研究了熊果酸、齐墩果酸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并发现对放疗模型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 少症状,熊果酸、齐墩果酸在25, 50, 100mg/kg剂量组腹腔给药时,具有升高 白细胞的作用,而且高剂量给药组比较明显,其中熊果酸作用强于齐墩果酸。 曰本专利JP7048260也公开了熊果酸具有升高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中国专 利CN03135776公开了一类从中药地榆中分离得到,主要由19-羟基熊果酸(又 名坡模醇酸,英文名pomolic add)为苷元的三萜皂苷具有升高白细胞和/或血 小板的显著作用,由于中药地榆中存在系列结构类似、极性相近的此类皂苷, 且含量有限,批量分离纯化出有效单体供药用有一定的困难,加上坡模醇酸或 其苷本身在天然产物中的分布不多,因此从分离提取的角度不容易大量获取; 而从合成的角度而言,从容易获得的熊果酸原料出发,19-羟基不容易简便地 转化得到,因而对其开发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迄今为止,尚未见到熊果酸皂苷、齐墩果酸皂苷在制备升高白细胞和/或 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报道。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利用在天然产物中广泛分布且价廉易 得的熊果酸、齐墩果酸为原料,通过结构修饰引入了亲水基团,即单糖或寡糖 基,发现所得到的皂苷在改善母核水溶性的同时,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显著升高 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活性作用。与中药地榆中分离得到的坡模醇酸皂苷相比, 不仅药理活性较强,还具有合成易得、适合工业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通式(I)的熊果酸皂苷、齐墩果酸皂苷或其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在制备升高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药物中的用途,通式(I) 为其中,Rl为氢、葡萄糖基,阿拉伯糖基,鼠李糖基,半乳糖基,木糖基, 核糖基,来苏糖基、甘露糖基、阿洛糖基、阿卓糖基、古洛糖基、果糖基、山 梨糖基、鸡纳糖基、夫糖基、阿洛酮糖基、2-氨基葡糖基、半乳糖醛酸基、葡萄糖醛酸基,或由这些单糖2-5个组成的寡糖基;R2为氢,葡萄糖基,阿拉伯糖基,鼠李糖基,半乳糖基,木糖基,核糖基,来苏糖基、甘露糖基、阿洛糖基、阿卓糖基、古洛糖基、果糖基、山梨糖基、鸡纳糖基、夫糖基、阿洛酮糖基、2-氨基葡糖基、半乳糖醛酸基、葡萄糖醛酸基,或由这些单糖2-5个组成的寡糖基;且R1、 R2不同时为氢。R3为CH" R4为H时为熊果酸皂苷,见通式(II):进一步地,通式II中,Gl、 G2代表相同的单糖或寡糖时,称为双糖基 化熊果酸皂苷。Gl、 G2为氢或者单糖或寡糖,且G1不同于G2时,称为非 双糖基化熊果酸皂苷。其中,所述的糖基为葡萄糖基、阿拉伯糖基、鼠李糖基、半乳糖基、木 糖基、葡萄糖醛酸基,或由这些单糖2-5个组成的寡糖基。进一步地,通式II中双糖基化熊果酸皂苷选自3-0-(a-L-吡喃阿拉伯糖)熊果酸-28-0-(a-L-吡喃阿拉伯糖)酯、3-0-(a-L-吡喃鼠李糖)熊果酸-28-0-(a-L-吡喃鼠李糖)酯、3-0-( 0 -0-吡喃葡萄糖)熊果酸-28-0-( P -D-吡喃葡萄糖)酯。进一步地,通式II中非双糖基化熊果酸皂苷选自3_0-( e -D-吡喃半乳糖)熊果酸、 3一0(a-L-吡喃鼠李糖)熊果酸、 3-0-(a-L-吡喃阿拉伯糖)熊果酸、 3-0-(e -D-吡喃葡萄糖)熊果酸、3-0-(a-L-吡喃阿拉伯糖)熊果酸-28-0-( P -D-吡喃葡萄糖)酯、 3- 0-(a-L-吡喃阿拉伯糖滩果酸-28-0(P -纤维素二糖)酯、 熊果酸-28-0-(a-L-吡喃阿拉伯糖)酯。 更进一步地,通式II中熊果酸皂苷优选自3-0-(a-L-吡喃阿拉伯糖)熊果酸-28-0-(a-L-吡喃阿拉伯糖)酯、3-0-(a-L-吡喃阿拉伯糖)熊果酸及其钠盐、3-0-(a-L-吡喃阿拉伯糖)熊果酸-28-0-( P -D-吡喃葡萄糖)酯、3-0(p -0-吡喃葡萄糖)熊果酸-28-0-(3 -D-吡喃葡萄糖)酯。更进一步地,通式II中化合物进一步优选自 3-0-(a-L-吡喃阿拉伯糖)熊果酸-28-0-(a-L-吡喃阿拉伯糖)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通式II熊果酸皂苷在制备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药物 中的用途。通式(I)所述的熊果酸皂苷、齐墩果酸皂苷的用途,其中,R3为H、 R4为CH3时,为齐墩果酸皂苷,见通式III:III其中,G3、 G4代表氢、葡萄糖基、阿拉伯糖基、鼠李糖基、半乳糖基、 木糖基、葡萄糖醛酸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通式(Ⅰ)的熊果酸皂苷、齐墩果酸皂苷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在制备升高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通式(Ⅰ)为:***Ⅰ其中,R1为氢、葡萄糖基、阿拉伯糖基、鼠李糖基、半乳糖基、木糖基、核糖基、来苏糖基、甘露糖基、阿洛糖基、阿卓糖基、古洛糖基、果糖基、山梨糖基、鸡纳糖基、夫糖基、阿洛酮糖基、2-氨基葡糖基、半乳糖醛酸基、葡萄糖醛酸基,或由这些单糖2-5个组成的寡糖基;R2为氢,葡萄糖基、阿拉伯糖基、鼠李糖基、半乳糖基、木糖基、核糖基、来苏糖基、甘露糖基、阿洛糖基、阿卓糖基、古洛糖基、果糖基、山梨糖基、鸡纳糖基、夫糖基、阿洛酮糖基、2-氨基葡糖基、半乳糖醛酸基、葡萄糖醛酸基,或由这些单糖2-5个组成的寡糖基;且R1、R2不同时为氢;R3为CH↓[3]、R4为H时为熊果酸皂苷;R3为H、R4为CH↓[3]时为齐墩果酸皂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兵刘军剑董光新彭向阳龚晓霞黄振周美荣占伟晏菊芳黄瑜秦东光姬建新李伯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