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593220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一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分别连接主轴制动油路、偏航制动油路和叶轮锁制动油路;所述主轴制动油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制动供油管路、主轴制动液压缸和主轴制动回油管路;所述偏航制动油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偏航制动供油管路、偏航制动液压缸和偏航制动回油管路;所述叶轮锁制动油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叶轮锁制动供油管路、叶轮锁和叶轮锁制动回油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液压系统的集成度,使得结构紧凑,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且减少了油液泄露的可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自然界中,风能是一种储量巨大的持续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风力资源丰 富,目前已成为亚洲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且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和产业正在高速 向前发展。通常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电机组)进行风力发电,鉴于安全性和日常维 护的要求,风电机组必须安装制动器以实现有效制动,该制动器可以包括主轴制动器、偏航 制动器和叶轮锁。其中,可以通过偏航制动油路为偏航制动器提供动力以实现机舱可靠定 位;可以通过主轴制动油路为主轴制动器提供动力以实现制动叶轮或者将叶轮保持在一定 位置;在维护过程中,可以通过叶轮锁制动油路为叶轮锁提供动力以将叶轮定住,提高维护 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在小功率的风电机组中可以采用液压驱动方式,配置对应于上述各 制动器的多个液压站,分别提供主轴、偏航和叶轮锁的制动力。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分散布置的多个液压站的方式,使得机 舱空间布局更加复杂,增加了设计和维护成本;且上述的各制动油路在长时间运行后,将存 在极大的油液泄露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 的机舱空间布局复杂、成本高且容易泄漏油液的问题,使得液压驱动系统的结构合理、成本 低且减少油液泄露的可能。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一液压站;所述液压站 分别连接主轴制动油路、偏航制动油路和叶轮锁制动油路;所述主轴制动油路包括依次连 接的主轴制动供油管路、主轴制动液压缸和主轴制动回油管路;所述偏航制动油路包括依 次连接的偏航制动供油管路、偏航制动液压缸和偏航制动回油管路;所述叶轮锁制动油路 包括依次连接的叶轮锁制动供油管路、叶轮锁和叶轮锁制动回油管路。如上所述的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站包括油箱、加热器、液位计和 第一油泵;所述加热器和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油箱中,所述第一油泵连接驱动电机,且所述第 一油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箱,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轴制动供油管路、偏航制动供油管路和 叶轮锁制动供油管路相连通。如上所述的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站还包括与所述油箱连接的 一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分别与所述主轴制动供油管路、偏航制动供油管路和叶轮锁制 动供油管路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油泵连接手动操作杆。如上所述的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所述主轴制动供油管路包括并列设置的 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阀、第一减压阀、第一节流阀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手动阀、第二减压阀、第二节流阀和第二单向阀。如上所述的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设 置于所述主轴制动供油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电动阀之前。如上所述的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所述主轴制动供油管路上还包括第二蓄 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主轴制动液压缸的供油进口之间。如上所述的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所述偏航制动液压缸的数量至少为8。本技术的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通过设置统一的油箱、泵和其他附件, 有效提高了液压系统的集成度,使得结构紧凑,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且减少了油 液泄露的可能;此外,该系统可以产生较大的制动力,满足大功率例如5WM的风电机组的制 动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油箱;12-加热器;13-液位计;14-第一油泵;15-主轴制动供油管路;16-主轴制动液压缸17-主轴制动回油管路;18-偏航制动供油管路;19-偏航制动液压缸20-偏航制动回油管路;21-叶轮锁制动供油管路;22-叶轮锁;23-叶轮锁制动回油管』珞;24-电动阀;25-第一减压阀;26-第一节流阀;27-第--单向阀;28-第一蓄能器;29-第二蓄能器;30-第二二油泵;31-手动操作杆;32-手动阀;33-第二二减压阀;34-第二节流阀;35-第二单向阀;36-第--换向阀;37-第二换向阀;38-背压阀;39-第--阀;40-第二阀;41-第三阀;42-第四阀;43-第五阀;44-第六阀;45-溢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 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将目前的分散设置数个液压站的方式改为集成式 液压驱动系统,该液压驱动系统可以为主轴制动器、偏航制动器和叶轮锁统一提供液压驱动力,通过设定液压阀的动作方式改变油路的流向和压力调节,最终实现对制动器和叶轮 锁的有效驱动。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压驱动系统可以包括一液压站,具体实施中,该液压站可以包括油箱 11、加热器12、液位计13和第一油泵14,其中,加热器12和液位计13设置在油箱11内部, 加热器12可以用于在低温时对液压油进行加热,液位计13可以用于测量油箱11中的液 位。所述第一油泵14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油泵14工作;且所述第一油泵14的一 端连接所述油箱1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轴制动供油管路、偏航制动供油管路和叶轮锁制 动供油管路相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分散设置的多个液压站,本实施例的集成式布置方式统一设 置了共用的油箱和第一油泵等,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空间布局结构;并且,由于提高了液压 系统的集成度,大大减少了油液泄露的可能。以下结合图1分别对主轴制动油路、偏航制动油路和叶轮锁制动油路的结构进行 具体说明其中,主轴制动油路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制动供油管路15、主轴制动液压缸 16和主轴制动回油管路17,其中,主轴制动供油管路15可以与第一油泵14连通,第一油泵 14可以将油箱11中的液压油泵入该主轴制动供油管路15,再供给主轴制动液压缸16进行 制动。制动完成后的液压油可以通过主轴制动回油管路17流回油箱11。具体的,主轴制动供油管路15上可以设置第一管路,该第一管路包括电动阀24、 第一减压阀25、第一节流阀沈和第一单向阀27。其中,第一减压阀25可以辅助提供更高 的压力,以得到更大的制动力矩;第一节流阀沈能够防止在误操作情况下出现较高的动转 矩;第一单向阀27能够防止第一减压阀25泄漏导致的压力下降。此外,在主轴制动供油管路15上还可以设置一第一蓄能器观,该第一蓄能器28 可以设置于电动阀M之前,可以用于在掉网期间(此时,液压系统停止工作)为主轴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机组制动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分别连接主轴制动油路、偏航制动油路和叶轮锁制动油路;  所述主轴制动油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制动供油管路、主轴制动液压缸和主轴制动回油管路;所述偏航制动油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偏航制动供油管路、偏航制动液压缸和偏航制动回油管路;所述叶轮锁制动油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叶轮锁制动供油管路、叶轮锁和叶轮锁制动回油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安毛永亮赵言广
申请(专利权)人: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